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害中国足球的只是“金元”二字吗?
足球,真是一根“好用”的杠杆。这十年“金元时代”,留下了很多有形的、无形的“遗产”,我们暂时还无法估量其价值,也无法评价其对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影响。[全文]
-
2024是中国体育“大年”,但我们仍有问题要问
说到底,还是“黄河长江不会倒流”,中国体育不会倒回李宁被寄刀片的时代,也不会倒回马家军占据神坛的时代。中国人的体育强国之梦,一定是更适应新时代要求、更开放包容的新篇章。[全文]
-
中国足球这个大染缸从不“挑食”
马拉松从无人问津到火遍全国,“杜兆才功不可没,绝对是其最大的政绩”。然而进入到中国足球这个大染缸,“不管你之前履历如何辉煌、漂亮,来到足球世界一番‘锤炼’,无论是蔡振华的仕途,还是眼下杜兆才的下场,都让人唏嘘不已。”[全文]
-
以《人民的名义》打开中国足球假赌黑
李达康书记解决大风厂问题,靠摊派安置费,替孙连城立“军令状”。对照现实,与“禁足令”何其相似。被赶出圈子的孙连城,还能去少年宫陪孩子看星星;杨文吉们,却永远失去了足球这碗饭。[全文]
-
比赛爆冷后,运动员该如何面对舆论的“拷打”?
也许舆论的“华点”正在于此:如何看待体育,决定了批评的立场。[全文]
-
无论如何,珍惜来之不易的10场高质量比赛
国足主教练可以更换,球员却只剩下这些选择了。只有跟日韩伊澳等亚洲强队真刀真枪地踢过比赛,才敢说自己接过了中国国家队的大旗。[全文]
-
国足:要不,还是问问熊猫的意见吧!
失去18强赛这个舞台,不仅意味着无缘美加墨世界杯,更糟糕的是,这支国家队未来两三年将面临“无球可踢”的境况——几乎没有可参加的正式比赛,基本失去与亚洲强队交手和提高的机会……只能自己跟自己玩,提前备战2030年世界杯? [全文]
-
原以为2004年是国足新起点,没想到竟成渐行渐远的巅峰
都说“画质越糊,国足越牛”。中国足球衰退二十年,2004年是分水岭。[全文]
-
足坛反腐专题片中,点到的和没点到的……
作为曾经的深圳足球的见证者和报道者,本人看完专题片可以说是气得发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也深感不平。[全文]
-
村超无需足协关心和“专业人士”点评,她需要野蛮生长
群众体育是根,竞技体育是叶。长期以来中国足球的痼疾在于,瓜分利益的时候舍本逐末,追究责任的时候再次本末倒置。[全文]
-
并不是做体育记者辛苦,而是被“无价值感”反复折磨
坚持原创对于某些年轻媒体人而言,其实是个伪命题。[全文]
-
“擦啥玩意啊!”学学苏翊鸣吧
真正的“话语权”,不是影响裁判的判罚,更不是为本国运动员谋取不当优势,而是参与规则制定、及时掌握规则变化,主动适应裁判的判罚尺度,既有利于保障本国运动员的合法权益,也为全世界共同营造一个更公平的竞赛环境。[全文]
-
中国女足的收入,究竟是少了还是多了?
钱多了,还是钱少了,只是表象而已,最关键是“定价权”。网络舆论场的口水混战,键盘侠敲几行字,或许就将扬起了“沙尘暴”。而时代的一粒尘,落到个人头上或许就是一座山。正如王霜所说,女足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应该只是反衬或讥讽男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