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开战一年,俄罗斯武器采购会出现“孔雀东南飞”吗?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43:17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汪文斌在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有着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尽管俄罗斯并未彻底退出New START,仍然留有重返的余地,但已经给全球战略态势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从技术上说,虽然现阶段俄罗斯的核武库总体仍有着和美国分庭抗礼的威慑力,但长远来看同样存在失衡风险。这些情况也都使中国的国家安全环境面临着严峻考验。
同样是在2月21日,在以“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国方案”为主题的外交部蓝厅论坛上,外交部长秦刚不仅用三个“停止”——停止拱火浇油,停止向中国甩锅推责,停止鼓噪“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阐述了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劝和促谈的坚定立场,更是首次强调了“没有中国的安全,就没有世界的安全”: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的国际环境。同样,没有中国的安全也就没有世界的安全。中国从未主动挑起过冲突或战争,从未侵略过别国一寸土地。但来自外部的对中国的打压遏制却不断升级,愈演愈烈,对中国的主权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我们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
将于2月28日访华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日前接受中国媒体对话时,对中方就乌克兰危机发布声明表态:“中国人做事谨慎小心,当他们决定以发布声明的方式表达立场,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如果这一信号没有被应当听取的各方认真对待,将会产生严重后果……” 图源:白俄罗斯政府网站
正如卢卡申科所说,当中国决定以发布声明的方式表达立场时,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然而不仅在俄乌冲突议题上,西方和乌克兰的“当局者”对中方这则堪称不偏不倚的声明,当前普遍持以“微微颔首、不置可否”的态度;即使在中国已经明确了自身安全诉求对全世界的重要意义时,也许是出于对华关系中某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也许是他们已经习惯于傲慢太久了,那些“当局者”们仍旧不为所动。
2月23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大校针对美日等国渲染炒作“中国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载具超过美国”、“中国在大幅‘扩核’后可能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承诺”等报道进行了严正驳斥。尽管对于官方历来在“扩核”一事上的低调“示弱”态度、特别是对当前美国摆出一副“我就是下套等你钻”的无赖嘴脸的态度,许多网友颇有微词;但笔者认为,在战略核力量的新一轮发展建设形成实实在在的战斗力之前,在这种议题的表态上维持既往降温原则,而非“贷款威慑”,不仅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也与秦刚外长的安全表态相称,与中国一直以来展现出的行事风格相称。
当这一切瓜熟蒂落时,终会有人吞下这“严重后果” 图源:社交媒体
在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战略核力量领域,中国军队不会搞“贷款威慑”,在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维护主权一线上,中国军队更是要物尽其用。
2月24日下午,美国多家媒体编辑搭乘美海军P-8A海上巡逻机窜扰我西沙岛礁附近空域,遭遇中国空军苏-27UBK战斗机拦截 图源: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随着国产战机批量列装一线部队,此前无论是我方还是美方公布的南海上空的拦截画面中,我方出镜的均为歼-11B/BS和歼-16战机。但实际上,那些从俄罗斯进口或在国内散件组装的老“侧卫”们(苏-27/歼-11和苏-30)至今仍有一部分留在一线发挥余热,美国编辑团们这次就“有幸”遇到了一架苏-27UBK(苏-27UBK均为从俄罗斯进口的双座机)。
使用这些机龄已经超过20年、部分超过25年的苏-27UBK拦截美军大型机,其优势是一方面在这种任务中,其目视跟踪监视效果与歼-11BS、歼-16等新型战机并无本质区别,单架次成本却低廉不少;另一方面,如果态势升级,需要我方战机开启火控雷达锁定美机,警告其不得进一步挑衅的话,配备国产新型雷达的歼-11BS和歼-16此时多少有些不便,老“侧卫”们则可以大胆开机,完全无需担心雷达信号被“窃取分析”:
早在苏联解体后不久,美国就获得了苏-27的N001雷达,而我军的老“侧卫”使用的雷达一直是N001系列,改进也主要集中在后端部件,信号发射前端的改进并不明显。因此对于美机来说,如果在南海上空再次收到这瓶“斯拉夫陈酿”,可绝对算不上什么“富贵险中求”,反而意味着自身处于高度危险之中;而这种危险的根源,又完全是美国自己种下的。
