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观察所:兆瓦超充,如何让“油电同速”梦想成真?
另一类思路,则是基于兼容存量车型这样的前提,自下而上进行迭代升级。
孙宝瑞指出,当前大多数存量新能源车型并不支持兆瓦级超充。截至2024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市场约有3140万辆新能源车,其中绝大部分车型仍需使用传统快充乃至交流慢充补能。如果只专注简单叠加堆高充电站功率而忽略了兼容性,那么覆盖面和适用性都会受到到局限,而从提升场站功率共享度入手,通过升级千安液冷超充终端和兆瓦充电协议,即可低成本满足兆瓦闪充需求。
兆瓦超充的落地,还需要针对多元化的用户场景“精打细算”。孙宝瑞提到,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果在办公区、景区、商超有便捷的充电条件,传统快充、慢充就可以实现几乎“无感”的补能体验,不会占用额外个人时间,这甚至比专门开车去加油还要方便,因此,“兆瓦充电应该作为应急补能及远程出行的补能方式,我认为在高速服务区及社会公共站场景兆瓦充电未来是一个必然趋势。”
基于场景多元化的洞察,未来不同的充电场景也势必将形成分级服务,从交流慢充到直流快充乃至兆瓦超充,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差异化需求。
在交流中,孙宝瑞也对兆瓦超充的市场渗透路径给出了自己的分析。他指出,目前在一二线城市,运营车辆的电动化已经基本完成,充电设施的配比也已达到饱和状态,后续市场增长将主要来自存量设备的迭代升级,而2025年,正是充电基础设施大规模更新的关键时期。"中国电动车市场在2018-2019年左右开始爆发,那时建设的充电设施已经使用了5-6年,正是需要批量更新的时候。"
不过,目前许多运营商也面临着是否更换老旧设备的艰难抉择。一方面,一些5-6年前建设的充电站刚刚开始盈利,运营商缺乏动力进行更新投资,但另一方面,不更新设备可能导致用户充电体验越来越糟糕,充电站竞争力下滑,进入恶性循环。
针对这样的痛点,供应商也正采用八仙过海的市场策略,来降低场站运营商投资压力,例如星星充电曾打出过“0元升级超充时代”的口号,免费升级一台液冷双枪终端,并提供延保、保险、金融等优惠政策。
另据孙宝瑞介绍,为了促进设备更新,盛弘股份也正在与合作伙伴探讨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旧设备回收、新设备推荐以及置换补贴等。根据他的测算,早期充电站投资回收期约为3-4年,大部分站点已经实现盈利。采用新的置换方案,运营商只需要投入原有投资的约1/3,就可以实现整个站点的更新升级,回收期可缩短至约2年左右。
当然,作为具有显著外部性的基础设施,充电设备的更新换代不仅需要供应商和场站运营平台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推动。孙宝瑞也谈到:"目前已有一些城市发布了相关的意见征询稿,未来政府可能会对充电设备更新提供一定的补贴支持。"
结语
展望未来,当兆瓦级超充技术不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而是走进日常生活,电动汽车的使用体验无疑将发生根本性变革。可以预见,当充电速度不再是阻碍,当充电网络足够普及,当消费者可以像使用传统燃油车一样便捷地使用电动车,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将迎来更加爆发性的增长。
技术创新,是推动这场变革的第一动力。从深耕关键技术的盛弘等产业链先驱,到比亚迪、华为等重塑消费者心智的巨头,中国企业的共同努力,正为整个行业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未来,随着更多企业被技术研发与商业应用的潮流“卷入”,这个增长飞轮将获得越来越大的势能。
政策支持的接续发力,也将进一步加速超充网络的布局,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国家队”的深度参与,将进一步保障超充补能网络的稳定性和覆盖面。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兆瓦级超充技术将在电动汽车向“晚期大众”的普及渗透中发挥关键作用。当我们回首这段历史,或许会惊叹于技术进步的速度——从“充电太慢”到“油电同速”,从“里程焦虑”到“随心出行”,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用短短几年时间,完成了这场彻底的革命。
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革命,更是一场出行方式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企业正以自己的创新力量,引领全球电动汽车产业迈向更加清洁、高效、便捷的未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兆瓦超充,如何让“油电同速”梦想成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昊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2025-03-27 11:26 科技前沿 -
全球首款,正式亮相!-20°C至55°C环境下稳定运行
2025-03-27 09:47 科技前沿 -
AGI即将到来?谢耘:理论上和技术上都还有局限
2025-03-26 22:19 心智观察所 -
AI将引发失业?钟义信:智慧无法被机器制造
2025-03-26 22:05 -
项立刚: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不能被美国带到沟里去
2025-03-26 21:52 -
华为成毫无争议的“一哥”,怎么看商用存储的中国式逆袭?
2025-03-26 13:13 心智观察所 -
全球首款,研发成功!
2025-03-25 20:56 科技前沿 -
仅重1.7克!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开发
2025-03-25 10:50 科技前沿 -
独家对话 | flowith郭梓溢:AI Agent杀手级应用将在2025年出现
2025-03-25 08:27 心智观察所 -
百度少女“开盒”事件,背后的水比你想的要深
2025-03-24 14:18 心智观察所 -
从联通年报读懂运营商转型的阵痛与未来
2025-03-24 10:37 心智观察所 -
库克现身北京
2025-03-22 21:49 -
中国空间站生命体+1!
2025-03-22 17:21 航空航天 -
又一大国重器,来了!
2025-03-22 14:54 科技前沿 -
上海交大发布蛋白质设计模型“Venus”,用AI训练“六边形战士”
2025-03-22 14:22 -
全球首例!我国成功帮助渐冻症失语患者重建交流能力
2025-03-22 13:59 科技前沿 -
火星取样返回,美国能追上中国吗?
2025-03-22 09:12 -
我国第二代“飞天”舱外服超额完成任务
2025-03-21 23:09 航空航天 -
神十九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将于1个多月后返回地球
2025-03-21 23:07 航空航天 -
全球首例!我国脑机接口领域取得新突破
2025-03-21 22:55
相关推荐 -
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评论 62“不吃够自己种的苦果,某国就不会放下身段老实谈判” 评论 171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50“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95“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7最新闻 Hot
-
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
怕谈崩了,欧盟准备“留后手”
-
“特朗普收手吧!中国又要领先了”
-
靠中国,加拿大发上“美国财”
-
美股再跌,特朗普:鲍威尔越早走人越好
-
农文旅项目投资1700万后被告知是禁养区?南京浦口通报
-
“中国学生对赴美留学迟疑,英国成了热门地”
-
为获提拔,他送给中管干部张福生25万
-
7天内连发3起事故,主力机队飞行训练暂停?台军方回应
-
广西吃了自然保护地划得过多的亏?自治区党委书记要求廓清模糊认识
-
“美国GDP的水分在不断增加,他们慌了”
-
“对于欧洲,中国要做两手准备”
-
IMF:美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重启”将拖累增长
-
煤矿疑污水渗漏致数十亩耕地被淹,陕西榆阳区:成立调查组调查
-
“特朗普认为欧盟在占美国便宜,别指望梅洛尼能谈成”
-
“为防止被美国偷窥,连英国也支棱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