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观察所:马来西亚半导体的“冰与火之歌”
东南亚周边国家的刺激
过去两年,众多东南亚国家当中,马来西亚似乎并没有被放在先前的“产线转移”热潮之中,越南、泰国才是许多供应链厂商转移阵地的首选。
马来西亚其实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可说是科技产业链相对最成熟的地方,尤其在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历史,并不逊于中国台湾地区。或许正是因为有许多国际业者,早早就在马来西亚布局,才使得近几年的供应链迁徙潮讨论中,并没有太多关于马来西亚的话题。
而对于马来西亚来说,实际需求也不是单纯地吸引更多科技制造业进驻,而是希望能够进一步吸引更多更高阶的产业。马来西亚各大官方机构指出,马来西亚其实并不像外界所认知的那样,有人才不足的问题,反而是已经有非常充足的本地产业人才,从资深到年轻等不同世代,都具备相当的学习能力。
但真的如此吗?人力资源问题不能抽象地谈“多寡”,而是应该深入谈“供需”。
从另一层面上看,该国所谓充足的半导体人力资源也在面临深层次困境——即吸引周边国家的“外劳红利”正在消失。
马来西亚工人在怡保市的Unisem工厂内工作 图自路透社
马来西亚半导体工业协会会长王寿苔曾在线上对话中向笔者表示,本地劳工不愿接受低薪以及白班夜班轮班倒的工作,因而外籍劳工则成为更好的选择,封测厂相对不体面的工作环境让不少新员工在入职半年内就会流失。马来西亚半导体等产业严重依赖外籍劳工,外籍劳工约占该国劳动人口的一半,是马来西亚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如果说泰国、越南在消费类电子制造端的承接,以及周边国家劳工输入等因素是显性问题,相对更隐蔽的则是马来西亚在美国出口管制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微妙”。
十字路口上的马来西亚:出口管制与关税
自2020年以来,美国对华越来越紧的出口管制政策,让马来西亚这个“芯片转运点”的角色变得愈加为业界所关注。自去年下半年起,英伟达的AI加速器芯片的对华销售渠道牵动着中美半导体产业界的神经。
根据中国台湾地区官方资料显示,马来西亚今年前四个月共进口价值64.5亿美元的GPU,远高于2024年全年48.77亿美元的水准。英伟达2025财年Q1营收为430亿美元,而马来西亚单季进口金额就高达53.3亿美元,等同于其营收的13%,这个比例几乎与英伟达在华营收占比持平。
台湾地区、越南和泰国等地有整机组装产业能力,有迹象显示马来西亚正在加快从这些地区进口整机和零部件的进程。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台湾对马来西亚的计算机零部件出口额增至6083万美元,远高于2023年3月的2704万美元。
因此,美国对华鹰派怀疑,马来西亚正在成为以整机组装+零部件“原产地洗澡”的方式绕开美国出口管制,不断逼迫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MITI)加强海关查验。
因此,产业升级刚刚做出规划但尚处在“PPT阶段”的马来西亚,需要先进行一波企业“合规成本”的升级。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规定,若单一市场贡献超过10%营收,应于财报中揭露具体来源国。但英伟达采用的是新的“依账单地点列示地理营收”的向外界的报告方式。换言之,即使货物运往马来西亚,只要开立账单地点非马来西亚,便不受揭露义务限制。
就在美国监管机构如SEC和商务部不断对英伟达和马来西亚双管齐下,要求其披露更多GPU的最终流向何处之时,特朗普的关税让该国的半导体出口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4月8日,美国对马来西亚商品课征24%对等关税
首先,新台币进来不断升值,将对岛内出口导向局面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过往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即曾多次提及,新台币对美元升值1%,台积电的营业利益率就会出现0.4个百分点的下滑,台币的跷跷板效应,造成的半导体以及电子工业成本的上升最终会加剧马来西亚作为“中转地”的成本博弈。
短期内来看,马来西亚电子与电气产品因关税提高,可能导致美国进口需求下降,进而引发马来西亚出口企业价格竞争力减弱、订单减少,甚至因供过于求引发国内市场波动。但从长期来看,这有可能加速“东盟一体化”的进程。明智资本创始合伙人彭英芳告诉心智观察所:“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这些东南亚国家之前曾遭受过严重的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关税政策抱有天然的敌意和反感,将会加速东盟各国抱团的御风险能力。”
结语:马来西亚或许应该向日本问个问题
马来西亚志在从“芯片封装工厂”转型为“智能智造枢纽”,产业升级之路始终伴随荆棘暗礁,马来西亚半导体转型面临核心技术壁垒与全球竞争加剧的双重考验。本土研发投入不足、高端人才结构性短缺、知识产权体系待完善等问题制约着马来西亚向“创新工坊”迈进的效能转化。在美日韩加速技术卡位、东南亚邻国争相布局的竞争格局下,马来西亚需突破“中间陷阱”,既要避免在低端制造环节被替代,又要在高端领域建立差异化竞争力。
从封装到设计,马来西亚的晋级之路上需要先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何在半导体设备、材料占据优势的日本半导体产业也缺乏强有力的设计企业?或许马来西亚所希冀的半导体区域创新生态应该多向中国大陆取经。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马来西亚半导体的“冰与火之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昊 
-
国内推力最大液氧甲烷发动机完成首次整机试验
2025-05-13 18:04 航空航天 -
独家对话|李治军:国产操作系统与具身智能的双向奔赴
2025-05-13 12:24 心智观察所 -
打破技术壁垒!我国自主研发机载大气探测设备
2025-05-12 21:27 -
教育部:小学阶段禁止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
2025-05-12 14:30 中西教育 -
车载通信为何是国产替代的薄弱环节
2025-05-11 09:04 心智观察所 -
我国科学家实现1.36公里外毫米级目标的高分辨成像
2025-05-10 19:19 科技前沿 -
空投测试成功!我国在这一领域实现技术跨越
2025-05-10 15:01 -
我国自主研制!这一核心部件首次实现
2025-05-10 14:51 中国精造 -
水泥能发电还能储电?我国科学家最新成果公布
2025-05-10 14:51 科技前沿 -
-
我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发布
2025-05-06 15:10 -
硅谷科技精英如何掀起美国文化革命
2025-05-03 09:29 心智观察所 -
“这0.001克,直接影响我国主战战机性能!”
2025-05-01 19:03 科技前沿 -
电网与能源转型:从西班牙停电事件看清事实与迷思
2025-04-30 13:07 心智观察所 -
习近平: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
2025-04-29 19:11 人工智能 -
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人艇下水
2025-04-29 17:49 科技前沿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2025-04-29 06:42 航空航天 -
国家发改委:减少甚至停止自美能源进口不影响能源供应
2025-04-28 15:1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马合建赤道航天港,中国商业航天出海新突破
2025-04-28 13:32 -
当全球芯片霸主被特朗普抵住咽喉
2025-04-28 08:21 心智观察所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17“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169“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89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