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惨遭美国PUA的韩国军用卫星,为啥起了个朝鲜名?
涉军必涉美,涉美准吃亏:满身补丁的“425事业”
不过对于韩国国家情报院和韩国国防部来说,长期“通俄”的KARI因俄乌冲突遭无妄之灾,甚至是一件可以偷着“喜闻乐见”的事儿。由于根据韩国相关法律规定,“阿里郎”系列的使用权归KARI所有,无论是国情院还是国防部,都只被允许使用这几颗卫星拍摄的部分图像,而无权指挥卫星的观测和拍摄计划;因此在这俩部门看来,耗费巨大的“阿里郎”系列过于“全球视野,民生关怀”,并没有为韩国监控朝鲜的核导计划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8年2月8日,火星-14和火星-15洲际弹道导弹联袂亮相金日成广场,这两款在实际试射中证明了实用性的导弹,让韩国政府终于通过了国情院和国防部要求的军事侦察卫星项目。大概是为了玩梗,韩国国防部将融合了合成孔径雷达(SAR)和光电(EO)探测手段的军事侦察卫星项目,命名为“425事业”(朝语“425”的发音与“SAREO”非常相似,而4月25日,正是朝鲜人民军前身朝鲜人民革命军的建军纪念日)。
可见卫星图案的外形和“阿里郎”系列还是很相似的
玩梗玩完了不算完,还有“国军”的传统艺能——内讧。一想到要有真正的、不用看人眼色的军用侦察卫星,韩国国情院和国防部都想抢占大头,这就使双方为“425事业”谁来牵头一事,几年来明争暗斗不断,最后国会裁定的“整体由国防部牵头运营,但国情院应参与运营光电探测型卫星,所有卫星数据共享”的原则,也与“和稀泥”无异。总之,原本计划五颗卫星(4颗合成孔径雷达型和1颗光电/红外探测型)将分别于2020、2021和2022年实现入轨,构建对朝“杀伤链”重要一环的时间表,已经延后了三年。
尽管通过“阿里郎”系列的积累,以及韩国近20年来广泛参与国际航天合作项目的经验,“425事业”的研发组合还算轻车熟路:韩国国防发展局和KARI牵头,韩国航空航天工业(KAI)与韩华各显其能,主要的国际合作方则是“无穷花5号”通信卫星的主承包商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但诞生于东北亚对抗烈度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下,两位使用者受美国掌控的程度远比KARI更深入的“425事业”,其发射场和运载工具,就不可能像“阿里郎”那样甩开美国了。
那就随手放一帧韩剧《第五共和国》截图
“涉军必涉美,涉美准吃亏”,这一点在独立于“425事业”的韩国军事通信卫星发展上,韩国已经体会过一次了。前文提及的“无穷花”系列通信卫星,其中前3颗由洛马公司承包,到1999年发射的“无穷花3号”时,虽然新增了军用通信卫星使用的、带宽更宽的Ka波段信道,但数量只有3个,发射功率也不足,通信范围最远只到东南亚地区;这使得韩国在投资“无穷花5号”时(跳号也是为了吉利),最终选择了泰雷兹·阿莱尼亚的方案,具备12个Ka波段信道,通讯范围向西扩大到了印度东海岸,向南扩大到了澳大利亚北海岸。
2006年“无穷花5号”发射之后,韩国又接连订购了“无穷花6号”、“无穷花7号”和“无穷花5A”号3颗通信卫星,这4颗军民两用卫星的通信范围不断延伸,使得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护航任务的韩国海军也能与本土完成通信。而在韩国于2014年决定下一代战机的合同归属之前,洛马公司突然宣布,如果韩国选择F-35,则洛马将“免费”帮助韩国制造军事通讯卫星,本就有意采购F-35的韩国,考虑到“无穷花”的抗干扰能力、信号传输速度等指标确实不如洛马的产品,当然乐得如此。
洛马公司的确在空天领域都有着雄厚的实力,问题在于卖不卖给你。
结果在韩国决定引进F-35之后,洛马却在卫星项目上反复拖延,实则是美方并不想对韩提供高等级军用通信卫星技术。最后,韩国只得同意洛马与空客签订转包合同,由空客下属企业(具体说来就是早在“阿里郎3号”时就与韩国合作过的Astraum公司)为韩国订制一颗“欧洲之星E3000”,也就是2020年7月21日用“猎鹰9号”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基地发射的那颗“韩国第一颗军事通讯卫星”——韩国为此不得不多花5800亿韩元。
自己拿命选的“韩美同盟”,吃多少亏也得坚持下去。已经烧了12000多亿韩元的“425事业”自然也是如此,虽然比提前于计划窗口1天发射的朝鲜首颗军事侦察卫星“万里镜1号”晚了10多天;而其载体——第一级发动机已经复用过16次的“猎鹰9号”火箭性能固然强大,但它黑乎乎的样子看着也的确不如外表崭新的朝鲜“千里马1号”火箭适合对外宣传。总之,无论如何,12月2日成功发射的“军事侦察卫星1号”——也就是那颗光电/红外探测型卫星,总算宣告“425事业”完成1/5了。
