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实:九大国企混改,能救辽宁经济吗?
关键字: 辽宁中国工业老工业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既然陈旧的产业结构是辽宁经济困境的主要矛盾,调整产业结构才是破局之道。调整产业结构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开辟第二战场”,扶持新兴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整军突围”,积极促进现有产业的升级。
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开辟第二战场”还是“整军突围”,成功的案例都离不开政府的积极筹划和参与。例如,台湾1980年成立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培养出了大量新兴半导体企业,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是台湾经济的支柱。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出自台湾自上而下的规划,蒋经国本人高度重视,李国鼎、孙运璿等技术官僚均倾注了大量心血,培养了大批科技和经济人才,也提供了很多资源支持。
旨在提升制造业水平的“工业4.0”,则是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属于国家层面的战略。即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有所作为的政府也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扮演重要角色。庸俗经济学家鼓吹“把一切交给市场”,却否定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显示出对历史的极度无知。
为什么调整产业结构需要政府的积极行动?“开辟第二战场”涉及企业生态链的问题,企业的生存离不开上下游合作伙伴。
举个例子,如果我想在某地建立一家新的生物制药企业,我需要的上游合作伙伴包括风险投资(解决资金需求)、生命科学孵化器(租用实验室)、可能还需要定制化生产试剂的生物公司;等到我的研究进展到一定程度,我还会需要许多下游合作伙伴,包括临床前CRO(完成药理毒理实验)、临床CRO(完成临床实验)、CMO(外包生产,制造药物)或者愿意提供合作资源的制药企业。
如果这个地方没有这些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那么我推动研发就很麻烦,可能为一点事情就得乘飞机跑到外地去解决。换句话说,我的企业放在这个地方是没有任何区位优势的,那我为什么要来呢?
以上例子能够直观地说明一个重要道理:要在某地引入新兴产业,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条该产业的生态链,使得生态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都有利可图。建立或移植一整条生态链,已经远远超过了单个企业资源的承受能力,所以需要通过政府的合理规划来实现。中国起步最早、成熟程度最高的生物制药产业园区——上海张江药谷,就是通过政府合理规划打造产业生态链的成功范例。
“整军突围”的核心在于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这其实也是“供给测改革“的一部分。举例来说,2016年1-7月,沈阳金杯汽车有限公司SUV累计销售2455辆,同比下滑45.40%[6],可是SUV明明是国内汽车市场销售增长最快的品种。
重化工业产品销售困难的原因往往是缺乏技术含量,技不如人就没有竞争优势——从用户的角度来说,能吃蛋糕干嘛要去啃窝窝头?产品缺乏技术含量则是因为企业研发力量薄弱,这种状况在全国相当普遍。对于企业来说,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有些基础性的研发(比如半导体材料的制造工艺)周期长、耗资巨大,单个企业的边际收益甚至不足以填补研发成本。
近年来,各地普遍成立国资背景的产业投资基金,目的就是降低企业自身支付的研发成本,促使更多企业增强研发力量。2015年2月,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向中国最大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投资30亿港币,就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有许多人认为,辽宁经济的困境在于政府“管得太多”,发展经济就要“让政府撤出来、让市场唱主角”。上述观点其实有很大的片面性。
辽宁的一些地方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对企业“吃拿卡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是“管得太多”,恶劣的基层生态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仅2014年大半年的时间里,辽宁省各级机关就查处吃拿卡要、庸懒散拖问题5977起、2864人[7]。但是许多人却忽略了辽宁地方官员懒政和“管得太少”的另一面——辽宁省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长期无所作为。回顾一下辽宁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倒是不难发现这一点。
李克强同志当年担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时候,曾大力推动棚户区改造。这在当时是一项深得民心的德政,如果没有这项政府力推的工程,沈阳大东区、铁西区那些棚户区的下岗工人,恐怕这辈子都没机会住楼房了。棚户区改造推动了房地产建设和城市土地升值,这在一开始当然是好事。
李克强同志上调中央以后,辽宁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房地产建设高潮:2009年,辽宁省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83.1亿元,同比增长3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8]。沈阳市在总面积819平方公里的沈北新区大兴土木,又借第12届全运会之机,在浑南区打造了总占地面积超过120公顷的全运村。其他地级市也纷纷效法,使得房地产成为辽宁省经济增长的支柱。
辽宁的心思都被吸引到了房地产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事却被忽略了。在近10年的光景里,全国范围内的科技产业园区纷纷成长壮大起来,为各地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例如,南京市江宁高新园通过多年努力,培养出高端智能制造、生物制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近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幅度,地区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幅分别达20.86%、52.94%,已经进入了“收获期”。包括高新园在内的江宁区,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1405.6亿元,人均GDP达1.9万美元,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9]。
辽宁虽然有明目众多的开发区,但是水平不高,在业内缺乏影响力。沈阳药科大学的一些教授为了转化科研成果,不去辽宁的“本溪药谷”,宁可不远千里入驻江宁高新园的孵化器,足以说明问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钟晓雯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7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1“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4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