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观察所:特斯拉FSD入华,深度回顾中美智驾竞争的关键变量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心智观察所】
2月25日,特斯拉宣布推出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此举标志着备受期待的全自动驾驶FSD功能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特斯拉为中国客户分批次更新软件。本次特斯拉FSD在中国的版本包括交通信号识别、导航辅助、智能变道等功能,同时摄像头还可识别驾驶员注意力情况。
随着驾驶辅助技术在中国越来越普遍,特斯拉FSD正式入华,也为中国智驾竞赛添了一把火。
比亚迪、小鹏等国产品牌已经推出了各自的高阶智驾系统,如比亚迪的"天神之眼"和小鹏计划推出的L3级自动驾驶。特斯拉的加入将进一步刺激技术创新,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迈进。
心智观察所将在本文中,带你回顾总结影响中美自动驾驶竞争的关键技术和政策因素。
为什么自动驾驶难如登天?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由工程师、业余爱好者和发明家组成的"杂牌军",带着他们自制的自动驾驶机器,来到美国南加州干旱的莫哈韦沙漠。他们的目标是让这些"钢铁司机"完成150英里(约241公里)的赛道,赢取100万美元奖金。但最终无人成功——表现最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团队,他们的机器也仅跑了7.4英里便败下阵来。
这是2004年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发起的自动驾驶挑战赛。尽管当时的技术尚显稚嫩,DARPA的尝试绝非徒劳——当年卡内基梅隆团队的两名成员,后来成为谷歌旗下Waymo的创始人,而如今Waymo已是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头羊。
20年过去,自动驾驶仍未迎来类似ChatGPT的"开窍时刻",更多时候仍像是张未兑现的支票。但两种技术路线的激烈竞争,为这个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果说将AI植入聊天机器人是技术革命,那么自动驾驶将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工业革命"。从技术层面看,它是通向机器人时代的钥匙;从经济角度看,它能让人类从方向盘前解放。
以美国为例,自动驾驶将每年为美国劳动者节省240亿小时——相当于每人多出整整12天假期。这些时间可以转化为亲子陪伴、工作产出,或是单纯的放松休憩。
为什么自动驾驶难如登天?
真正的完全自动驾驶,意味着车辆能在任何路况下自主行驶,这需要同时解决两大难题:既要造出媲美人眼的"视觉系统"(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又要复刻人类大脑的"驾驶本能"(依赖深度神经网络)。
想象日常驾驶场景:要瞬间判断侧方卡车的行驶轨迹,要识别暴雨中突然窜出的孩童,要在0.3秒内完成刹车反应——这些对人类而言近乎本能的判断,对机器却是需要精密计算的系统工程。更棘手的是,自动驾驶必须建立绝对安全的社会信任:它能否在机场的车流中游刃有余?又能否应对街头混乱的交通生态?
即便困难重重,这项技术的商业前景依然诱人。根据美国智库的一项研究:到2035年,仅客运领域就能创造4000亿美元收入,更将释放数万亿美元的社会效益——美国若能普及25%的自动驾驶车辆,预计可避免144万起事故,节省数十亿美元医疗开支。
双雄争霸:模块化VS端到端
未来好像还挺远?但无人驾驶这事儿其实已经快摸到门槛了!现在有两个门派在较劲:一个是Waymo的"积木搭房子",也就是模块化的路线,另一个是特斯拉的"一口闷"大法,专业说法就是端到端——这俩都靠最近爆红的变形金刚,哦不,Transformer模型撑腰。
先说"积木派",就像流水线工人分工干活。比如用三个Transformer:一个当眼睛看路况,一个当大脑规划路线,第三个当手脚控制油门刹车。每个机器人各司其职,工程师们可以挨个调教优化,哪里坏了修哪里。不过有意思的是,本来想简化问题,结果搞出一堆流程反而更麻烦了。
再看特斯拉的"一口闷"派,直接让一个Transformer大胃王吃下所有数据。摄像头拍啥它就看啥,方向盘油门刹车它全包,就像人类开车一样边开边学。这种路子倒是更接近咱们学车的过程——多开几次就会了。
这俩门派用的Transformer模型,和你们天天聊天的ChatGPT、DeepSeek其实是亲戚。不过人家不是处理文字,是专门处理视觉信息的超级视觉家!比传统图像处理技术更擅长分析摄像头画面、激光雷达这些复杂数据,就像给车装了24K钛合金狗眼。
现在整个行业都赌疯了:只要给这些视觉模型喂够数据和算力,自动驾驶就能突飞猛进。不过这里有个要命的问题——车载电脑得够强!手机上的聊天AI可以靠云端服务器,但自动驾驶必须自己车上就能实时处理,毕竟生死就在0.5秒之间。
举个吓人的例子:8个高清摄像头拍30帧视频,开一小时能存满4000张DVD!Waymo要是派40辆车上路,一天产生的数据量就能塞满整个美国国会图书馆。车载电脑得用特制芯片才能扛住这种数据洪流,还不能有半秒卡顿——毕竟刹车晚0.1秒可能就是人命关天。
标签 心智观察所- 原标题:特斯拉FSD入华,深度回顾中美智驾竞争的关键变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昊 
-
“下一个颠覆者,也可能来自中国”
2025-03-07 21:41 人工智能 -
被90后女生王虹证明的挂谷猜想究竟是什么?
2025-03-07 08:21 -
教育部部长:DeepSeek和机器人是教育重大机遇
2025-03-05 11:34 2025两会 -
政府工作报告: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2025-03-05 09:38 2025两会 -
用不用DeepSeek?娄勤俭:我是计算机专业,我对人工智能有偏爱
2025-03-04 15:16 2025两会 -
打破纪录、最高水准!中国成功研制“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
2025-03-04 07:13 科技前沿 -
2030年中国斜爆轰飞机真能一小时到全球?专家发声
2025-03-03 17:53 航空航天 -
若前方无路,便踏出一条路:中国数据库产业迎来“哪吒时刻”
2025-03-03 08:02 心智观察所 -
独家对话|苹果在中国的发展会继续承受压力
2025-03-01 09:23 心智观察所 -
“中国又一个DeepSeek时刻?”
2025-02-28 22:27 人工智能 -
“即使我们对手的产品免费,我们还是比他们便宜”
2025-02-28 14:06 心智观察所 -
中国“祝融号”有新发现
2025-02-28 10:52 航空航天 -
3800亿AI基建狂飙,改写中概股叙事?
2025-02-27 08:30 心智观察所 -
“极低温 超高压 强磁场 超快光场”合体!
2025-02-26 19:29 -
李强赴三大电信运营商所属企业调研
2025-02-26 10:10 -
蔡司光学发布重磅新品,守护你的“睛”彩世界
2025-02-26 10:06 -
独家对话| 谁真正低估了Deepseek?
2025-02-24 08:36 心智观察所 -
韩国报告:韩半导体关键技术两年内全面落后中国
2025-02-23 21:49 三八线之南 -
冲上热搜!湖南官方:严禁用AI生成处方
2025-02-23 12:13 -
我国最新成果!量子直接通信有望进入实际应用
2025-02-22 22:04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98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105“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69“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106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43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
以色列要全面占领加沙?“等特朗普结束中东之行……”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
特朗普:我老婆觉得可爱
-
多地多层级启动“高校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集中在这5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