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禺:华为这些国内头部企业,对产业链贡献不够好?
最后更新: 2024-07-04 09:58:36【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潘禺】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观点:
我们的头部企业,对产业链的贡献,还有社会责任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好。
作者大致举了这样一些例子来论证。
一边是:
1. 深度绑定华为的维信诺连亏4年
2. 比亚迪入股的华盛锂电,上市第二年业绩大跳水
3. 给宁德时代供货的正负级厂商深陷泥潭
另一边是:
1. 特斯拉的一级供应商,三花智控和拓普集团,已然成长为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巨头
2. 立讯精密、蓝思科技、鹏鼎控股,站在苹果的肩膀上,成为了移动设备端,不可或缺的环节
3. 中际旭创、工业富联、新易盛,英伟达给到足够的利润,成为AI产业链上的赚钱机器
结论是:扶持中小企业,不能只指望政府机构,各个产业链上的巨无霸们才是主导者。
作者为此特别点名宁德时代,有没有忘记你是怎么发家的,当年苹果给的ipod代工电池是你的第一桶金,后面才有了向新能源转型的入场资格。
观点很有意思,值得细细分析一下。如果只看大的结论,产业链上的头部企业要主导对产业链、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这肯定有道理。
但具体到国内的头部企业,是不是在这方面做得远不够好,通过这几个例子能否得出结论,恐怕还有待辨析。
首先,这六个例子中的企业分属不同赛道。
国内的分别是:维信诺,做OLED显示屏。华盛锂电,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还有宁德时代的正负极材料供应商。
国外这边的例子:三花智控,拓普集团都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立讯精密、蓝思科技、鹏鼎控股,分别在精密制造、玻璃面板、印制电路板(PCB)方面满足苹果的需求。最后,中际旭创和新易盛是英伟达光模块的供应商,工业富联,也就是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在组装服务和工业互联网方面与英伟达合作。
这些例子当中,国内和国外头部企业扶持的供应商,都是不同赛道的,本身就有不同的行情,简单对比并不能说明问题。
最能说明行情变化的是中际旭创,蹭上了黄仁勋,踩在了AI风口上,确实能够起飞。但仅仅说英伟达给到了足够利润,是中际旭创这样的企业被扶持起来的原因,就失之简单。
在5G网络建设中,中国的主要电信运营商,电信、联通和移动都是中际旭创的重要客户。之前的3G、4G技术普及落地时,同样如此。这一波波的需求和扶持,是中际旭创这样的光模块供应商能挺到AI时代的基础。
还是那句话,别忘了你是怎么发家的,中际旭创的成长,离不开国内通讯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而现在800G光模块这样的,高性能、低功耗,能满足高带宽需求的产品,其实不仅被英伟达看上了,国内的云计算和数据中心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和华为等,也都是重要客户。
因此,光模块如今确实是AI产业链上的赚钱机器,但这不能只归功于英伟达,中际旭创强就强在客户关系和研发生产基地都是全球布局的,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保障了订单来源。
如果单看光模块的技术含量,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早在20世纪80年代,光纤通信技术就已经开始商用,历经多年迭代,光模块核心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且标准化,生产依赖大量的标准化组件,例如激光器、光探测器、耦合器等。这些组件,无论制造工艺还是技术参数,已经高度标准化。
光模块内部集成也相对简单,将标准化的光电组件进行集成和封装,整个过程更像是拼装,而不是从头到尾的复杂制造。所以光模块的研发投入是相对较低的,主要都是现有技术的小幅改进和优化。
这就降低了门槛,使得更多企业能够进入这一领域。所以其实这个赛道也是非常内卷的,利润被压得挺低。在AI时代一朝抱上大腿,赢麻了,这多少有时运。之前国内通讯业的扶持,保证了你能一直在牌桌上,直到时来运转。
如果一定要对比的话,在另一个赛道上的维信诺就是一个相反的故事。
维信诺说是深度绑定了华为,问题恰恰就出在这,单一客户的订单量波动,会对公司的营收产生重大影响。不是大客户华为没有支持,是仅靠一条大腿,在这个行业很难。
OLED显示屏和光模块可不一样,是一个生产需要大量技术投入和研发成本的领域。必须不断投入资金,且短期内难以转化为利润。这个行业门槛高得多,新入局的玩家亏损是非常正常的。
