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心伯:通往美国的道路不止华盛顿一条
关键字: 中美关系中美外交习近平访美中美利益华盛顿美国政界美国商界【从西雅图到华盛顿,从波音微软到联合国大会,短短一个星期,习近平主席跨越了美国东西部,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哑铃型访问”。这是中美两国元首又一次别开生面的会谈,双方在备受关注的经贸、网络安全和气候问题上达成多项共识。对于美国来说,中国国家主席及其夫人一行所展示的中国风貌,让他们对大洋彼岸这个新兴大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于中国来说,则通过这次访问再次向美国人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中美相互交流和理解。
在习近平主席一行结束访美之际,观察者网专访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请他来为我们讲讲中美关系的大国博弈、双方对彼此认识的转变,一窥未来两个大国的发展和合作路线。】
中美关系要从长计议
观察者网:这次习近平访美被称为是邓小平以来的最重要一次访美活动。您认为这次访美活动对于中美关系有什么意义?
吴心伯:当年邓小平去美国正值中国改革开放,那次访问开启了中美关系一个新的阶段。36年后,习近平主席再次踏上美国时,首先来讲,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力量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中美战略角色也发生了改变;其次,中国新的领导层执政以来,我们对内、对外政策都有调整,对内不断深化改革、反腐败、依法治国,对外则推动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在某种意义上中国自身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非常想了解习近平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有魄力的领导人,他的理念、对美国的态度、对中国内外政策的一些基本考虑,因此各界都非常关注这次访美之行。
观察者网:这次习近平访美,首站选在了西部工业城市西雅图,然后再到华盛顿。有人认为这样的安排是有意提升双方的经贸关系,降低政治分歧,并将这次访问形容为一个“哑铃型访问”,您怎么看这次访美的路线安排?
吴心伯:西雅图的行程安排特点,第一是强调中美地方合作,我们看到习主席去的当天就出席了中美省州长论坛,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是以地方推动中央(联邦),因为在华盛顿听到的都是一些关于中美关系的负面信息,但是到了地方就很积极,大家都很欢迎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所以这个就是以地方来推动中央(联邦)。
第二,以经贸来推动政治,这次西雅图之行安排有波音公司和微软总部,包括我们和波音签订合作协议,采购300架飞机等等,实际上就是提醒大家,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核心,我们讲中美关系互利共赢,主要就是体现在经贸领域。很多政治问题没有办法解决,我们就通过打经贸牌,争取美国的商界。长期以来,美国商界是支持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积极力量,所以这次重点也是放在这块。
第三,夯实中美关系的人文基础,因为奥巴马的总统任期最长也不过8年,但是从中美关系长远来讲,两个社会、两国人民形成的友谊和相互之间的理解,是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的。习主席这次访美距离奥巴马巴马任期只有一年了,所以不可能把很多精力花在他身上。但是从中美关系发展来讲,我们要从长计议,要推动地方合作,扩大经贸交流,推动人文交流,所以西雅图这一站实际上非常重要。
利用积极因素形成中美关系的正能量
观察者网:您刚才提到华盛顿的负面评价比较多,商界和地方政府则比较积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
吴心伯:我觉得这里面有两个原因吧。一个是在华盛顿,行政部门的官员、国会的议员以及一些智库研究人员,这些人更多是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并不具体参与中美之间经贸、社会文化交流互动,所以他们感受不到中美两国经贸合作带来的具体利益。但是到了地方就不一样了,我如果是这个州的州长,或者城市的市长,和中国扩大贸易对我的就业、税收都有好处,如果中国企业到我这里来投资,更是帮了我的大忙,这些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是中美关系中最接地气的地方。而华盛顿,特别是这些国会议员,很多都受到个人意识形态背景、特定利益集团的影响,所以态度会不一样。
观察者网:那么华盛顿和地方这两种声音,哪一种更能代表美国社会的主流?
吴心伯:我觉得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华盛顿那些声音,你不能讲它不是主流,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主流,但只是主流的一部分,不代表整个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刚才也提到,美国商界和地方政府、东部和西部、州一级和市一级,他们对中国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美国的主流声音是一种多元共存的主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重点抓它的地方、抓它的商界,通过他们来推动和影响华盛顿那一部分主流在中美关系中的态度。而且美国商界利益集团对政治的影响很大,更可以为我们所利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三天出访,两份《声明》,什么信号? 评论 33西班牙首相下周访华?外交部回应 评论 133“若你不喜欢中国方案,那你的呢?”没说完就被拖走… 评论 267商务部:美方应尽早取消对华加征“301”关税 评论 137美舰擅闯中国西沙领海,南部战区:警告驱离 评论 273最新闻 Hot
-
“若你不喜欢中国方案,那你的呢?”没说完就被拖走…
-
潘长江否认“全家移民美国”:这是我的根,我哪都不去
-
美舰擅闯中国西沙领海,南部战区:警告驱离
-
“紧急威胁!”致命病菌在美感染激增,近半数病患90天内死亡
-
洪都拉斯外长访华商讨建交?中方回应
-
他急了: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当有份量,美国却甚至不在台面上
-
耶伦再表态:不考虑对美国所有银行存款提供“一揽子保险”
-
“鼓吹澳对华开战之人,犹如冲向风车的堂吉诃德”
-
ChatGPT被曝有隐私漏洞,OpenAI创始人证实
-
美对华芯片限制“护栏”细则公布
-
“中国这么对俄罗斯,我不信”
-
英国调查军方在阿滥杀事件,声称“须恢复军队和国家声誉”
-
银行危机本可避免?英国央行:早警告过美国监管方
-
“不止瑞信,瑞士本身也岌岌可危”
-
“又新学什么中文了?”俄石油公司总裁:元,好多元!
-
谁炮制了“亲乌集团”?赫什点名C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