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攻愚:鸿蒙系统与安卓彻底切割,未来胜算几何?
最后更新: 2024-07-02 10:55:39从HarmonyOS 1到HarmonyOS NEXT
在2019年8月东莞举行的开发者大会上,华为“鸿蒙初辟,混沌始开”。之前犹抱琵琶的鸿蒙OS(HarmonyOS)正式横空出世;2020年8月中旬华为手机芯片被“全面断供”之后,外界也在翘首以问,新一代华为鸿蒙生态系统进度条到底走在了怎样一个位置上。
追古知今,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HarmonyOS从1.0到2.0升级的方法论,草蛇灰线之下,当时的演化路径已经孕育着未来HarmonyOS独立、腾飞的种子。
彼时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当届开发者大会上宣布,2021年华为手机将全面支持鸿蒙OS 2.0。从此之后,HarmonyOS开始了稳步有序的迭代。自那以后我们可以发现HarmonyOS各版本与初始版有着严丝合缝的统一性,几乎没有出现任何微调或者外界所分析的因为外部形势变化而产生的自研路径的分歧感,这也体现了在越来越紧迫的制裁形势下的企业定力。
在鸿蒙初开之时,华为在鸿蒙的现实性与可能性这两点上,如何保持舆论可控的期待值下了很大功夫。连续多年的开发者大会上,余承东都在反复强调鸿蒙系统的技术逻辑并非是对抗和竞争,而是必要的生态梯队性替代。从一开始,鸿蒙采取的就是折中策略,采用双框架系统,既有华为自研的鸿蒙内核,也有安卓开放源代码项目(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AOSP)中的开源代码,使系统既可以运行鸿蒙原生应用,也能兼容安卓应用。可见,华为尽可能降低舆论对鸿蒙OS与谷歌安卓和iOS分食移动终端客户的锋芒感,相应地也就淡化了在芯片断供的背景下操作系统研发的自救性特征。
这样的处理方式,既保留了和谷歌进一步合作的可能,也可以为华为拓展鸿蒙OS容错率增加了很多难得的回旋空间,避免让鸿蒙掉进某些海外媒体解读的那种“伪安卓”的陷阱。
基于此,我们才能理解鸿蒙诞生之初,就与手机终端保持了微妙的距离感。任正非接受法国媒体Le Point采访时说,鸿蒙本身“是为了做物联网来用的,比如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因为它能够精确控制时延在五毫秒以下,甚至达到毫秒级到亚毫秒级。”因此,基于物联网(loT)理念存在的鸿蒙OS,还可以巧妙避开谷歌和苹果赢者通吃的零和游戏话语中。
HarmonyOS把与苹果iOS系统的差异化竞争的核心点放在了“开源”二字上。2020年的开发者大会上,余承东还明确了鸿蒙2.0的开源时间节点,当时预计到2021年4月份,将面向内存128MB-4GB终端设备开源,10月以后将面向4GB以上所有设备开源,而且2.0版本相比1.0版本的提升之处是前者会扩展到更多的智能设备,包括穿戴设备和手机,当然这也是华为电子消费终端业务的重点,无疑,这个过程和提升EMUI构建能力是同步进行的。
总之,我们可以发现,华为HarmonyOS系统的打造走的是一条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之“初极狭,才通人”的路数,技术路径看似在Android和iOS的逼迫下很狭窄,但迈出第一步之后,应用前景的确也是无限广阔的。
华为若想师Android与iOS之长而制彼,就需要深刻理解并且集二者之长。iOS操作系统从2007年开始,经过了十几年的版本演进,升级过程细致绵密,依靠着模块权限的严格控制和相对封闭的系统,保证了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演化路线的高度一致,而基于Linux的四层结构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Android,也升级换代了几个版本,它的最大问题是安全性以及不可避免的终端碎片化。
华为鸿蒙系统1.0的demo版,也许是考虑到了物联网的本身特性,并没有像外界预料的那样用手机作为接入口,而是选择了智能电视,当然另一个考虑很有可能是智能电视更能在千人会场中体现物联网的直观性。进一步讲,HarmonyOS力图建立一种跨终端的生态共享系统,为了实现跨终端的无缝协同体验,必须要实现模块化耦合,于是我们发现鸿蒙采用的是业界并不陌生但极具有争议性的微内核(micro kernel)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海外的某开发者三年前就已意识到鸿蒙的一大优势:一个系统贯穿不同终端(@quora)
当时鸿蒙的架构将Linux内核做了具体而微的处理,剥离开了设备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统,只保留处理时间、内存、通信和终端等基本功能的资源管理程序,因为集成的程度更低,所以称之为“微内核”,区别将文件系统、设备驱动和资源管理三驾马车融于一身的Android和iOS宏内核。把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程序单独拿出,并且做模块化耦合,就可以对不同设备做弹性和非常灵活的部署,其它硬件就可以更便捷地调用这些耦合模块,为设备密切互动提供了一整套协作机制。
打个比方,高倍度数的天文望远镜、音箱和投影仪,经过华为鸿蒙系统的硬件模块耦合之后,就可以连接起来做成一个有关星体运转的实时纪录片,换言之,外放、摄制和音频模组被虚拟整合化了,成为了一个有机的合作整体,与此相应地,手机的各个重要硬件如内存、处理器和屏幕实体硬件也可以做一种去中心化的耦合。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武守哲 
-
嫦娥六号总师:这点成为美中不足
2024-07-01 10:23 航空航天 -
天龙三号火箭试车发生事故:学费必须交得值
2024-06-30 22:35 航空航天 -
长七改火箭成功发射中星3A卫星
2024-06-29 20:55 航空航天 -
今天,中国的大模型底座能力到底怎么样?
2024-06-28 15:17 人工智能 -
专稿|任正非说的“盐碱地”,中国光伏的希望田野
2024-06-28 09:50 -
OpenAI终止对中国提供API服务,周鸿祎发声
2024-06-26 13:53 人工智能 -
首次!我国科学家实现猕猴全脑尺度神经活动监测
2024-06-25 18:20 科技前沿 -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
2024-06-25 14:50 航空航天 -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公布
2024-06-24 17:46 -
“NASA和波音早就知道这个问题,但仍发射了火箭”
2024-06-24 16:23 -
李德仁、薛其坤获2023国家最高科技奖
2024-06-24 10:32 科技前沿 -
我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中首次发现天然石墨烯
2024-06-24 09:19 嫦娥奔月 -
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成功
2024-06-23 14:58 航空航天 -
纯度达99.9%!中国团队实现海上风电驱动海水制氢
2024-06-23 08:07 观察者头条 -
全球首台!这一重要装备研制成功
2024-06-22 13:09 中国精造 -
“加拿大决定跟,但也怕…”
2024-06-21 18:08 -
中国科学家发现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突破性新疗法
2024-06-21 07:27 -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4日开幕,特色亮点抢先看!
2024-06-20 16:00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正式建成投产
2024-06-19 15:17 能源战略 -
“千里眼”最大“角膜”:相当于把北京五环内地面平整到高低差小于1毫米
2024-06-19 09:10 中国精造
相关推荐 -
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187“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108“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188“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评论 38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评论 18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