现在的面板一哥京东方,2003年进入液晶面板(LCD)行业,为了建第一条第5代TFT-LCD生产线,投资了数十亿美元,直到2010年才首次实现年度盈利,七年的亏损期才迎来转折。
OLED现在还要和三星、LG等优势企业竞争,一定是要拼高额的研发生产投入的,不仅维信诺、深天马在亏损,哪怕是京东方,有苹果的订单,OLED业务目前也仍在亏损。京东方在成都、绵阳和重庆布局了三条柔性AMOLED 6代生产线,建设和运营需要巨额的资金。
回到维信诺的例子,是高额的初始投资使得盈利变得困难,和华为给不给力,社会责任有没有尽到,关系没那么大。
别的例子也可以差不多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比如说比亚迪入股的华盛锂电,上市第二年业绩跳水,如果只看一年的业绩,这种现象非常正常,产业是有周期的,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供需失衡导致的价格下行,都会导致业绩跳水。不能拿不同赛道、不同周期的企业直接对比,不能说到光模块就把时来运转的好日子单独挑出来。
最后说说宁德时代与苹果的合作,确实有这么个故事,积累了第一桶金。曾毓群在2001年创立ATL,得益于其为苹果iPod提供电池,积累了大量资金和技术储备,2011年,曾毓群成立了宁德时代,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
但还是故事要说全,国内的产业链链主也有许多这样的美谈。比如华为扶持的比亚迪电子、闻泰科技都是很成功的案例。
就像前面说中际旭创,不能只说英伟达。说立讯精密的时候,不能只说苹果,却不提华为等大客户都给了大力支持。
其实前面这些关系,更多还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是比较对等的,头部效应有,也带动出了供应链上的明星企业,但头部的扶持不是向更大社会面的辐射。
中国头部企业在供应链上扶持中小微企业,最典型,规模最大的,反而被忽略了,没有提到,那就是电商领域。
无论是线上帮供应商拓展市场,还是线下对中小物流企业的支持,电商平台都打造成了网络,是广撒网的海量帮扶,也是服务与共生的关系。在平台经济里,谈社会责任,可能更贴切一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沛 
-
专稿|AI时代,中国占到了意想不到的先手
2024-07-04 08:25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神十八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
2024-07-03 23:13 航空航天 -
聚焦金融科技前沿,交通银行再度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战略合作伙伴
2024-07-02 16:26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天兵科技就火箭坠落致歉,针对周边受损房屋勘查、鉴定与赔付
2024-07-02 15:45 航空航天 -
中国科协发布2024重大科学问题难题
2024-07-02 11:54 科技前沿 -
嫦娥六号总师:这点成为美中不足
2024-07-01 10:23 航空航天 -
天龙三号火箭试车发生事故:学费必须交得值
2024-06-30 22:35 航空航天 -
长七改火箭成功发射中星3A卫星
2024-06-29 20:55 航空航天 -
今天,中国的大模型底座能力到底怎么样?
2024-06-28 15:17 人工智能 -
专稿|任正非说的“盐碱地”,中国光伏的希望田野
2024-06-28 09:50 -
OpenAI终止对中国提供API服务,周鸿祎发声
2024-06-26 13:53 人工智能 -
首次!我国科学家实现猕猴全脑尺度神经活动监测
2024-06-25 18:20 科技前沿 -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
2024-06-25 14:50 航空航天 -
专稿|不顾一切的脱钩:美国国会为何瞄准这家中国企业
2024-06-25 09:54 -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公布
2024-06-24 17:46 -
“NASA和波音早就知道这个问题,但仍发射了火箭”
2024-06-24 16:23 -
李德仁、薛其坤获2023国家最高科技奖
2024-06-24 10:32 科技前沿 -
我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中首次发现天然石墨烯
2024-06-24 09:19 嫦娥奔月 -
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成功
2024-06-23 14:58 航空航天 -
纯度达99.9%!中国团队实现海上风电驱动海水制氢
2024-06-23 08:07 观察者头条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