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效正:“擦啥玩意啊!”学学苏翊鸣吧
最后更新: 2022-02-16 11:56:46裁判中的“人性”
更公平的竞赛环境,离不开更公平的裁判。所谓裁判,就是依据竞赛规则评定运动员成绩、胜负和名次的人员。有人说,裁判对比赛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有时这种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还有人认为,裁判再公正、规则再完美,只要他是人,就一定会出现失误或者偏向。
有一组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印证裁判角色的重要性和“人性”,统计显示,1952年至2012年期间举办的16届夏季奥运会中,东道主国家比前一届的奖牌平均增量高达20.1枚,其中金牌平均增量达到了10.9枚。
空荡荡的体育场馆如何影响裁判的判罚?来源:Sports Illustrated
我们知道,民事诉讼中存在所谓“回避制度”, 审判人员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有关人员,在遇有法律规定的回避情形时,不得参与案件的审理,已经参与的要退出该案诉讼程序。体育赛事引进“回避制度”,可以很大程度上排除裁判可能存在的国家(民族、家乡)倾向性、同情心等情况,并防止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判罚、打分偏差。
许多奥运项目都很好地执行了回避制度。以跳水项目为例,我国运动员饶琅退役后从事裁判工作,从北京到东京参与了四届奥运会的跳水比赛执裁打分。但是因为我国“跳水梦之队”的存在,饶琅作为一名优秀的裁判始终无缘决赛,因为跳水项目决赛都有本国裁判回避的原则。
饶琅虽然感到无奈,但也认同“如果本国选手在场上比赛,你打出的分数不管是多是少都会显得不那么公平”,她笑称:“没有执裁过跳水决赛的确是个遗憾,但也希望这是永远的遗憾。”
而同样是奥运项目,竞走比赛却没有“回避制度”。那是因为竞走比赛参赛选手众多,又是一场定输赢,所以即便同时设有9名裁判员也不够“回避”。
北京冬奥会,前短道速滑名将杨阳担任短道速滑男子组比赛副裁判长,他亲身参与了男子5000米接力半决赛中国选手李文龙摔倒被“判进决赛”的戏剧性一幕。杨阳强调的是:“不能去关注运动员是哪一国的选手,我们的眼里只有他的号码。在裁判判罚和确定晋级时,一定要先说运动员的头盔号码,不会说哪个国家犯规。”
前短道速滑名将杨阳担任短道速滑男子组比赛副裁判长。来源:百度百科
由此可见,“回避制度”绝对不是杜绝争议判罚的“万能药”。例如我们的全运会号称“所有比赛项目都采用了回避原则”,但是有关争议是减少了呢,还是越演越烈了呢?
我们的中超联赛裁判员“属地回避”原则也落地多年,但是球迷们并不买账,质疑完裁判员的注册协会、出生地,还要质疑“母校”所在地、爱人工作地等等,而同样备受质疑的CBA这边干脆“躺平”,去年宣布取消了俱乐部申请裁判员回避制度。
高科技判罚真的有用吗?
如果降低“人性”的制度建设无法做到彻底完美,那么提高裁判工作“工具性”的尝试又进展如何呢?
我们知道,网球运动的“鹰眼挑战”被认为是科技辅助判罚手段的典范之一,启发了其他运动加快步伐引进科技手段帮助裁判提升判罚准确性。
职业足球赛事的组织者在尝试“五裁判”“门线技术”之后,最终普遍选择了“VAR”(视频助理裁判技术),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克服“过度介入”“体毛级越位”等问题。
裁判会有一定的偏向性。但这是国际性的比赛,每一个判决都会被载入历史,试问有哪个裁判会赌上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全世界观众面前作假?
