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观察所| 潘禺:潘展乐“人类做不到”的秘密武器,是科技吗?
最后更新: 2024-08-09 09:51:59当导航卫星的信号不可用时,洲际弹道导弹要击中目标,就要依赖“惯性制导系统”,里面用到复杂的陀螺仪来跟踪导弹的运动状态、确定方位和导弹所处的位置,非常笨重。科学家将高精度陀螺仪的重量减轻到十几克,变成运动员能直接穿戴的姿态测量装置,可以舒适地配戴在肩膀和其他关节区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为游泳训练带来的另一项技术是风洞。风洞被用于模拟游泳过程中所受的流场,测试不同技术动作姿态和阻力,为运动员提供科学的参考。戴上姿态测量装置后,游泳运动员被放置在风洞中,他们在逆风中“模拟游泳”时,科学家进行数据跟踪并计算。风洞试验通常用于研发飞机或导弹,但却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用于训练游泳和赛艇运动员。东京奥运会上勇夺金牌的中国赛艇队,也在训练中使用了风洞。
训练系统的设备当然重要,但其作用也仅是更好的数据采集。最难的地方在于,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出这样的结论并提示运动员,这些结论又是否有效,比如:这是你向右呼吸的地方,但你抬头抬得有点太多了。
美国人提高游泳运动员的成绩,也大量使用传感器,而在数据分析上,数学家都参与了进来。从数学上看,当运动员划水时,他们产生的力指向游泳的不同方向。使用线性代数,可以计算每个方向的百分比。由于运动员的身体一直在运动,如何确定力实际上是朝着游泳的方向去的,就是最大的挑战。
数学的用武之地在于,加速度计非常敏感,数据嘈杂,如何平滑数据以抑制噪声,需要深入的数学理论。找出平滑嘈杂数据的正确方法,所需要的复杂数学,这正是美国科学团队的保密技术。
美国数学家肯·奥诺的目标是帮助分析和提高一些美国最佳游泳运动员的表现,其基础也是测量加速度、减速度和阻力。据他介绍,在最初的摸索阶段,条件简陋,他们的做法也显得业余。他用保鲜膜和为追踪鲨鱼设计的加速度计,从海洋技术公司购买设备。借助保鲜膜,他把传感器紧紧地包裹在运动员的腰上。有些游泳运动员太强壮了,保鲜膜无法固定,他就用妻子做的特殊皮带,上面有一个小口袋用来放传感器。一些传感器对光非常敏感。所以不得不制作一些小塑料UV罩来保护它们。
通过高清视频、加速度计和力桨,他记录下运动员的游泳数据。他测试运动员在不同节奏下踢腿时如何游泳,测试他们的灵活性,在完成特定任务后他们有多累,以更好了解他们的能力。游泳测试期间,他会测量运动员的腿、臀部摆动和手在三维空间中产生的力。
高清视频通常每秒只能捕捉24个截图,但每个传感器每秒能提供512个力向量,揭示视频看不到的东西。比如,运动员可能在离泳池端壁三划的地方改变踢腿的执行方式,导致他们浪费时间,但用眼睛是看不到这一点的。
测试能寻找到运动员无缘无故减速的地方。比如,一些运动员在到达端壁执行转身动作的过程中很挣扎,又比如一些运动员可能需要纠正他们的头部位置,因为在水下滑行时他们实际上并不游泳。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中,比赛可能取决于百分之一秒,这些事都很重要。
科技和数学不会撒谎,也不会让运动员自欺欺人。根据大量的测量结果,在四种泳姿——自由泳、蛙泳、蝶泳和仰泳中,没有任何人的效率超过60%,这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测量美国奥运选手佩奇·马登划水和恢复时手的路径后,计算发现,她游泳的第一圈中,右手产生的力有59.1%是在推动她向她想去的方向前进,但到了第八圈,只有42.1%的力量在推动她前进。她不仅更累了,而且她的动作执行已经开始瓦解。
佩奇·马登
通过线性代数的知识和洞见,肯·奥诺团队给了佩奇·马登一些如何以不同方式游泳的提示,第二天,在第八圈,她达到了接近50%。一个月后,她游出了个人最好成绩。佩奇·马登获得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亚军、女子800米自由泳季军。
基于这些捕捉到的运动数据,美国的科学团队会构建运动员的“数字孪生”,可以理解为复杂系统和过程的数学模型,可以在计算机中模拟运动员在不同条件下的比赛。肯·奥诺团队收集了100多名美国顶级运动员的数千次游泳数据。他们可以把数字孪生的比赛数据与数据库进行比较,进行调整,并组装出运动员应该使用的最佳公式,比如,从跳水开始时踢多少次腿,进入转身时手的位置在哪里,呼吸多少次,又以什么模式。这是为每个运动员量身定制的。
数字孪生之间的模拟比赛,还会树立运动员的信心,数字竞争对手一开始会领先,但后期会放慢速度,运动员会赶上。这会给受训的美国运动员一种额外的自信,好像他们不会输,在他们心中认为,如果我按照那个公式游泳,我就赢了比赛,会一直赢。
不过,据潘展乐说,虽然他距离真正标准的技术还差很多,没想到老外“比我还差”,“他们那种死肌肉没用”。
最后,还应该思考一下,物理手段的科技是否影响了体育竞赛的公平性。
