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一:从梅毒传播到新冠溯源,话语权战争在强国竞争中有何作用?
梅毒正好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开始爆发,尤其是从意大利流行开来,这也促进了北欧国家的宗教改革。大家认为正是天主教腐败堕落,让北欧人更加容易接受新教。
英国有一个外科医生,是当时第一个所谓专业化的性病研究专家,1579年写了一本书,主要是描写梅毒的状况和治疗方法,他出于非常愤怒的心情来写这本书,他认为梅毒的流行是人类的堕落,是一种动物式的性生活与滥交造成的。这位医生称感染梅毒的患者为“卑鄙的动物”,“淫荡的邪恶野兽”。
他甚至主张立法,把感染梅毒的患者作为一种罪恶来判刑和定罪,这些人不光自己患病,因为他们的长相非常难看,眼睛、鼻子会变形,除了脱发外,皮肤上都是溃疡,这让旁观者感到非常恐惧,就像是遍地麻风病那样。
我想谈谈梅毒事件对今天有什么启示?最大的启示之一就是话语权的战争。怎么讲呢?梅毒在欧洲的流行让自大狂妄的欧洲人感到不安。欧洲人一直号称自己是文明人,到处去殖民,号称自己高人一等,但是梅毒对他们是一种很大的尴尬,因此欧洲人玩起“追责”游戏。那个时候不叫追责,而是推诿和互相责怪,这个病究竟从哪里来的。
因此,欧洲有很多说法。北欧地区德国和波兰把这种病叫做法国病,认为是法国人传过来的,他们以此来觉得法国人非常糟糕,非常堕落。俄罗斯把它叫波兰病,认为是从波兰传过去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把这叫基督徒病,认为是基督徒传过去的。通过欧洲殖民者传到亚洲,印度人把它叫葡萄牙病,最早葡萄牙殖民者传过去的。中国北方人把这个叫做广东疮,也是欧洲洋人传到广东的。
总的来说,整个欧洲基本上认为,梅毒最早来自意大利,然后通过法国雇佣军传回欧洲。意大利推脱不掉这个责任了,把它说是哥伦布病,是被美洲人传染的,叫美洲病。这成了一个共识。因此西方的学者、媒体基本上都认为梅毒起源于美洲。
实际上是不是起源于美洲?其实很好考察,现在医学技术这么发达。然而医学界居然没有去做这个事情,我觉得非常奇怪。
实际上现在有非常硬核的证据证明,梅毒本就是在欧洲起源的,而不是来自印第安人。但是目前为止流行的说法仍旧说说梅毒源自印第安人。这就显示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印第安人根本无力为自己辩护。
首先,不管梅毒从哪里起源,大家都知道是15-16世纪开始在意大利爆发,随后传遍了整个欧洲。为啥在意大利和欧洲爆发?人们没有去回答。
流行的说法是哥伦布从美洲带回意大利,然后入侵意大利的法国雇佣军又传到欧洲。这些说法有很多问题。比如,即使法国的雇佣军在意大利染上病毒以后,他们都是一些农民,回到老家,农村是非常分散的,这些人很难去城市传播梅毒,而欧洲传播最厉害的首先就是各大城市。因此很难把这个归结为法国的雇佣军。
其次,哥伦布航海归来的第一个落脚点是西班牙,然后才去意大利,但是西班牙并不是首先爆发梅毒的地方。
实际上,梅毒在欧洲的爆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大量的妓院。第二,大量的嫖客,而且这些嫖客与欧洲的上层、宫廷、贵族之间要形成一个社交网络,因为梅毒最开始在上层、宫廷和富人之间流行。
这两个条件确实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首先具备。因为十字军东征以后,尤其是拜占庭帝国衰落以后,丝绸之路改道,使得威尼斯和意大利一系列城邦国家崛起,成为东方商品在欧洲的贸易枢纽。
而文艺复兴早期的意大利,甚至在中世纪晚期,意大利是一个性犯罪的天堂,强奸、通奸、乱伦、鸡奸等行为非常多。早在哥伦布航海之前,为了遏制意大利普遍流行的鸡奸、兽奸与同性恋行为,教皇、红衣主教和意大利城市政府决定“以毒攻毒”:即公开鼓励妇女卖淫,逼良为娼。
他们的理由是:既然嫖妓、婚外情、通奸、同性恋、恋童癖、与动物通奸等现象到处流行,为什么不能在这所有恶行中选择一个相对“较轻”的罪恶替代其它罪恶并将其合法化呢?
