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大辉:在俄罗斯和乌东地区感受国际态势之变
《世界知识》:有报道说这次防务展上特意展示了从乌克兰缴获的装备,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吴大辉:缴获武器区面积相当大,南方列装的所有主战装备都能看到,包括迫击炮、自行火炮、坦克、装甲车、步兵战车、直升机、无人机、单兵制式武器,以及反坦克导弹、使携式防空导弹,等等,甚至还有北约制式的单兵干粮和弹药。不过,这些武器普遍毁损严重。芯片也被拆除,没有得到展示。
对缴获武器的展示附有详细说明,告诉参观者俄军是用什么手段将它们击毁、击落的,言外之意就像俄军领导人在莫安会上说的,西方武器没什么好怕的,靠苏制武器足以应对。那些最新研发的俄制武器甚至还没有大量出场,敌人的装备就已在燃烧了。俄方此次大量展示缴获武器,也是对乌方和北约一段时间以来在基辅、华沙、柏林等地频繁展示所缴获苏俄制武器的一种对抗和回应。
作者供图
乌东俄控区的疮痍与重建
《世界知识》:您这次从莫斯科出发,用了几天时间,来回驱车2500公里,探访了乌东俄控区。您具体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情景?
吴大辉:经与俄方协调,在他们核准下,我与俄方安保人员进入顿巴斯战区。与我过去几年两次乘飞机抵达顿河畔罗斯托夫,再驱车进入顿巴斯不同,这次行程曲折。因靠近乌东部地区的俄五个边境州在乌军远程火力打击威胁下关闭了全部机场,我与俄方安保人员只能改成从莫斯科出发,驱车16小时前往目的地,去克里米亚的想法则因没有办法安排回程而放弃。
我们途经莫斯科州、图拉州、利佩茨克州,前往顿河畔罗斯托夫。行至半路,由于普京总统突然视察顿河畔罗斯托夫,整个罗州戒严,我们又临时改变路找,从利佩茨克州直奔沃罗涅日州,然后从沃罗涅日州进入卢甘斯克地区,最后到达顿涅茨克市。
我们走的这条路线属于乌克兰南部赫尔松——扎波罗热——顿巴斯——俄本土三条供给线的中间一条,相对比较安会,但距交火线也只有80——120公里,中途路过多处刚刚遭到炮击的检查站。一路穿行了17座城市,它们曾是乌克兰钢铁、煤炭、冶金和机械制造中心,共同构成乌东核心工业城市群。
这一路基本看到了乌克兰东部前线俄方一侧的全貌,最近到达离前线2.8公里的俄军“第三通防线”区域。相较于第一、第二道防线部署的主战部队,第三道防线的兵力多为无人机、炮兵和警戒部队。2800至3000米是狙击手的极限射程,俄方出于安全考虑不允许我们再靠前。
我在顿巴斯战区停留期间,一直住在顿涅茨克市的市中心酒店,虽然每天有八九十枚导弹、炮弹落到这一地区,但市中心还算安全。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形成以来,乌东地区大量居民迁入俄境,现在卢甘斯克地区还有140万人口。整个顿涅茨克也只剩下220万人。街上看不见老人、孩子、妇女,都是些青壮年男子在活动,秩序井然。在乌东地区的多数城市,目前水电煤气公交全免费,马里乌波尔更是如此,每个街区都设有食堂,但自来水和蔬菜供应紧张。
马里乌波尔距前线较远,乌方的常规火箭炮够不着,所以比较平静,但仍有乌方渗透小组在活动。那天我们的车刚驶过一座区政府办公楼,那里就遭到爆炸破坏。俄方正积极指速马里乌波尔的重建工作,到处是工地。我们路过马里乌波尔第50中学时,看到有学生在活动,便提出进去看看,陪同联系后,校方欣照应允。我在操场上叫住几个学生,问他们对战火的感受,一个女孩儿当场哭了起来,说起在家门口看到野狗撕咬尸体的经历,颤抖不止。显而易见,这场冲突带给孩子们的心理创伤是何等严重。
我在顿涅茨克等地与当地居民交谈,他们说并不怨恨乌克兰,也不认同非要把居民分成“乌族”“俄族”——经过多年交融,家家既有在俄罗斯的人,也有在乌克兰的人,“都是一家人”,为什么非要按族群划分并作选择?他们说他们怨恨的是“当年亚速营的滥杀”。
我也接触到一些俄军人员,从他们口中听到的都是“俄罗斯必胜”,并没有失败主义的情绪。我问他们是否担心乌军即将获得F-16战斗机?他们回答,“有什么好怕的”,“无非就是远火炮弹被飞机投弹取代罢了”。他们同意最终还是要通过和谈解决问题,但认为必须是在“俄夺回整个顿巴斯之后”,“就和乌方坚持待夺回克里米亚、顿巴斯之后才能和谈一样”,所以目前“和谈的条件还不具备”。
《世界知识》:是不是也想去火线乌克兰一侧看看?