0.3米的分辨率指标是高级的,相比“全球鹰”无人机的突防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卖相那就别强求了。
当初规划“425事业”的目的,是实现每2小时对朝鲜全境完成一次详查监视,这个早在2016年就由国情院和国防部基本确定的指标,显然是针对当时朝鲜绝大多数弹道导弹都采用发射前准备时间偏长的液体燃料这一弱点。然而,随着近些年来火星-11系列战术导弹、北极星系列中程导弹和火星-18洲际导弹等朝鲜固体燃料导弹的发展,加上部分液体燃料导弹也实现了燃料可贮长期值班技术,2小时详查一次的指标显然不够保险。
所以在今年2月9日,韩国国防采购办公室正式公布了用于为“425”事业补盲的“微小卫星项目”。根据相关文件内容,韩国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发射首颗试验型卫星,2028年开始连续发射多颗卫星形成组网。更重要的是,按照文件精神,不仅卫星本身将依托韩国自主研发生产,发射也将使用韩国自制的运载火箭“世界号”进行。
世界号火箭在2021年发射失败后,2022年和2023年两度成功,但下一次发射计划已经是2025年的事儿了。
然而由于自身技术发展不顺、国际合作之路又太顺畅这两方面影响,韩国航天发射的频率目前仍然太低,低到不足以维持一个正常的航天产业链,导致其“作坊式生产”的火箭成本居高不下,在面对可重复使用的“猎鹰”时毫无价格竞争力可言。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425事业”的费用已经让人挠头,朝鲜成功发射“万里镜1号”后,很难说还会导致韩国国防开支中出现多少“非理性消费”;定位为低成本、补盲用的“微小卫星项目”,能否躲过美国从政治和技术上势在必得的又一轮“PUA”,就让我们且看那“无穷花”的故事,是否会再次降临这片永远无法决定自我命运的土地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鲁宁 
-
美国计划明年起在澳大利亚维护核潜艇
2023-12-01 21:30 -
美保守派笔杆子:对乌军援“90%的资金流向美国人”
2023-12-01 19:33 -
何卫东将访问柬埔寨、老挝
2023-12-01 17:05 中国外交 -
美军击落一架伊朗无人机
2023-12-01 10:40 巴以恩仇录 -
俄军首次击毁乌豹1坦克 俄国防部:奖励70万
2023-11-30 21:58 俄乌冲突一周年 -
印度将批准再建一艘国产航母以应对中国
2023-11-30 21:58 -
国防部: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正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
2023-11-30 15:54 中国航母 -
驻日美军一鱼鹰旋翼机坠海 机上载有8人
2023-11-29 15:45 -
伊朗无人机航拍美国航母编队
2023-11-29 13:19 -
伊朗公布美国航母打击群进入波斯湾视频
2023-11-29 08:12 -
中老两军举行第四次边境国防友好交流活动
2023-11-28 22:32 中国外交 -
伊朗副防长确定引进苏-35、雅克-130,首度官宣购买米-28
2023-11-28 21:10 -
伊朗副防长:购买俄罗斯苏35等战机的合同已经敲定
2023-11-28 19:35 伊朗局势 -
海军第44批护航编队抵达缅甸
2023-11-28 10:34 -
现场画面!南部战区位中缅边境我方一侧实战化演训
2023-11-27 20:20 缅甸局势 -
“和福特级航母15年试验类似”
2023-11-27 11:40 中国航母 -
缺乏人力 乌军征召病人入伍
2023-11-27 10:55 俄乌冲突一周年 -
伊朗公布“最新型驱逐舰”照片
2023-11-27 09:59 -
莫迪试乘印国产战机“光辉”升空:我骄傲
2023-11-26 15:51 印度惊奇 -
访乌期间遇俄军“最大规模”无人机袭击,这国总统躲进防空洞
2023-11-26 13:39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45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9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65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127最新闻 Hot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