本届冬奥会的短道速滑项目不仅为裁判员提供超高速摄像机辅助“执法”,还新配备了时速高达90公里的“猎豹”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为现场观众、电视观众“交代”比赛过程中出现的最瞬时、最精细的判罚细节。所以,冬奥赛场上不缺乏客观事实,而是缺乏对客观事实作出客观判断的人。
据统计,男子运动员在500米距离内,“猎豹”最快的峰值速度能达到时速70公里。来源:CCTV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5000米接力半决赛中国选手李文龙摔倒被“判进决赛”的戏剧性一幕吗?当所有人都为中国队捏一把汗的时候,王濛当即判断这是“踢刀”,按照规则中国队一定会被判进决赛。不是因为咱们是东道主,也不是因为咱们有杨阳担任副裁判长,更不是因为咱们的运动员赛后“怒擦颁奖台”,而是因为我们懂规则、讲道理、通人性。
退一万步,哪怕真遭遇了不公正判罚,运动员、教练员还可以按照规则进行申诉。北京冬奥会有完善的申诉制度,开设两个临时仲裁庭,为冬奥会提供快速、高效的争议解决服务——奥运会期间产生的体育相关争议由国际体育仲裁院管辖(韩国运动员可以放心,中国法院没有管辖权)。
仲裁庭收到有关申请后将立即召集各方进行听证,被申请人要在2至3个小时内完成答辩,24小时内就会出裁决书。如果仲裁庭认为申请人提交证据已足以证明事实情况,也可以决定不举行听证会,并立即作出裁决。
中国选手任子威在1500半决赛被判罚犯规,失去冲击个人第三枚金牌,他大方承认“比完了就已经想到可能犯规了”,并坦言自己心理包袱有点重,要从自身寻找问题。没错,犯规了就是犯规了,学习尊重规则也是我们从“金牌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必经之路。
平昌冬奥会之后,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籍短道速滑裁判就曾说过:“很多力争金牌的项目在平昌没有拿到金牌甚至没有拿到奖牌,的确判罚影响了最后的结果,但是通过录像回放等手段来看,裁判的判罚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在四年前,这位裁判身上就体现出了大国的气度和风范。
以前我们常说,在运动员、教练员身上体现的公平竞赛和体育精神,远比一枚金牌更光彩照人。而北京冬奥会之后,相信这句话用在裁判身上也大差不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沈玉萌 
-
朱易:不后悔选择代表中国参赛
2022-02-16 09:54 北京冬奥会 -
中国女篮队伍因2人核酸检测结果阳性,推迟回国
2022-02-16 07: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冬奥今日看点:短道速滑中国男、女队再冲刺
2022-02-16 06:36 北京冬奥会 -
中国男子冰壶队8-6战胜挪威队
2022-02-15 22:56 北京冬奥会 -
“人家积累了几十年,你才几年,就要有不要命的精神去拼”
2022-02-15 22:28 -
朱易:之前的表现有点丢人,金博洋一直在逗我开心
2022-02-15 21:13 北京冬奥会 -
苏翊鸣激动到刹不住车
2022-02-15 16:40 北京冬奥会 -
体育总局祝贺苏翊鸣夺冠:全国人民元宵佳节最好的礼物
2022-02-15 15:12 北京冬奥会 -
叶劲光称愿意赛后留在中国:为了新中国冰球前进
2022-02-15 14:06 北京冬奥会 -
-
“我妈说得把第二跳当成第三跳,不然不会落”
2022-02-15 12:10 北京冬奥会 -
次元壁破了
2022-02-15 11:27 -
创造历史,荣格获得单板滑雪女子大跳台第5名
2022-02-15 10:56 北京冬奥会 -
外媒:中国官媒没借谷爱凌大谈爱国主义,是明智做法
2022-02-15 10:08 -
谷爱凌比赛中的揪心一幕
2022-02-15 09:44 北京冬奥会 -
斯洛文尼亚银牌得主:北京冬奥是我参加过最好的赛事之一
2022-02-14 16:57 北京冬奥会 -
中国媒体不关注美国夺金选手,CNN气坏了
2022-02-14 16:47 北京冬奥会 -
徐梦桃、孔凡钰晋级决赛
2022-02-14 15:13 北京冬奥会 -
“我比谷爱凌还紧张,结果她在吃韭菜盒子!”
2022-02-14 15:10 -
美国选手抓板失误受伤,被医疗人员抬到场外
2022-02-14 14:12 北京冬奥会
相关推荐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7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3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