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以骅:宗教新右翼与当前美国的对华政策
最后更新: 2020-03-07 16:03:47宗教新右翼的未来影响
作为“软硬兼施”的力量,宗教显然对美国外交政策具有持续和实际的影响,渗透到美国外交决策的各个层面。然而,正是因为宗教作为外交政策要素的弥散性和不确定性,宗教对外交的影响难以得到准确评估。在外交决策领域,宗教也不是“自变量”或“独行侠”,而是通过与诸如政治、经济、社会、种族、文化、语言等其他因素联动而发生作用的。因此,宗教一般被视为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次要因素。
不仅如此,宗教和宗教团体对美国外交的影响还受到各种制约,这些制约因素包括:
(1)美国政教分离的传统;
(2)宗教团体内部纷争即所谓“窝里斗”的传统;
(3)亲企业的共和党传统,即共和党既代表大企业利益又代表宗教利益,两者之间形成一定的相互牵制;
(4)美国外交建制的现实主义或世俗文化传统,使宗教因素在美国官方外交中并不占主导地位;
(5)其他因素的牵制,即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宗教目标往往受到地缘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其他人权问题等多种利益诉求的制约和挤压;
(6)宗教团体缺乏介入外交事务的专业知识,宗教团体事前预设的道德立场、非白即黑的思维方式,以及不愿妥协的好斗姿态往往使其成为政策圈的笑料。
因此,美国宗教团体或宗教新右翼在美国对外关系领域尽管声势颇大,但很难达到呼风唤雨和颐指气使的地步。
宗教和宗教团体取得政策目标的先决条件,还必须诉诸社会舆论或其诉求符合美国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并且获得当局的支持。美国政策咨询圈的“潜规则”之一,就是如果得不到总统的支持,或与权势集团所认为的美国利益相左,任何群体外交政策游说的成功率都将大打折扣。在后冷战时期,由于美国宗教势力获得了较大政治选举能量,于是在全国性宗教团体与执政党之间,便形成了某种事实上的互相利用关系,即政党及其候选人以推进某些宗教议程来换取和维持宗教选民的支持和选票。
从目前来看,尽管特朗普本人对宗教人权议题并不十分热衷,但他却比冷战结束以来历届总统都更加倚重基督教福音派作为政治基础,其执政团队比往届都更具宗教色彩且更善于操控宗教议题,而特朗普政府在推动宗教右翼议程方面也比往届政府取得了更多实效,这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宗教右翼尤其是白人基督教福音派对特朗普政府的支持。这就说明了为何宗教团体在特朗普政府时期获得比以往更多的影响力,并且较少受以上制约因素的羁绊。一向关注所谓人权问题的民主党人,因其较少受重商主义掣肘,并且具有更多在全球范围推销所谓“人权至上”等西方价值观的“普世情怀”,因此他们不仅在所谓宗教人权议题领域与特朗普政府攀比争胜,在许多情况下更是变本加厉,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前,宗教右翼的对华立场与美国政府的对华战略无缝对接,互相推进。但宗教右翼或白人基督教福音派团体,除作为现政府的政治基础而发生较大间接作用外,在对华政策议题上的影响不如精通中美关系、立法程序和高层政治运作的宗教人权类组织、智库和游说团体,而后者的影响又不如具有宗教右翼背景的政府高官和国会议员。宗教右翼或福音派宗教团体在对华政策上的影响取决于其政治介入的专业性以及与权力中枢关系的远近。
但是,如果把宗教右翼或白人基督教福音派视为一个庞大的政治关系网,或是“在华盛顿代表上帝”的宗教权力建制,那么特朗普政府时期宗教右翼或白人基督教福音派对华施压的政治能量确实不可小觑。当然,与此同时,美国对华地缘政治鹰派、经贸鹰派、科技鹰派的势力也在全面增长。从目前来看,宗教右翼尤其是基督教福音派已加大介入美国对华政策的力度,其对美国社会对华负面舆论的滋长、中美人文交流空间的收窄、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以及美国对华战略的长期趋势等,均具有造势动员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 原标题:宗教新右翼与当前美国的对华政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官僚主义式”政治留下的历史教训,值得警惕
2020-03-03 08:45 -
为什么施政严猛?雍正自己这样解释
2020-03-02 07:27 -
对口支援,疫情下的制度优势
2020-02-12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汉景帝不吃老鼠吗?我们如何看待过去
2020-01-18 08:45 考古 -
中国粉丝送礼物的韩国军队,曾被志愿军按地摩擦
2020-01-14 11:04 -
“超历史的”眼光与古典教育
2020-01-14 07:16 -
没有战争,西方怎能“脱胎换骨”?
2020-01-10 07:53 -
为什么我们总迷恋盛唐风华?
2020-01-01 08:44 -
古装剧里“刘海儿”泛滥,历史上到底什么样
2019-12-20 07:46 -
薛绍墓找到了,你还记得昆仑奴的梗吗?
2019-12-19 08:03 -
历朝历代都禁酒,想要畅快喝酒得等到…
2019-12-16 08:04 -
200余件七三一部队罪行新史料首次公开
2019-12-13 20:55 国家公祭日 -
在今天的台湾,“统左派”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2019-12-11 07:16 台湾 -
日本二战航母“赤城”“加贺”号残骸被确认
2019-10-22 10:27 -
4K修复版《开国大典》10月18日全国上映
2019-10-12 22:41 中国电影 -
反击“中国人种西来说”,他找到了良渚
2019-10-06 15:13 文化 -
关于这支军队的史料甚少,但英雄与牺牲的故事动人心魄
2019-09-24 10:50 -
沈阳首次公布“日军制造平顶山惨案”历史档案
2019-09-19 07:42 国家公祭日 -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开放预约参观,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19-07-19 21:12 文化 -
这位“老地下党”,94岁才恢复党员身份
2019-07-01 22:01
相关推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61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38“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42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40“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95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