体育竞赛的核心原则之一是公平竞争。兴奋剂的使用打破了运动员之间的自然平衡,并可能对运动员的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物理手段(如运动器材、训练设备、运动服装等)在一定程度上被允许,是因为它们可以被视为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辅助工具,不仅相对容易监管和控制,也没有像兴奋剂那样,直接作用于人体生理机能,而是需要运动员的技能和体能来实现性能提升,符合运动员通过训练和天赋来提升表现的体育精神。
兴奋剂问题一直是游泳项目的争议点,如果说,公众的注意力被化学手段这类科技的“黑暗力量”吸引,更多关注了与之有关的种族歧视、大国博弈、话语争夺等焦点,那么数学、物理手段等科技的“光明力量”,可能处于一个被忽视的战场。
随着算力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科学方法一定会继续刷新人类速度极限,奥运会也必然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舞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心智观察所- 原标题:潘展乐“人类做不到”的秘密武器,是科技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袁以衡 
-
我国成功发射千帆极轨01组卫星
2024-08-06 16:43 航空航天 -
脑机接口“国家队”来了,“为中美技术竞争注入新动力”
2024-08-06 15:17 科技前沿 -
警惕!美国对华信息战之下的拆机江湖
2024-08-04 08:52 心智观察所 -
如何应对AI内生安全风险,避免沦为“硅基文明”的奴隶
2024-08-02 13:59 心智观察所 -
这个新机构领导班子都是高规格,有何深意?
2024-08-01 07:46 改革进行时 -
我国科学家取得全固态锂电池研究新突破
2024-07-31 22:16 车市快讯 -
又迈出一步!中方“地球巨眼”中频天线结构出厂发运
2024-07-31 11:14 天文 -
世界首位且唯一被授予冯·卡门奖的女航天科技专家吴美蓉逝世
2024-07-31 10:28 航空航天 -
鸿海将首次在印度生产iPhone 16 Pro与Pro Max
2024-07-30 11:12 -
“无疆生成,有界行者”——心智观察所首届线下沙龙探讨AI下一个爆点
2024-07-30 08:27 心智观察所 -
CrowdStrike绝非“弱鸡”,它在美国反华背景下成长壮大
2024-07-29 14:57 心智观察所 -
专稿|比比看,大洋两岸谁能先摘取能源“圣杯”
2024-07-28 08:53 心智观察所 -
我国科研团队提出实时监测鼻咽癌治疗疗效新方法
2024-07-27 07:32 -
千亿规模!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发布
2024-07-26 20:54 -
欧盟港停满中国车?“产能过剩”不背锅
2024-07-26 14:51 心智观察所视频 -
统一生态:鸿蒙如何踩着诺基亚和三星的“尸体”前进
2024-07-26 14:22 心智观察所视频 -
专稿|“蓝屏网灾”暴露三大悖论,“纯血鸿蒙”另辟蹊径
2024-07-25 15:01 心智观察所 -
打破认知局限!我国科学家研发出这一新型材料
2024-07-25 09:39 科技前沿 -
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到底图中国啥?
2024-07-24 13:56 心智观察所视频 -
鸿蒙系统与安卓“割席”,未来胜算几何?
2024-07-24 13:41 心智观察所视频
相关推荐 -
对马斯克的首个实质性反制,来了 评论 72“上演发癫闹剧的美国,正给中国让路” 评论 72“美国想‘打下’中国无人机?不可能” 评论 46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明年参选,共和党人警告 评论 308法国撺掇欧盟:加强关税壁垒,对抗中国 评论 300最新闻 Hot
-
马斯克花了12年在得州赢了,这次“美国党”能吗?
-
“日本将首次向菲律宾出口二手护卫舰”
-
民主党人跳脚:虚伪!对乌援助并不影响美国自身库存
-
为何对特朗普“由爱转恨”?马斯克回应
-
“美国想‘打下’中国无人机?不可能”
-
塞尔维亚高速关键路段通车,武契奇盛赞中国建设者贡献
-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明年参选,共和党人警告
-
法国撺掇欧盟:加强关税壁垒,对抗中国
-
以伊冲突后,哈梅内伊首次公开露面
-
俄共通过决议:认定赫鲁晓夫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报告存在错误
-
梅德韦杰夫回怼吕特:有件事说对了,你该学习俄语
-
“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踪”,特朗普“震惊”,地方官却…
-
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
特朗普:这方面,普京很“专业”
-
特朗普玩爽了,美国人傻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