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球研究所:二里头遗址会是夏朝都城所在吗?
叁 王都掠影:一位二里头贵族的一天
清晨,朝阳初升,雾气还未从河畔退去。一位贵族神色匆匆地离开了家门,今早有一场重要的活动需要参加,为此他一刻也不能耽搁。也许是时辰尚早,宽阔的都城大道上还没有多少人影,不过再过些时候,这里就会变得热闹起来。
道路网的中心便是他此行的目的地,这里是城市的中央,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宫城。他朝着宫城的东北角快步走去,那里有一个巨大的土坑,以前是夯筑宫殿的取土点,如今成了祭祀坑。一场隆重的祭祀仪式将在这里举行,达官显贵们恭敬地等候在祭坛旁。不久,祭坛中心的篝火被点燃,两旁挂有铜铃的旌旗随风飘扬,旗面上的游龙呼之欲出。
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钟磬齐鸣,鼓乐同奏。仪式正式开始,王缓缓走来,侍从们紧跟其后,手捧着盛放美酒佳肴的青铜礼器,将它们依次摆放于祭坛之上。几只幼猪被现场宰杀,成为献给神明的祭品。王高高举起手中的玉璋,祈求神明和祖先的护佑,并向他们询问来年的国运。在舞乐与祷告声中,祭司将一截兽骨放在火上灼烧,骨头被烧出了斑驳的焦痕。占卜的答案,就藏在这些痕迹之中。
祭祀仪式复杂而漫长,好在占卜结果令人欣喜。王向众人高声宣布:在神明的护佑之下,这个国家定会日益兴盛。祭台下,众人纷纷跪拜在地,齐声高呼,赞颂王的英明。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摄影@焦潇翔
祭祀结束后,该贵族随即前往铸铜作坊进行日常视察。作坊位于城南的沿河高地之上,作为国家的核心技术产业,这里受到严密的管控。四周被高墙围起,仅有少数权贵和相关从业者被允许进入,整个国家能够铸造青铜礼器的地方仅此一处。
该贵族刚进室内,裹挟着金属撞击声的热浪便扑面而来。作坊里一片忙碌的景象,从远方运来的铜料在这里被工匠们加热至熔化,铸成光彩照人的国之重器。同样受到王室直接控制的,还有紧邻着宫殿区的绿松石加工作坊。绿松石在这里被切割打磨,镶嵌在玉器、铜器与漆器之上。
从作坊区出来后天色已晚,此时,这位忙碌了一整天的贵族只想早点儿回到家中,与宾客们把酒言欢。随着夜幕降临,晚宴终于拉开帷幕。舞台之上,乐师们奏响乐器,舞者们翩翩起舞。屋宇之内,石磬空灵,铃音清脆,漆鼓沉稳,陶埙悠扬。舞台之下,贵族与宾客们席地而坐,仆从依次为他们端来各类美食佳肴,谷物蔬果与鲜美烤肉均被盛放在制作精美的陶器之中。
伴着钟磬舞乐,众人畅饮着用稻米和小麦酿成的美酒,高声谈论着彼此最近的见闻,不知不觉间宴会已到尾声。
但在酒阑人散后,这位贵族并未有酒足饭饱后的满足之感,让他感到忧虑的是他在宴会上听到的一条传闻。据说离国家东北方不远处的其他部族势力正在不断壮大,他的内心隐隐有些不安:等待这个国家的会是怎样的未来呢?
