-
扬云飞:从历史中复活的哥萨克军团
关键字: 苏联红军哥萨克苏联卫国战争斯大林普京车臣战争禁止服役后这笔钱省了下来,生活也不至于说完全过不下去,所以基本上哥萨克各个聚集区的武装叛乱也平息了,之后虽然经历了各种动荡,但是哥萨克和苏维埃政府基本保持了平和的关系。当然,对几百年来已经习惯与交“血税”而不是交“粮税”的哥萨克们来说,很多人仍旧期盼着回到战场上的那一天到来。
到了1936年,苏联国防部签署法令,解除对哥萨克在军队服役的限制。兴奋异常的顿河哥萨克们给苏共中央寄去了效忠信:“战马健壮,军刀锋锐,哥萨克男儿们准备好为了保卫苏维埃祖国而战”,同年4月份这份信函发表在《红星报》上。
那之后不久,苏联解除了禁止公开场合穿戴哥萨克传统服饰的法令,六月份就组建了第一个正式的全员由哥萨克组成的骑兵师,到了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后,更是大量号召哥萨克从军。和内战期间一样,有加入白军的哥萨克和加入红军的哥萨克,二战期间也有加入德军的哥萨克和站在苏联一方的哥萨克。
一战结束后,爆发了俄国内战,图为内战期间的哥萨克士兵
这里面重要的细节是,如果说内战期间的哥萨克是被“布尔什维克化”的哥萨克,那么二战期间的哥萨克更加类似传统的帝俄时代的形式。斯大林亲自许诺作为哥萨克为国家服役的补偿,将恢复哥萨克聚集点(村庄),里面实行哥萨克法律,进行高度自治,免除纳税。国内也有过资料称斯大林在战时恢复了部分沙俄军队的建制,连服装和勋章都得以承认,把很多老布尔什维克看的目瞪口呆;另外还有一些部队被颁发了从博物馆里面拿出来的旧沙俄军旗,这都是哥萨克部队恢复建制期间发生的事情。
真正有战斗力有历史的哥萨克军团都是打三面军旗:帝俄时代的军旗,苏联时代的红色镰刀斧头旗和俄罗斯联邦时代的军旗。所以在很多战斗中看到出现了红色镰刀斧头旗不要以为是赤卫队回来了,那更多的可能是精锐哥萨克出阵了
这段历史又是可以大大吵架的理由,究竟是斯大林背叛了理想,还是红色沙皇版复仇记(尼二堂弟),这是一些扯皮的事情。或者就像现任俄罗斯科学教育部长不久前对斯大林评价的那样:“一个暴君,一个国务活动家,一个现实主义者”。二战期间苏联最著名的口号“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可能是对这一事件最好的注解。
二战期间苏联共组建了7个哥萨克军,17个哥萨克师,在各地组建的部队还有大量团营级别的哥萨克部队,加上伤亡减员后的补充,总共有将近百万哥萨克在苏联红军中服役,不但大大超过二战期间与德国人同一战线的哥萨克军队(八万人),也超过了一战中哥萨克为沙俄提供的军队(三十万人)。
苏联卫国战争在1941年6月份爆发之后,库班哥萨克是最早形成战斗力的后备役部队,1941年7月中旬库班哥萨克第四骑兵军就投入了作战,后因为战功显赫被授予第七近卫骑兵军的荣誉称号。到1941年年底,俄罗斯南部的哥萨克主要聚集区,为前线提供了40个师的兵力,考虑到多数哥萨克部队要么有过战争经验,要么从小受到严格的军事训练,其部队的战斗力要远远超过一般后备役组成的部队。这40个师的部队,对岌岌可危的苏联南部防线和莫斯科保卫战而言,可谓是雪中送炭。
尽管马刀仍旧是哥萨克的必备武器,还有很多后备役是骑着农用家畜赶到的征兵点,社会主义苏联毕竟不同于沙俄,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工业实力与哥萨克优良的军事能力相结合,发挥的作用不仅仅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二战期间红色哥萨克们的主要武器不是马刀,是马拉战车,两匹马拉上两三个人,配上重机枪和小口径火炮。当时哥萨克的骑兵军的配置是1.9万人,1.6万匹战马,110辆轻型坦克和100辆出头的各种轻型装甲车。
二战中,哥萨克骑兵在拿着马刀和德军作战
哥萨克恢复建制一事不妨放在苏联二战前后关于骑兵与装甲兵的论战这一背景下通盘考虑,在俄罗斯和东欧平原上,土地辽阔,交通不便,各种泥泞地形下对装甲部队的限制很大(尤其在三四十年代装甲兵种本身还有各种技术缺陷),但是骑兵派也有致命弱点,好的骑兵很难训练,需要三四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来一个合格的骑兵,其中各种问题也很多,所以征用世代骑马作战的哥萨克服役也就不足为奇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78“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3“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评论 123“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77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243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