一年前在南海上空折戟的F-35C已经证明了,技术再先进的挑衅者也难以确保自身的绝对安全 图源:社交媒体
实际上从美媒编辑对美军P-8A机组的访谈来看,面对老奸巨猾的编辑们,这些前来南海挑衅的“飞贼”并不想过度渲染这种非战争时期的一线对抗:不仅说出了“这不过是又一个周五下午而已”的大实话,甚至还难得说出了“中国军队的拦截安全且专业”——第一反应还以为,美国人背错台词儿了?简直是尽可能不给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笔杆子弄个大新闻的机会。
美军是否在这种一线对抗中逐渐适应了“斗而不破”的烈度,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料敌从宽的角度说,仍然要警惕美军实现“平战无缝转换”、发起更高烈度挑衅乃至军事冒险的可能性。特别是当其决策层面的举动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混沌”,而一线任务部队仍能基本维持攻势存在,甚至联合其盟友及时发起对假想敌军事活动的“反制”时,这使得战时美军的行为方式也变得更难以常理预测。
这种奇葩组合的最新例证,就是在美国宣称计划增加在台美军规模、增大军方交往力度时,美国知名媒体人2月16日突然声称,拜登曾表示有“摧毁台湾”的计划。图源:社交媒体
尽管频频有报道传出,在俄乌冲突不断持续的当下,美国相当一部分军工生产能力,早已不得不投入援乌这个无底洞;但必须要指出的是,大国对抗中优先使用的防区外打击武器和超视距空战武器,在其中占比很少、甚至压根没有。包括此前美国在对乌援助中频频上演的“风头我出、东西你掏”等等戏码,这些细节都时刻提醒着我们,美军仍然保持着对亚太方向军事动向的高度警戒。
面对这个被我军称之为“强敌”的老对手,我们必须抱着底线思维,把一切预案想好做实,才能在事关“没有中国的安全,就没有世界的安全”的紧要时刻,“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俄乌冲突-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高卓 
-
福建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2024-05-08 14:51 中国海军 -
德国派遣军舰来南海:考虑过台湾海峡
2024-05-08 14:47 -
美“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再入红海:执勤超200天
2024-05-08 11:00 巴以恩仇录 -
“里根”号又出港,舰载机岸上忙训练
2024-05-07 21:40 -
“腿指定有病”美空军F-22再现起落架坍塌事故
2024-05-07 16:13 -
波音“星际客机”飞船首次载人试飞推迟
2024-05-07 12:25 航空航天 -
“黄蜂”号戒备群推迟部署期间,两艘LCAC又相撞
2024-05-06 18:35 -
俄罗斯举行“非战略核武器演习”:应对西方挑衅
2024-05-06 16:04 -
美军新任印太司令部司令就任 什么来头?
2024-05-06 15:55 凉战 -
一周军评:为什么我们还要更多的航母
2024-05-05 10:04 一周军事观察 -
俄技集团:2023年炮弹产量增加5倍、火箭弹增加7倍
2024-05-03 18:56 俄罗斯之声 -
韩国也想入伙“奥库斯”?
2024-05-01 17:18 三八线之南 -
相比前两艘航母,福建舰海试有何不同?
2024-05-01 12:00 航空航天 -
-
一年收到5架F-35 每架都有问题
2024-04-30 16:30 -
中越海警开展今年首次北部湾海域联合巡逻
2024-04-30 16:21 -
从豹2到布雷德利 莫斯科胜利公园新到什么西方装备?
2024-04-30 13:09 俄罗斯之声 -
外媒紧盯福建舰:或马上开始海试
2024-04-30 13:09 中国航母 -
乌军总司令:前线局势正在恶化,俄军取得局部胜利
2024-04-29 11:14 乌克兰之殇 -
德国豹2坦克运抵莫斯科 将参加“胜利展览”
2024-04-28 10:46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18“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91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6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51“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1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江苏、湖北等多地公告:发射火箭弹
-
特朗普政府:移民自愿遣返,奖1000美元
-
“非洲民间兴起人民币支付网络,减少美元依赖”
-
就中俄关系,普京最新表态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
“经济好的归我,坏的全怪拜登”
-
罗马尼亚大选重选:85后“极右翼”领先,反对援乌
-
文旅局局长回应“游客住家里”
-
大米、铁锅、足球……中国使馆为南苏丹2.2万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
-
针对贸易保护主义,中日韩东盟一致发声
-
护士论文现男性确诊子宫肌瘤?通报来了
-
野外烧烤遇卡式炉爆炸!7人受伤画面上热搜,回应来了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