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实:寡妇床头尘,孝子戴衣帽……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
关键字: 中医现代中医中医科学李时珍现代医学科学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远远超越任何经验体系。例如,现代化学可以通过晶格来推断出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所以当代冶金专家普遍采用化学来指导研发和生产,而不是单纯依靠“跟老师傅学手艺”来攒经验值。
医学领域的变革也是一样,基于自然科学的现代医学体系已经进入了知识爆炸的大发展时期。国际范围内,医学论文数量大概占科技论文总数的五分之一,2014年发表的医学论文总数刚好突破100万,比10年前翻了一番。现代医学近年来取得的进步也是巨大的,一些革命性的突破实在令人鼓舞:
•我国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愈率已达80%,从前的“绝症”现在已不算绝症【8】。
•多发性硬化症从前的用药选择极少,基因泰克开发出的新药Ocrevus(抗CD20单克隆抗体),可使疾病年复发率降低近50%【9】。
•丙型肝炎在20年前无法治愈,而现在只需90天的疗程便可治愈【10】。
•宫颈癌在20年前无法预防,而现在默沙东的Gardasil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有效率100%【11】。
•20世纪60年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年内死亡率高达50%。而现在红斑狼疮患者的10年存活率已经超过90%【12】,存活30年以上的患者也大有人在。
自1971年以来,罹患20种常见癌症的患者在确诊后存活的时间平均增加了6倍【13】。
只有用动态的眼光看待中医,才能让传统智慧发挥更大作用
面对现代医学体系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加速发展的趋势,中医从业者自然不能,也不会无动于衷。许多觉悟较高的中医从业者接纳了基于自然科学的现代医学体系,并带领当代中医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
早在1999年,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主管领导李振吉和刘保延,就对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持积极态度,认为这对帮助中医走向世界很重要【14】。
2016年6月,以“中医药·优势与证据”为主题的第一届循证中医药学国际论坛在天津举行。论坛主席、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指出:循证医学已成为全球医疗卫生科学决策的重要方法,影响了全球临床实践和医疗政策的制订。采用国际公认的循证医学方法来评价中医药的特色优势,用科学的语言诠释中医药的疗效和作用规律,是传承发展中医药学的重要任务之一【15】。
循证医学意味着统一利用科学方法获取证据,来确认医疗成效。循证医学将医疗证据分为多个等级,不同等级的证据拥有不同的可信度。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制订的证据水平评价标准较为详细,也是较为常用的证据分级。证据级别由高到低分为5级:1、2、3级可信度较高的证据来源于随机对照临床实验和质量较高的病例对照研究;4级来源于系列病例分析以及质量较差的病例对照研究,5级来源于没有分析评价和病理学分析的专家意见,属于可信度较低的范畴【16】。
按照循证医学的标准,倒是真应该审慎地看待中医流传下来的经验体系。古人的记载和医学观点可能有价值,但不见得必然正确。因为古代没有病理学和统计学的分析工具,古代中医典籍的记载绝大多数属于4级和5级证据,直接应用于临床的价值很低。所以,觉悟较高的中医从业者并不认为中医典籍的记载必然正确,而是采取合理存疑的态度,通过科学方法逐一验证中医疗法的有效性。
对于真正行之有效的疗法,应该从科学机理上给予合理的解释,将其纳入现代医学体系;对于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疗法,及时予以证伪也是好的,免得贻害后人。将庞杂的经验体系去伪存真、实现与科学的有机结合,才是中医的唯一出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中医的主流发展趋势还是健康的。
不过,当下仍存在许多狂热的中医信徒,非要将中医和现代医学对立起来。这些人固步自封到了什么程度呢?他们认为古代中医典籍上每个字都是对的,祖宗之法不可变。这种“中医原教旨主义”简直让人啼笑皆非:中医典籍是不是古人写出来的?古人又不是神仙,不可能永不犯错,古人写出来的东西又怎么可能绝对正确?“中医原教旨主义”只会让中医倒退回鲁迅先生笔下“霜打的甘蔗、原配的蟋蟀”那种原始的状态。拜托,这不是“高级黑”又是什么?
更滑稽的是,“高级黑”甚至不认同当代中医所走的科学化道路。他们认为由医学院校培养、在公立医院任职的中医专家不能代表中医,而真正的中医在民间、依靠师徒传承。这种观点还可以进一步翻译一下:接受过系统医学教育、担任主治医师以上职务的医生不能代表中医,连行医执照都考不下来的江湖郎中才能代表中医。“高级黑”哪里是在促进中医的发展?这简直是在促进中医的灭亡!
还有些“高级黑”出言不逊:“不爱中医就是不爱中国文化,就是不爱国!”能把这些不搭界的东西扯进来,脑洞开得还真够大。
“高级黑”自比孙中山如何?孙中山1892年毕业于香港华人西医书院,早年是擅长治疗肺病的医生。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危,苏联医生发现孙中山的胆总管癌已经转移到肝、无法通过手术治疗。同行的国民党官员建议孙中山采用中医调养,孙中山明确表示:不要去做这种无谓的努力,还是赶快安排后事为好。能以如此达观的态度看待生死,极为难得。孙中山并不崇信中医,可是谁又敢说自己比孙中山更爱国呢?
虽然“高级黑”的存在意味着科普之路任重道远,但全民科学素养不断提高的趋势还是可喜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熟练使用搜索引擎,而精通英语则意味着可以接触到互联网85%以上的公开信息。近年来,许多“公知”大V因为信口开河,被网民迅速找出证据打脸。这说明我们的舆论环境正逐步趋于理性,哪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很难继续玩指鹿为马的把戏。当90后、00后成长为社会栋梁之时,想必中医话题不会再引起炸锅的效应。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wiki/科学方法
【2】维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s/经验主义
【3】看中国:http://chinaabc.showchina.org/rwzgxl/zggdfm/05/200703/t108698.htm
【4】本草纲目:http://www.tcm100.com/user/bcgm/zzbook251.htm
【5】台湾环境有害生物管理协会:http://www.tepma.org.tw/html/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337359
【6】维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cn/本草纲目
【7】维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s/越王勾践剑
【8】搜狐健康:http://health.sohu.com/20120821/n351132176.shtml
【9】新浪医药:http://med.sina.cn/article_detail_100/_2/_23332.html
【10】吉利德官网:https://www.gilead.com/~/media/Files/pdfs/medicines/liver-disease/harvoni/harvoni_pi.pdf
【11】加卫苗官网:https://www.gardasil9.com
【12】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07-05/24/content_6144535.htm
【13】新浪新闻:https://tech.sina.cn/2011-11-25/detail-ichmifpy3706621.d.html?from=wap&HTTPS=1
【14】世界卫生组织简报:http://www.who.int/bulletin/volumes/92/3/14-030314/zh/
【15】中国中医药网:http://www.cntcm.com.cn/2016-06/06/content_16191.htm
【16】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http://www.cebm.net/oxford-centre-evidence-based-medicine-levels-evidence-march-2009/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26“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181“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89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