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实:基础教育“减负”,有人想过高等教育的危机吗?
最后更新: 2019-11-09 08:40:17【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徐实】
近日浙江、南京出台的减负新方案,让中小学生“减负”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话题。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教育主管部门就开始呼吁“减负”。然而,“减负”折腾了近20年,不但没有显著收效,反而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不“减负”吧,有一部分学生整天抱怨学习太累;一旦真的“减负”,许多家长就开始恐慌了,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客观事实早已证明:“减负”并不能够解决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根本性矛盾。“减负”—>无效—>再“减负”的循环,如同行为艺术。
为什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会显得很重?因为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以高考作为主要选拔机制,现实中基础教育以高考作为终极目标。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是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相对比较可靠的手段——既然这是明摆着的规律,用扎实的基础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敲门砖,乃是必然。在稳定的社会建设时期,普通家庭主要寄希望于通过高考改变孩子的命运。即使考上个好大学不见得必然实现阶层向上流动,至少还能维持在现有的阶层,不致出现阶层的滑落。
基础教育阶段沉重课业负担,根源在于基数巨大的同龄人在高考中竞争稀缺的机遇。“减负”不会改变受教育群体巨大基数与有限的机遇总量之间的矛盾。因此,“减负”必然沦为形式主义的一阵风,根本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欧美国家所谓的“素质教育”、“快乐教育”,说穿了就是个荒诞不经的神话:这些国家早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已经实现了阶级分化,普通人家的孩子读教育水平一般的公立学校,用少年时没心没肺换来一生的卑微;有钱人家的孩子早早进入精英学校读书,课业负担极中,何尝不是咬着牙挤进一流高校?
假如“减负”在中国真正得以实践,对于没后台、没背景的普通人家孩子必定是灾难——学校讲授的知识越来越少,放学越来越早;普通人家的孩子在家玩手机打游戏,有钱人家的孩子参加价格不菲的私人培训班;最后谁更有机会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的入场券,还用说吗?倘若不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制度,只是片面地强调“减负”,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学到欧美国家的糟粕,早早地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实现阶级分化、为阶层固化添砖加瓦。
中国教育陷入了“减负”—>无效—>再“减负”的循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教育系统内充斥着思维僵化、因循守旧的官僚。他们没有能力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来思考教育的意义,更缺乏制定科学合理顶层规划的能力。说句实在话,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远比教育官僚更清楚国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改革必须跳出反复“减负”的思维怪圈,直面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即受教育群体巨大基数与有限的机遇总量之间的矛盾。
应该厘清一个基本的逻辑:基础教育阶段的课业负担取决于同龄人之间的竞争烈度,竞争烈度取决于社会提供的机遇总量。只有提高机遇总量,才能降低竞争烈度,同龄人才不必在每个细节上一分高下。反之,如果不增加机遇总量,竞争烈度就不可能降低。就算学校教得少管得少,同龄人之间还是会私下较量、以便一分高下。
因此,必须增加社会范围内的机遇总量,才能从源头上改善基础教育的生态。唯有如此,才能跳出“减负”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怪圈。基础教育的生态也确实需要改善,因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沉重,说穿了还是过度竞争、恶性竞争;基础教育阶段沉重的课业负担,本质上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目的仅在于提高对有限知识集的熟练程度、用于应付高考,而并不能够很好地衔接高等教育。
如何增加机遇总量?出路在于高等教育的规范化建设。换个角度来说,基础教育阶段的过度竞争、恶性竞争,源于高等教育创造的机遇总量不足,需要从改革高等教育入手来解决源头性的问题。
理想状态下,就读“双一流”大学的学生,作为国家栋梁会拥有较多的发展机遇;而就读其他高校的学生,也应该过上大致体面的生活。但实际状况与理想状态相去甚远——许多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遇到巨大的困难。毕业生当然希望获得较好的待遇,在自己喜欢的城市顺利成家立业。但是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上看,这些毕业生的劳动能力真的很成问题。用人单位要么不愿意聘用,要么只愿意以较低的待遇聘用、远低于毕业生本人的期待。
笔者就此深有感触:朋友的生物科技公司招聘实验师,应聘者中90%以上都是“菜鸟”级别的;中山大学的硕士,阅读科学文献的能力极差,用一个星期时间还弄不清实验设计的原理;几个二本院校的硕士,除了做论文期间捣鼓的几个简单实验之外,对其他的生物医学知识缺乏起码的了解。这几位的业务能力不忍直视,薪酬期待却是年薪20万外加住房公积金。说实话,用人单位真没有兴趣请这几位当祖宗供着。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1.3亿违建豪宅主人:想盖个能够“百年大计”的房
2019-11-09 08:18 -
男子点外卖多次谎称“有头发”骗退款,被判9个月
2019-11-09 08:10 依法治国 -
产妇因“没床位”延误治疗死亡,当地卫健委介入
2019-11-09 07:51 -
接力奋进,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019-11-08 21:14 -
杨东升将担任鼠年春晚总导演
2019-11-08 20:23 春晚 -
第二届进博会展期过半,现场“大数据”抢先看!
2019-11-08 20:22 进博会 -
-
台北拟与布拉格缔结“友城”
2019-11-08 19:36 台湾 -
港科大坠楼学生不治身亡,港警澄清
2019-11-08 19:31 香港 -
习近平:把人民空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空军
2019-11-08 18:45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修例风波”5个月,超700港生被捕
2019-11-08 18:30 香港 -
李强会见这家全球材料科学产业巨头CEO:为海内外企业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好服务!
2019-11-08 18:25 上海观察 -
在今天这个节日,李强亲切慰问报道进博会的记者,并实地察看第二届进博会会场
2019-11-08 18:20 上海观察 -
明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2019-11-08 17:05 -
何君尧出院,状况“OK”称会继续“摆街站”
2019-11-08 16:51 香港 -
为进博会精心布置的“世界会客厅”,如何做到让人宾至如归?
2019-11-08 16:43 进博会 -
来了来了,腾格尔花泽香菜将合唱《恋爱循环》!
2019-11-08 16:41 明星那点事儿 -
港科大坠楼学生不治身亡,港府回应
2019-11-08 16:36 香港 -
广西南丹矿难事故终止施救,11名受困者已无生还可能
2019-11-08 16:06 安全生产 -
香港高院批准延长临时禁制令:禁公开警员及家属个人资料
2019-11-08 16:01 香港
相关推荐 -
印度人把抵制矛头对准了这两国 评论 120特朗普准备卖了“美国之音”总部大楼 评论 161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货是侮辱 评论 65沃尔玛准备以关税为由涨价,特朗普威胁 评论 166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评论 63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准备卖了“美国之音”总部大楼
-
沃尔玛准备以关税为由涨价,特朗普威胁
-
马克龙“搭手示强”,反被埃尔多安“拿捏”
-
他痛批特朗普撒谎“不值一驳”,“令美国人民蒙羞”
-
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货是侮辱
-
面临高关税压力,越美完成首次线下部长级磋商
-
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
“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
克宫:“普泽会”有可能,只要…
-
小米汽车回应“部分SU7前保险杠形变”
-
恶意传播涉刘国梁不实信息,杜某川、汤某被处罚
-
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
美军高官急眼:中国在拉美居然整了10个,没人管…
-
无法一一谈判,特朗普放话:将被单方面加税
-
湖南怀化舞水河近期出现大量死鱼,当地回应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白宫急了:这是政治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