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观察所:独家对话|李治军:国产操作系统与具身智能的双向奔赴
最后更新: 2025-05-13 12:24:48在人工智能与操作系统深度融合的浪潮下,国产操作系统如何突破技术壁垒、构建自主生态?具身智能(Embodied AI)作为下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方向,又将如何重塑人机交互与产业形态?
观察者网“年度科创人物·年度求索者”获奖者、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李治军教授近日做客心智观察所,从技术演进、生态痛点、人才培养等多维度剖析国产操作系统的突围路径,探讨具身智能在工业、服务等场景的落地机遇,同时揭示高校科研与产业需求深度联动的挑战与可能性。
【对话/观察者网心智观察所】
心智观察所:李教授您好。您现在在哈工大当老师,之前读书时也在哈工大,这些年来您一直在关注的领域是什么?您目前最关心的话题是什么?
李治军:我从本科阶段就对操作系统特别感兴趣,当时觉得操作系统是软件领域的复杂系统,从研究生到博士到后来我工作科研也一直围绕操作系统。从 Windows 95诞生的1995 年开始,我见证了Windows系统的发展、Linux的兴起,以及中国鸿蒙系统的诞生。
如今,机器人作为未来的重要端设备,也需要操作系统作为支撑。从国家发展角度来看,中国长期面临 “缺芯少魂” 的困境,其中“芯”指芯片,“魂”指操作系统。近年来,国家、政府、行业和市场对操作系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操作系统研究一直是我的专业,也是我的梦想所在,我希望能将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变为现实。
心智观察所: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我们对操作系统较为熟悉的是PC电脑和手机移动端。我想了解一下,您的操作系统应用在机器人上,目前是否已经开始量产了?它的应用场景又是怎样的?在什么场景下我们会用到您的操作系统呢?
李治军:操作系统确实是软件领域极为复杂的系统。从PC机的Windows、Linux,到手机的安卓、iOS,再到我国的鸿蒙系统,这些操作系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解决了众多问题。机器人作为未来的设备,被认为是人类进入具身智能时代甚至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机器人操作系统必须具备新的特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主性。机器人应,而不像手机和PC那样需要人为操作。
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出现成熟的机器人操作系统,整个行业都在不断探索。我们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早,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需经受实际检验。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自主化场景。比如工厂因为老龄化加剧,生产环境的恶劣性,需要替代人工,机器人在B端的应用需求逐渐增加。
人是会理解周围环境的,能自主决策,但现在还没有一个机器人能够完成这个事情,我们的目标就是用我们的操作系统加上机器人,能够解决在工厂内对人的替代和自主决策,能够适应场景的变化。我们已经在一些工厂进行了原型示范,但尚未达到量产阶段。
心智观察所:您提到机器人将我们带向具身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时代,能否请您简单科普一下这两个概念?“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它们是否可以画等号?
李治军:肯定不能画等号。具身智能是“内涵”,而机器人只是其中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聊聊天还不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具身化,“具身”就是物理世界,具身智能强调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的融合,机器人是这种融合的一种典型手段,但它不是全部。未来,具身智能可能会以多智能体混合的形式呈现。未来可能没有道路,都是飞行车、无人机、机器人;比如我们今天录影棚未来会具备很多自主智能,灯光可以自主调节,这些都可以叫做具身智能,未来大概是这个样子。
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外在表现,当然这个表现也不一定非要是机器人,无人机视角也可以。包括可能未来还有一些别的形态的,不一定非得要像人形,或者可以称之为智能体。
心智观察所:您是什么时候开始萌生创业的想法,想要从教授转型成一个创业者呢?
李治军: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我也想了好久。我是做操作系统的,它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往往需要做出来看实际效果,需要在实际场景中应用和迭代,而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它不像人工智能其它领域的研究,比如做数据集,做算法,可以很快产生结果。它是个综合的系统,必须要在实际中发挥作用,否则不像一个算法。你给它个数据集,在这个数据集上产生结果了以后,不能说在A处可以工作,在B处不能工作。
一个好的操作系统,就像手机一样,它可以应对各种场景,低能耗,高负载等等;能应对打游戏或者聊天的场景,应该经得住各种各样的检验,而这样的系统的话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室,一定要在实际中使用它才会逐渐迭代,或者说做得越来越好。
正是因为这个专业的特性,和我个人的兴趣,我始终觉得只是做个原型系统,总是差个劲儿。,我很想把它真正用起来。要真正用起来,光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靠产业,靠整个社会。
心智观察所:在创业过程中,您是否发现您向往的领域与您之前的认知有所不同?或者说,创业是否给您带来了对研究领域的全新认识?