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摄影@余宽
肆 王都沦陷:二里头的覆灭
与史书中的夏朝一样,二里头人也遇到了同样的敌人——商人。
这个来自东边的部族,对二里头虎视眈眈,最终与二里头爆发了战争。虽然其过程无从知晓,但结果却很明显:二里头失败了。
二里头的都邑被占领,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入侵者无视原本的城市规划,将房屋与垃圾坑肆意建在道路上、城墙边与宫城内。昔日的繁华都邑已然面目全非,但城南的铸铜作坊却未曾被破坏。对于商人而言,只要控制了这里,便控制了那个时代顶尖的技术。这里的作坊被继续使用,直到商人能够真正掌握铸铜技术。
虽然占领了二里头,但商人并没有打算把这里当成他们的都城。与之相反,他们在距二里头东边不远处相继建立了两座大型都邑,如今它们被称为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在苟延残喘了数十年后,随着铸铜技术的转移与新城的建成,失去利用价值的二里头都邑被彻底遗弃。二里头最后的繁华,最终被掩埋在了层层黄土之下。
兴起—繁荣—衰落,这又是一个轮回吗?对于二里头而言,这并不是轮回,与之前衰亡的古国相比,它的文明并没有断档。商人虽征服了二里头,却也完整地接受了它的遗产:以青铜器为核心的礼仪制度被商周完美地继承和延续,乃至成为后世中原礼乐文明的基础。
对于中华文明而言,这却是一个新的轮回。二里头虽然消逝了,但以它为先导的中原王朝才刚刚迈上历史舞台。至此,文明流转,王朝更迭,中华文明迈入了新的阶段。
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摄影@苏李欢
伍 尾声:二里头与夏
伴随着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一个问题摆在了人们眼前:史书中记载的中国“第一王朝”——夏,究竟与二里头有着何种关系?二里头遗址会是夏朝的都城所在吗?二里头的衰败与偃师商城的兴起是否代表着夏商的王朝更替?
对此,学术界的争论从未停止,从文献资料上看,二里头遗址的位置与古史记载相符,年代也与夏朝大致相当。《史记·周本纪》记载,“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其大意为:洛水到伊水之间平坦而无险阻的地域,曾是夏朝定居的地方。
到目前为止,虽然二里头遗址尚未发现如甲骨文那样可以确证史实的文字资料,但从考古材料上看,二里头遗址的规模和发展程度俨然是一国都邑的水平。在时间上,二里头紧列商王朝之前;在文化面貌上,商周王朝与其一脉相承。二里头遗址极有可能是夏王朝的都邑所在。
无论学术上的争议如何,不可否认的是,彼时的中华大地上曾存在东亚大陆上辉煌的文明。前路漫长,300万平方米的二里头遗址里,今天的发掘面积尚不到其中的2%,更多的线索或许就深埋在地下。它们将为我们带来故事的真相,还是更多的谜团?二里头的考古工作仍在继续,而我们也将一直寻找下去。
(本文节选自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9月出版的《这里是中国3:华夏文明史诗》。)
《这里是中国3:华夏文明史诗》,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9月出版。
- 原标题:二里头:寻找中国第一王朝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19371213绝不能忘,今天以国之名悼我同胞
2024-12-13 07:11 国家公祭日 -
杀敌不如诛心!毛泽东只用了7个字
2024-11-22 09:39 宝塔山下制胜法宝 -
三星堆玉石器“生产车间”又有新发现 已辨认出19种原料材质
2024-10-21 22:12 考古 -
二里头文化是不是中国历史进入文明的“临门一脚”?
2024-09-15 10:21 -
突破16万公里!中国铁路塑造世界铁路新格局
2024-09-14 13:32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美国人借口拍照偷偷带走我国文物,重要物证首次披露
2024-09-11 21:06 考古 -
首次!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集中亮相
2024-09-08 17:33 考古 -
海外旅行使用它,或将面临重罚
2024-08-26 14:28 观出行 出行·纪录 -
朝鲜三池渊将向外国旅行者重新开放
2024-08-15 12:45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79年前的今天,日本无条件投降!
2024-08-15 08:28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逝世,系施一公院士祖父
2024-06-29 23:14 -
宁夏一村民驾驶铲车取土损毁宋代古城遗址被判刑
2024-05-25 08:28 考古 -
首次公开!侵华日军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2024-05-04 10:51 日本战犯笔供 -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3-11-04 19:11 申遗竞赛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相关推荐 -
“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51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198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91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10“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