吴大辉:当然,正在找机会。
《世界知识》:您对局势未来发展有何判断?对中国的作用有何期许?
吴大辉:今夏以来乌军发动了“大反攻”,但进展并不顺利。实际上乌东目前的局势是互有攻守的:东北方向库皮扬斯克、卢甘斯克、朝涅茨克一线俄军在坚守中有进攻。特别是在库皮扬斯克一带,正极力清除乌方控制的几个“阳台”(注:指距离俄方第一道防线过近的阵地),并且绕过库皮扬斯克突入哈尔科夫州,未来有可能进一步向波尔塔瓦州推进,在南边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的奥列霍夫一线是俄军在防守,乌军8月底对“第一道防线”有所突破,在罗布蒂诺方向形成一个突出部。总体来看,俄军在东北战场上的主动处境正在扩大,大于乌军在南部获得的主动性。
俄毕竟是大国,国防工业已全面开动起来,产能扩大到正常时期的八倍,虽未进行全国动员,但大量合同兵与志愿兵投入战场,15万动员力量等着上前线,“弹药告罄”说也已在事实面前破产,俄军日前每天平均打出4万到6万发大口径炮弹。今夏一度出现的前线弹药供应跟不上现象主要是因为后勤运输而非产能问题,现已找到分散存放、分散运输的办法……
总体看,胶着状志还在持续,双方都暂无法击穿对方防线,各自在战术上取得的成果也尚难转化成战略性的成功,和平曙光仍未出现。俄乌各自提出的谈判条件均无法被对方所接受:俄方对立即恢复谈判持开放态度,目前主要要价是乌承认9月“公投入俄”的乌东四州属于俄领土。但绝大多数乌民众对此是反对的,哪个乌领导人接受这样的条件就会立即失去执政合法性。乌方的原则是恢复1991年苏联解体时的俄乌边界,不与普京治下的俄罗斯谈判(且已以立法形式确认),在俄境内100公里范围内建立缓冲带,以及审判“责任人”等。这是俄方岂能接受的?
现在启动和谈的主动权在基辅而非莫斯科。各方有一些私下沟通,俄美最近在瑞士私下谈了三轮,还要在迪拜谈一轮。将来即便往好处想也不大可能签署和平协定,或许会签一个临时停火协议,然后谈谈停停、打打停停。非要让我估算一个时间点的话,明春双方谁也打不动了,真正的谈判意愿有可能形成,和平的机会或许到来。中国届时将发挥更大作用。
此次考察,所到之处畅通无阻,处处感受到俄方人员的友好和对中国劝和促谈作用的期待。我们也在出席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过程中感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对中国政府今年2月提出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的认可和支持在扩大。美国、德国、英国、荷兰等西方国家的官员和学者在与我们的沟通中也承认,中方主张的大方向是合理的,正在得到乌克兰危机发展形势的事实检验。
- 原标题:在俄罗斯和乌东地区感受国际态势之变——专访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副院长吴大辉教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李希对巴西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2023-09-24 08:13 中国外交 -
“这个反华议员被控贪腐,拜登犹如‘折翼’”
2023-09-23 22:39 美国政治 -
“德企‘不退反进’,在中国增加投资”
2023-09-23 22:14 -
他警告泽连斯基:“不要再侮辱波兰人!”
2023-09-23 18:49 乌克兰之殇 -
基辛格:真正的国际化进程不能没有中国参与
2023-09-23 18:49 -
来华第一天,他声称:欧盟必须保护自己
2023-09-23 17:29 -
布林肯敦促印度与加拿大合作,调查问责“争议命案”
2023-09-23 17:19 -
习近平会见韩国总理韩德洙
2023-09-23 17:10 -
习近平:祝愿大家在亚运会圣火下留下美好的记忆
2023-09-23 16:48 -
国防部:将派兵赴俄罗斯参加东盟防长扩大会反恐专家组实兵演习
2023-09-23 16:25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中国和东帝汶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2023-09-23 15:52 -
他在联大怒批日本:应立即停止
2023-09-23 15:37 福岛核泄漏 -
“中国唤醒成功了,但印度还没收到月球探测器信号”
2023-09-23 15:19 -
美对华芯片限制“护栏”最终规则公布
2023-09-23 14:26 -
习近平和彭丽媛为出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2023-09-23 14:03 中国外交 -
第24天,李在明停止绝食
2023-09-23 14:03 三八线之南 -
东帝汶总理在华演讲:霸权主义是全球混乱主因
2023-09-23 14:01 -
中国海军救助两名菲律宾渔民
2023-09-23 13:48 南海局势 -
“无法将中国排除在外,非常乐意合作”
2023-09-23 12:55 中美关系 -
“乌克兰已头脑发热,美国应让他们冷静冷静”
2023-09-23 11:14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