于是罗马教廷和意大利城邦国家政府都主张用公共财政办妓院。1403年,佛罗伦萨政府开办了一个官方机构。1385年,威尼斯政府就已经使卖淫合法化,并在该市的商业中心创建了一个妓院区。这些都发生在哥伦布航海之前。
荷兰红灯区新冠疫情下复工。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现在给大家揭示一个谜底:梅毒的起源实际上有硬核的科学证据,不是来自于印第安人,不是来自于美洲,而是来自欧洲本土。
在2015年,奥地利科学家宣布在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一个古罗马城市,在地下一个墓堆里面找到了一堆骨骼,这些骨骼里面有先天性梅毒感染的证据。
这个证据本来应该是很轰动的,但是被西方多数教科书和媒体压制了,现在很多网上还查不到这条消息。这条消息是真实的,而且在权威报纸和医学杂志上都有发表。
这就说明欧洲有很强大的政治因素,他们不愿意揭示梅毒的真正起源,而且欧洲国家和欧洲人之间过去经常互相攻击、诬蔑和抹黑。它不仅仅是一种推诿游戏。这个现象对于我们深刻理解欧洲文明的本质很有帮助。
欧洲文明是一种丛林法则下的进攻性文明,不讲道德,抓住一切机会污蔑对方,为自己的杀戮制造借口,哪怕捏造莫须有罪名。这种文明是一种强盗文明,奉行强权逻辑。
这些推诿游戏和舆论战争一点不简单,它往往在未来恰当时机成为一种趁机发动战争或者寻求经济赔偿的借口。欧洲人动不动就是兵戎相见,虽然他们的皇室之间都是互相通婚的,而且发动战争的借口往往都是捏造出来的,莫须有的。
因此,欧洲国家会利用某个事情趁机发难,无端指责,投入大量政治宣传和鼓动进行互相攻击,以期创造出更多的契机,为未来某个时期下一轮的进攻升级做好舆论准备。
比如欧洲殖民者经常炮制各种各样的虚假信息和谣言来使他们对美洲的征服合理化和道德化。1513年,西班牙征服者巴尔博亚袭击了巴拿马的一个村庄,杀死了当地国王,并屠杀了六百名国王战士。事后这些欧洲人将他们对土著男性的屠杀归罪于他们的同性恋行为。这种屠杀还被他们描述为一种善举,即将当地人民从腐败堕落的国王手中解放出来。
八国联军为了抢劫圆明园,鼓动北京街上的混混趁火打劫,事后却对外宣传说八国联军是去圆明园保护皇家园林免遭当地暴民抢劫。
日本人当年在进攻中国的时候,用的也是从欧洲学来的把戏,事先制造一些事端,事后制造舆论,为接下来发动军事战争做准备。
比如17世纪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和荷兰都是新教国家,但是最后怎么打起来了?最早北欧国家和南欧国家打仗,你还可以说宗教不一样,一个新教,一个天主教。但是新教国家之间打仗,他们制造借口的能力非常厉害。
英国当时非常嫉妒荷兰的全球贸易地位,希望进攻收拾荷兰,在17世纪发动了三次针对荷兰的战争。第一次英荷战争前,英国首先发动贸易战,出台“航海条例”限制荷兰的商船利用英吉利海峡做生意,并在国内制造舆论,以莫须有的罪名指责荷兰,说荷兰人“只受金钱驱使,过于物质,而且缺乏宗教信仰”。
英荷战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历史学家弗兰科潘指出,“这种指责背后展现了英国人的野心:正如一个世纪前他们为了制造舆论对西班牙开战而开始对西班牙人的评价越来越恶毒一样”。英国将军乔治·蒙克(George Monck)承认在对荷兰开战问题上寻找借口时说道:“这个或那个原因有什么关系?我们所需要的是比现在的荷兰拥有更多的贸易”。“荷兰人有太多贸易,英国人决心从他们手里夺走它” 。
把这些结合起来,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政府的行为就非常容易理解了。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制造“新疆种族灭绝”谣言、推出“新冠溯源”行动等一系列组合拳,其手段和目的与当年欧洲列强行为模式如出一辙,都是为了下一盘“收拾中国的大棋”。
它要制造舆论,蒙蔽和操纵国内民意,寻求时机,制造机会在中国榨取各种商业利益,捞到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各种好处,而且在国际关系技术层面不断试水,准备好随时把这场攻击进行战术升级,直至最终可能诉诸武力。
通过研究梅毒在文艺复兴时期对欧洲社会与政治秩序的影响,我觉得可以获得这么一个启示:话语权的战争,在欧洲列强之间相互争霸赛之中经常起到排头兵的作用,非常重要。
我的报告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话语权战争在强国争霸中常起排头兵作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美国新增确诊104489例、死亡582例
2022-04-23 08:13 美国一梦 -
我驻欧盟使团:坚决反对美欧借磋商之名对中国指手画脚、威胁施压
2022-04-23 07:54 -
俄国防部:“莫斯科”号沉没致1死27失踪
2022-04-23 07:21 俄罗斯之声 -
联合国秘书长26日将在莫斯科与普京会面
2022-04-23 07:19 乌克兰之殇 -
英媒刚鼓动制裁德国,英国就批准5月底前向俄银行结算天然气
2022-04-22 23:02 不列颠 -
中方在允许印度留学生返华方面有无特殊考虑?外交部回应
2022-04-22 22:56 中国外交 -
“中俄联合或成法国世纪最大危险”
2022-04-22 22:39 法国见闻 -
欧盟经济专员:中国证明“民主”不是经济增长关键
2022-04-22 21:58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再坏也比中国好!”,德媒这话让人蚌埠住了…
2022-04-22 21:48 -
洪都拉斯前总统埃尔南德斯被引渡至美国
2022-04-22 21:13 美国一梦 -
俄军公布特别行动第二阶段目标
2022-04-22 21:09 俄罗斯之声 -
韩外交部:收到赴乌参战韩公民死亡消息
2022-04-22 20:48 三八线之南 -
续写中俄世代友好的新篇章——中俄青年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2022-04-22 20:11 中国外交 -
香港:5月1日起允许非香港居民从海外入境
2022-04-22 20:10 香港 -
首次!日本外交蓝皮书:美国变弱,世界进入中美竞争时代
2022-04-22 19:38 日本 -
《经济学人》:若中国“武统”,西方没胆拿出制裁俄罗斯那套
2022-04-22 19:31 中美关系 -
澳防长泼脏水:中国行贿,我们不会
2022-04-22 19:18 -
“你可以叫我毕登,乔·毕登”
2022-04-22 19:01 -
-
“居家办公能打败普京”?欧盟呼吁民众做9件事
2022-04-22 17:41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美国全球封杀华为昇腾芯片?“无理且自大” 评论 223“特朗普最大的中东外交豪赌” 评论 57拿错剧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讲:美国不再说教了 评论 193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评论 48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