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瑞君:只有在“生育友好型”社会,才能让年轻人“想生”又“敢生”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58:13观察者网:在减少女性生育的机会成本、促进女性平等就业方面,我国目前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家庭内部和企业、社会角度,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构建生育友好型环境?
吴瑞君:从女性的视角来看,现存的主要问题大概有三个:
一是女性就业难。我们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充分就业,但是现在整体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女性可能要承担的生育任务,这使得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更是处于弱势地位。
二是工作压力大,尤其在部分行业,“996”现象比较普遍,这就导致一些青年女性没有时间生孩子,也没有时间带孩子,这也是一种长期过劳的现象,由此可能也会引发一些女性生育能力的下降。从趋势看,育龄妇女的生育率在下降,不孕的比例在上升。这当然有多种原因,既工作时间较长的原因,也与工作压力和焦虑加大有关。
三是我们目前生育保险的覆盖面还不高。因为我们的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是捆绑在一起的,只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者,才能享受生育保险。那么,生育保险其实就没有覆盖到所有的就业群体,另外有一些女性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暂时不就业或灵活就业,这部分人就无法享受生育保险。
据不完全统计,我们现有的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大概只有50%左右,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育龄女性一旦生育是不能享受生育保险的,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么,怎么来解决现有的问题呢?
首先,生育是家庭行为,在家庭内部,丈夫也要共同承担起育儿的责任,家里的老人,即夫妻双方的父母,也应尽可能地给予隔代照料,尽可能地给予支持和协助。
第二,政府除了要根据实际延长生育假外,还可以尝试实施夫妻共享的育儿假,建议可以强制男性休假不少于育儿假的1/3,以减轻女性育儿负担,提高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的生育意愿和最终生育水平。
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女性在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从怀孕到生育的过程,个体感受非常不好,比方说孕期和生产要承受很多痛苦,她们更希望男性配偶能给予更多的照顾和体贴,如果男性也能够享受到育儿假,共同参与育儿,这样或许能够促进女性的生育意愿,这也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从企业的层面来讲,在招聘员工时不应该歧视女性,这当然也需要政府的外力推动。我也提了一些建议,比如,对于女性职工数量较多的企业,在超过一定比例后,政府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甚至女性职工生育的成本可以由政府和企业共同负担,这样也有助于企业减少在招聘过程中对女性的歧视。
第三,我们一直在讲要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去年17个部门联合出台了一个关于建设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的政策,这也是鼓励企业在能力范围里能够营造一个生育友好的环境。
当然,目前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具体的举措,建议实施生育友好型的企业认证制度,比方说,通过设置相关的指标进行评估,通过认证的企业可以在年检、项目引进、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推动营造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
从社会角度来说,更多的公共场所应该配置一些方便怀孕或是生育女性的设施,这样也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推动更多的女性提升生育意愿,感受到生育是一种社会责任。当生育友好型的社会形成了,那么就能慢慢地推动形成一种愿意生育的文化氛围。
江苏无锡:街道组织妇女巧手烘培做蛋糕 共迎三八妇女节。(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您在提案中提到,“要弘扬中华传统优秀生育文化,提高生育的内生动力和使命感”,生育的内生动力应该如何理解?
吴瑞君:无论是“不想生”也好,“想生不敢生”也好,可能都是出于成本和效用的考虑,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把孩子作为一种耐用消费品,会考虑生育孩子要付出多大的成本,孩子未来会带来哪些收益,再决定是否生育或再生育。
从成本的角度,怀孕生育孩子的物质成本越来越高,家庭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教育投资,加上由于房价大幅度上升,生育更多的孩子居住成本也大大增加,生养孩子影响女性的职业发展和收入,这个属于机会成本。关于生育孩子的效用,我们如果按照生育经济学相关理论,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家庭未来的劳动力,可以给家庭带来收入;
第二,孩子可以给父母带来成就感和精神上的快乐,这也是生育子女的文化价值。
第三,我们从前一直说养儿防老,在过去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的时候,尤其在农村地区,绝大部分的家庭都需要子女来养老。
但是,随着社会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阶段,养儿防老或者以孩子作为劳动力的效用在不断弱化。在成本不断增加,效益又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生育的内驱力自然就不足了。
观察者网:现在年轻人普遍反对催婚催育,他们刚好与我们传统的生育文化和家庭观念是相悖的,您觉得媒体和舆论对这一方面应该如何引导,如何弘扬我们的生育文化?
吴瑞君: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我们在调查研究的时候也发现,适龄婚育人口出现了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晚婚晚育的比例越来越高,二是不婚不育的比例数量也在增加。
根据我们的分析,原因主要如下:现在的年轻人接受教育的时间普遍延长,在上海之类的大城市,很多人都接受了本科教育,甚至更高水平的教育,等到接受完全部的教育,他们的年龄可能就已经偏高了,而且很多人都有“先立业后成家”的观念。
还有一种情况是找不到合适的对象,于是情愿单身。还有一种情况,找到了合适的对象,也谈了很久,但是因为男方经济条件不是太好,暂时买不起房子,在没有婚房的情况下暂时就先不考虑结婚。这些都是造成年轻人不愿意被催婚催育的原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王炸芯片,难再成苹果救星
2024-05-08 18:18 观网财经-科创 -
ST阳光:控股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拟罚款2.32亿元
2024-05-07 20:57 -
华为苹果同日对决,背后还有中韩面板之争
2024-05-07 17:23 观网财经-科创 -
历史性一幕!iPhone在华市场份额跌出前五
2024-05-07 11:13 观网财经-科创 -
45亿加码“五五购物节”,拼多多助力上海“拼”出精彩
2024-05-06 19:32 -
美国Tiktok法案的起草人,引火烧身了
2024-05-06 18:47 观网财经-金融 -
舒适赛道红利释放,红豆股份品牌转型出成效
2024-05-06 13:33 -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2024-05-06 12:16 观察者头条 -
巴菲特股东大会要点来了!回应减持苹果、巨额现金储备等
2024-05-05 08:28 -
武广高铁、沪杭客专等4条高铁线涨价,涨幅近20%
2024-05-04 14:13 高铁世纪 -
深圳将取消福田、南山之外区域住房限购?深圳住建局回应
2024-05-04 10:27 观网财经-房产 -
-
20张营业执照只有3家实存?央媒:问题在下头,根子在上头
2024-05-03 11:21 基层治理 -
上海推出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
2024-05-03 09:39 观网财经-房产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最新进展
2024-05-03 09:30 国企备忘录 -
31省份“一季报”:苏鲁浙增速超6%,山西总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观经济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纳指两连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观网财经-海外 -
南京公积金新政:包括宣城、马鞍山在内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认互贷
2024-05-01 19:50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当前经济数据中,也许藏着高官接连访华的答案
2024-05-01 09:24 -
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终端BG CEO
2024-05-01 08:53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88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