李治军:在创业过程中,我发现实际需求与理论研究之间存在差距。作为老师,一开始往往是个理想主义者,可能全世界的所有科技工作者都是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喜欢给一个解决方案,这是实际上人类科技的终极梦想——我们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后来在实际创业的过程中会上发现实际上创业是很综合的,客户更关心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而不仅仅是技术指标的先进性。这促使我重新定义问题,关注实际需求,并通过不断迭代来优化产品。创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兼顾技术、市场和客户需求。
我们以前可能定义了一个问题,理论上它的确是个问题,指标可以定得很漂亮,但实际中客户可能并不关心这种定义。
可能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公司现在也都已经非常重视。创新和产业或者说应用,应该是一种双轮驱动或者互相迭代、互相反哺的局面。当然这也对老师有些挑战,就是我们需要更多的去深入理解需求,而不是靠自己去定义。
心智观察所:回顾您的创业经历,您觉得有哪些坑是您踩过而不希望再次踩到的?也不希望其他创业者再去重复这些错误呢?
李治军:创业者应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通过用户反馈进行快速迭代,而不是追求完美产品。创业者需要关注实际需求,而不是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定义问题。
具身智能作为新兴领域,给创业者和产业界带来诸多启示。有投资人曾问我国外是否有可借鉴的公司,经调研发现,当前情况下难以找到完全成熟的模式可供照搬。例如微软、亚马逊等公司的成功模式虽曾为国内提供参考,但具身智能领域尚无明确的参考模板。因此,产业发展不应总想着照搬,而要注重鼓励创新。
同时,创新者需尽快将成果产品化,双方在合作中相互容忍、反馈,推动不断迭代优化,这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机器人这一新兴领域,国内外尚未形成成熟的模式,创业者应抓住机遇,积极探索,注重产品化和市场需求的结合。
心智观察所:您曾在一家大型手机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手机产业想要与具身智能结合,这究竟是一个噱头,还是确实存在真实需求呢?
李治军: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如今小米等著名手机厂商已成功涉足汽车领域,这表明行业融合与创新不断向前发展。像微软这样的科技巨头也在投资人工智能公司,如 OpenAI。因此,我认为,无论是计算设备、PC、还是手机等等,它们都在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进步。手机厂商进军机器人领域并非噱头,未来可能成为一种趋势。手机厂商和机器人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例如,手机虽然成本和产业链较机器人简单,但仍然涵盖从芯片到封装、通讯模组、电路以及存储等多个硬件和软件环节。
未来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将类似于手机行业,从机械部件到生态系统,再到应用开发,机器人的发展路径可能与手机类似。许多人甚至认为未来手机将成为一种超级动态设备,替代或扩展机器人功能。因此,手机厂商凭借人才和技术积累,有可能成功扩展到机器人领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手机厂商一定能做好机器人,因为机器人行业具有独特的行业特征,目前主要集中在B端市场,而未来可能转向C端市场,如机器人保姆和养老护理等。不过,在可预见的未来,B端场景仍将是主流,行业积累know-how至关重要。
例如,机器人生产涉及的机械工艺和生产流程,是手机厂商所不熟悉的领域。需要B端行业专业人士,如工业互联网从业者,来指导和帮助手机厂商进军机器人领域。因此,我认为手机厂商转型到机器人领域是有可能的,但需要多个行业的协同合作才能实现成功。
目前,国内外尚未出现明确的机器人操作系统竞品。国外有一些公司在探索类似解决方案,例如通过多模型融合实现机器人协作和环境理解。我们致力于通过系统与模型的结合,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与国际同行展开竞争。
标签 心智观察所- 原标题:独家对话|李治军:国产操作系统与具身智能的双向奔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昊 
-
打破技术壁垒!我国自主研发机载大气探测设备
2025-05-12 21:27 -
教育部:小学阶段禁止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
2025-05-12 14:30 中西教育 -
车载通信为何是国产替代的薄弱环节
2025-05-11 09:04 心智观察所 -
我国科学家实现1.36公里外毫米级目标的高分辨成像
2025-05-10 19:19 科技前沿 -
空投测试成功!我国在这一领域实现技术跨越
2025-05-10 15:01 -
我国自主研制!这一核心部件首次实现
2025-05-10 14:51 中国精造 -
水泥能发电还能储电?我国科学家最新成果公布
2025-05-10 14:51 科技前沿 -
-
我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发布
2025-05-06 15:10 -
硅谷科技精英如何掀起美国文化革命
2025-05-03 09:29 心智观察所 -
“这0.001克,直接影响我国主战战机性能!”
2025-05-01 19:03 科技前沿 -
电网与能源转型:从西班牙停电事件看清事实与迷思
2025-04-30 13:07 心智观察所 -
习近平: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
2025-04-29 19:11 人工智能 -
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人艇下水
2025-04-29 17:49 科技前沿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2025-04-29 06:42 航空航天 -
国家发改委:减少甚至停止自美能源进口不影响能源供应
2025-04-28 15:1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马合建赤道航天港,中国商业航天出海新突破
2025-04-28 13:32 -
当全球芯片霸主被特朗普抵住咽喉
2025-04-28 08:21 心智观察所 -
零的突破!我国天文观测再添利器
2025-04-27 17:01 科技前沿 -
美国自信崩塌的反应还不如德川幕府
2025-04-26 09:25 心智观察所
相关推荐 -
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236“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51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113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2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