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实:该如何理性看待朝鲜?
关键字: 朝鲜核试验对中国的影响韩国萨德系统朝鲜总统金正恩朝鲜韩国美国朝鲜半岛局势抗美援朝朝鲜核弹试验在这一点上,中国领导层是非常清醒的。2016年7月11日,习近平与金正恩就《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署55周年互致贺电。这说明什么?虽然两国无疑存在分歧,但是中朝两国都不希望翻脸,都承认《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仍然有效。中国对朝政策的基调是“稳健”,不会出现颠覆性的举动。
一些“爱国”热情高涨的群众,以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朝鲜。中国与朝鲜的历史决定了,许多人会对朝鲜抱有浓厚的情怀,比如父辈曾抗美援朝等等,这些当然都可以理解。但是,朝鲜目前的体制是其历史、社会的特殊性造就的,如果认为朝鲜是个“社会主义”的样板,所以中国应该全方位支持朝鲜,那么只能遗憾地说,这种想法仅仅出于“情怀”,并不符合客观事实。
抗美援朝的伟大历史意义不容否认。但是必须正确解读抗美援朝——它的积极意义在于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为中国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提供了长期安全保障,并且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金家在朝鲜掌权并不是抗美援朝的意图,而是1956年以后朝鲜劳动党清洗“延安派”和“苏联派”造成的客观结果。中朝关系的变化,读一读钱其琛同志的《外交十记》,大家自然明白。
邓小平早就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朝鲜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困窘,固然有苏联体系崩溃的原因,但领导层当然也有相当的责任。朝鲜更谈不上什么“崇高的革命理想”:朝鲜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比较普遍的福利,但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阶层固化和不公平,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有人认为朝鲜很像某一时期的中国,这是非常不恰当的类比。“老子英雄儿好汉”的“血统论”在中国遭到了事实上的否定。高级干部、开国将帅的子女和普通百姓的子女一样上山下乡、参加招工或是参军。即使将来想有一番作为,也要从基层一步步做起。而朝鲜却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这不免要让某些对朝鲜有好感的群众失望了。
尽管朝鲜的存在能够在东亚地区客观上制衡美日韩,但中朝都有各自的国家利益。有的利益可能相近或一致,有的利益却并不一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从近期来看,朝鲜通过武器试验制造紧张局势,是为了给自己在谈判中争取更多筹码。但这种做法会给美国、日本加强亚太地区的军备提供借口,导致地区军备竞赛升级。
2. 从中期来看,朝鲜希望从中国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却要将中国对朝鲜内外政策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中国虽然奉行不干涉内政的政策,但也不可能满足于这种“虚位投资方”的角色。
3. 从长远来看,朝鲜仍然希望统一朝鲜半岛。而中国的首要考虑,当然是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而不是支持朝鲜或韩国实现什么目标。
由于朝鲜和中国在国家利益上的分歧,因此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对朝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基于上述讨论,我们可以将对朝鲜的理性认识简要总结为几点:
1. 朝鲜领导层在政权问题上不会做任何妥协。
2. 对朝鲜领导层而言,短期经济利益的重要性低于国内稳定的需要。
3. 虽然面临经济问题,但朝鲜领导层地位已稳固。
4. 朝鲜领导层的决策完全自主。
2016年8月 朝鲜潜射导弹发射成功,离核武器实战化又近了一步
认识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基于对朝鲜的理性认识,我们可以对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做出合理的预测:
1. 朝鲜研制出实战化核武器是早晚的事情,不是外部力量能够阻止的。萨达姆和卡扎菲的前车之鉴,使得朝鲜领导层不可能相信美国的任何承诺,必定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朝鲜只需发展出小型原子弹(第一代核武器,俗称“脏弹”)和中程导弹就足以威慑日韩。开发这个级别的武器门槛不算太高,是朝鲜近期可以实现的。朝鲜现在的研发路线,就是中国当年“两弹一星”的缩小版,封锁和制裁都遏制不了它。
2. 朝鲜拥有实战化核武器之后,美日韩将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并放弃从外部推翻朝鲜政权的打算。日本和韩国坛坛罐罐太多,一旦开战,金融市场立刻崩盘。它们主观上不愿意承受战争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没有日韩这两个盟友冲在前面,美国无处动手。朝鲜展示实战化核武器之后,美日韩肯定一开始表示愤怒,但最后还是不得不恢复和朝鲜的接触。
3. 美国除了维持对朝鲜的制裁,已经没有多少牌可以打。从长期来看,面对朝鲜实战化核武器,韩国也不可能指望“萨德”自保,为了打破僵局,韩国有可能最先谋求与朝鲜的缓和。美国虽不愿看到南北对话,但如果拿不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最终也难以阻止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至于朝鲜能否如愿与美国签订和平协议,则取决于美国是否因国力衰退而进行战略收缩。
4. 如果外部安全环境出现改善,朝鲜政权的内外政策将进行全面调整。裁减常规武装力量、更加重视经济建设、在保持领导层地位稳固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开放,都是极有可能的选项。
朝鲜拥有核武器,当然是中国坚决反对的。但如果想透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印度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拥有了核武器,现在估计有一批存货了,怎么没见有人为这个恐慌呢?
如前所述,朝鲜领导层的决策基本是理性的,朝鲜对中国有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两个层面的诉求,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和中国公开翻脸。而印度对中国没有什么强烈的利益诉求。印度的烈火—3弹道导弹射程3500公里,正在研发的烈火—5弹道导弹射程5000公里,其核武器投放技术目前领先于朝鲜。从任何一个层面来说,印度核武器对中国的威胁都要远远大于朝鲜核武器。
为什么很少有媒体探讨“印度核威胁”,却一个劲炒作“朝鲜核威胁”、迎合美日韩的论调?在我看来,这是种“精神核威胁”,恐怕比印度和朝鲜的核武器加一块更危险。
根据上述分析,在朝鲜半岛的局势中,中国能够采取的最佳策略就是“静观其变”。朝鲜核问题的主要矛盾是朝鲜和美国的对抗,次要矛盾是朝鲜和日韩的对抗;中国连次要矛盾都不沾边,那何必让自己陷得太深?只要形成主要矛盾的朝鲜和美国互不松口,那么中国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实现破局。反过来说,朝鲜和美国不想死磕下去的时候,就意味着瓜熟蒂落,中国只要顺水推舟即可。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徐实:如何理性看待朝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