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麦叶的薰笼精:阿拉伯人心目中的丝绸之路,半是历史,半是想象
最后更新: 2023-01-04 13:00:34中国人完全不会打仗、也不敢打仗的成见,是不是很出乎我们的意外?我国人民自豪于抗美援朝单挑联合国十七个堂口,自认是武德充沛的民族,然而,在世界上,抗美援朝、一九六二年中印战争的真相遭彻底阻断,各国人民都相信,中国人对战争一窍不通,到了战场上那必然是一击即溃,就如二战时的意大利人一样。这也是阿拉伯人相信成吉思汗征服了整个中华帝国的原因之一,因为,在他们遭灌输的认识里,成吉思汗必然非常轻松地一举打下了那个大帝国,根本不可能受到像样的抵抗。
阿拉伯世界全盘接受了中央王国论的如是说,不过那里的聪明人一拍脑瓜,想出了三大谜案的谜底:中华帝国建立了一条丝绸之路,以这样的方式,通过经济控制的手段,达成了君临天下。然后,中国人就不需要对世界展开武力征服啦!
按理说,但凡受过教育的人都马上就能看出那种幻想不切实际:怎么可能不用武力就控制一条贯穿亚洲、深入欧非的万里商道呢?然而,在这儿,一神教的信念发挥作用了:一切都是神意的安排。神意就是能让一个遥远的东方国家仅仅靠着先进的文明,靠着漫长的贸易路线,就达成对世界的主导。神说要有中华帝国和丝绸之路,于是就有了中华帝国和丝绸之路。你还别不服,不服就是不虔诚。
我们已经习惯于由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思维,但是,到了阿语世界,宗教唯心主义始终植根于大多数人的心田里。
把大航海汇入丝绸之路
像西方人一样,对阿拉伯人来说,“帝国是无边的”,既意味着在空间上的扩张,也意味着在时间上的持续。而世界上“帝国迷信”的信徒很高兴地发现,西方中国学提供了一个在时间上“没有边界”的帝国,那就是据说拥有四千多年帝制史的所谓中华帝国。中央王国论虚构了近乎神话的中华帝国叙事,再用它反过来证明帝国的神圣,让人们通过中华帝国的例子,领悟如此神秘和动人的“历史真相”:真正的帝国确乎是不朽的,不朽的帝国才是真正的帝国。很明显,帝国迷信里的各种言说,都是一对对伪造结论的同义反复。
在如此的洗脑之下,中东知识分子很容易地就拥抱了丝绸之路史的一种修正版。那一修正版颇有颠覆性,由当代西方的机灵人儿推出,而该版本把欧洲自大航海时代以来的殖民与扩张活动,算成古老的丝绸之路的延续和拓展。该版本在腔调上似乎是致力于去西方中心主义、去殖民化,但却开辟了帝国主义的一片又一片新沙场。
其中之一就是,把以鸦片战争为标志的中西冲突,表述成列强之间的冲突,全是因为一个得意洋洋、富有先进的大帝国蔑视欧洲人,才激发了冲突。这样一举把中国从亚非拉世界拉了出去,更是否认了一八四零年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帝反殖民斗争的性质,否认了中国革命的意义。
阿拉伯知识分子很容易地认可了扩编的丝绸之路,他们乐得相信,从公元前的古老年代一直到整个十九世纪,中国一直利用丝绸之路,强势地控制世界。半岛纪录片频道阿语官网在2020年12月上了一篇《“茶叶战争”——中国凭之入侵世界的迷人饮料》(以下简称“半岛茶文”)就十分典型。
半岛电视台使用的”丝绸之路“简图(作者供图)
这是半岛电视台官网在报道和文章中反复使用的“丝绸之路”简图,示意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半岛茶文”也插入了这张图,下面说明为:“将茶从中国运往不列颠的丝绸之路。”然而实际上该图所示意的乃是大航海时代之前的丝绸之路,其在欧洲的终点止于意大利,并不涉及英国。
那篇长文中有一节的小标题就是:《丝绸之路——震撼世界的茶叶之旅》。而这一节以及随后的内容则非常清楚地反映出,阿拉伯知识分子在中央王国论的蛊惑下,如何想象中华帝国(该节中确实用了这一名称)利用丝绸之路主导世界。那就是,该帝国拥有似乎数不尽的先进成就,如果它愿意允许某一些东西外溢,那么那些文明成果就能流出“皇帝的围墙”;另外一些它不希望传给世界,就绝不外传。
据其说法,“多少年来,茶一直处于中华帝国的封锁之中”,属于该帝国不肯给世界的好东西之一。于是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福昀偷偷潜入中国,盗走茶苗和茶叶技术,就成了造福人类的英雄。
论随心所欲编造历史,这篇长文是个惊人的例子。其告诉读者,1843年,“历史上第一位工业间谍”福昀第一次来到中国,但没能得手;1848年,第二次深入中国才干成了贼道。借着福昀偷回的茶苗和技术、带回的中国茶农,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和斯里兰卡成功搞起了茶业种植。然后,“半岛茶文”得出结论,当鸦片战争爆发时,英帝国凭着发展成熟的茶业,得以停止从中国进口茶叶,实现了进口替代。这篇神文把历史的时间线都搞错乱了!1840年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那时福昀还根本没到过中国。
可是,不明真相的阿语读者依照常识,会想到,一项产业从引进到实现进口替代,最快也需要十年时间,那么一推理,第一次鸦片战争最早也是在1860年代爆发。“半岛茶文”接着告诉读者,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双方进行了多年的战争。谁输了?文章没说清楚。
该文有一种巧妙的暗示,体现了阿拉伯世界主流的观念,把丝绸之路衰落的罪责,归到旧民主主义革命头上。当然阿拉伯世界没有类似的概念,他们只是把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一骨脑地定义成“文化革命”,加以彻底否定。我们中国读者当然要惊讶,文化革命也有错?有有有。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这件青铜文明“巅峰之作”终于合体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续上新!直击三星堆考古发掘进程
2022-06-14 13:23 -
98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乌克兰,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娅再一次被“绞杀”
2022-04-24 10:15 乌克兰之殇 -
“定远”沉舰残骸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今年将继续
2022-02-13 22:33 考古 -
苏联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帅币”与张作霖: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465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45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4“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1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1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