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什么催生了自动化码头,自动化码头又带来了什么矛盾
关键字: 港口自动化解放人力自动化高效率集装箱码头这一问题在美国尤为显现,全美最大的两个港口分别是洛杉矶和长滩,两地总计13个海港码头中仅有2个实现了自动化,算上美国其他码头,使用了自动化设备的也就只有4个,而这几个码头的自动化设施全部加起来,还不如荷兰鹿特丹港的一个自动化码头所使用的设施数量。
港口行业这样的现状显然和美国第一科技大国的形象严重不符,而这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便是来自沿岸工会的压力。整个美国西海岸的码头工会大约有14000名码头工人,这些人的年平均工资在2015年时便已经达到了15万美元,算上福利和医疗保险等支出,码头公司需要为每个工人每年付出至少30万美元的开销。要知道在硅谷高科技行业工作的IT从业人员 ,工资也大多只有10-15万美元。
然而即便是拿着如此高薪,码头工人们也并不安分。
2002年,美西港口全面罢工11天,导致每天近10亿美元经济损失,而港口积压的货物耗费6个月的时间才清理完毕。
2014年7月,表西海岸海运码头利益的组织——太平洋海事协会与国际码头仓库工人联盟之间的合同到期,需要重新签订新的合同。而这新合同一谈,便谈了整整9个月,9个月的怠工导致美国西海岸港口上大量货物积压。
除了西海岸的国际码头仓库工人联盟(ILWU),东海岸还有一个国际码头工人协会(ILA),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港口现代化有着深深地排斥心理。
这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循环:低效率的装载能力导致港口拥堵,港口拥堵使得工作量积压,工作量的激增导致工人不满,继而发生罢工。罢工又加剧了货物的积压,港口更加拥堵,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具备计算机操作基础的员工在舒适的控制中心里监督装卸作业,而不是冒着风险去实地操作或者在室外监督作业。
当然,美国的码头工会好像也不是那么的不可理喻,他们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即要求码头方便制定“最低劳动定员标准”:在自动化码头中保持尽可能多的人工岗位。但是仔细想想,这怎么都和使用自动化码头的初衷之一所背离:即通过降低人工开销来降本增效。
自动化机械设备和技术开发的投入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2016年长滩逐步启动一个自动化码头完工成本高达10亿美元,如果在花费如此巨大的情况下,还去保留大量的“非必要”人工岗位,那么这些巨额投入肯定会难以获得回报。
往大了说,低效率的港口装卸能力还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海运作为全球经济的大动脉,一旦发生堵塞,必然会影响到相关国家的直接经济利益。
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设施与青岛港一样,都是来自振华重工
不过作为任何行业都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美国所面临的问题对我们来说几乎不存在。以大连港为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有接近20000名工人,而现在这一数字是三千人。这其中边上各种自动和半自动化装载设备的使用不断的压缩码头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此外,这次实现码头自动化运作的青岛港,其工人队伍在2010年时便已经是一支拥有5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6000多名高级技术工人为主体的高素质员工队伍,这样的高素质队伍显然能更好的适应起数字化、自动化转型。
不管是今年的青岛港,还是2014年的厦门港,自动装载码头已经可以预见必然会在中国的各大码头上迅速普及起来。至少在今年,全球最大的自动化码头:上海洋山港四期,就将投入运营。
当然,码头的自动化仅仅是整个物流行业的一部分,在自动化、智能化乃至信息化的大潮流下,必然会有更多的行业如同码头一样,受到高科技的洗礼和冲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王宇波
- 最后更新: 2018-05-17 21:16:16
-
高原之上,英雄飞行员拯救了飞机
2018-05-14 16:00 航空安全 -
“八纵八横”高铁网最北“一横”铺设完成 难度堪比心脏绣花
2018-05-11 09:04 高铁世纪 -
俄首个海上核电站起航 环保人士不满:浮动切尔诺贝利来了
2018-04-30 16:30 俄罗斯之声 -
非洲业务再下一城 中石油敲定8.4亿美元管道大单
2018-04-20 22:05 海外投资 -
东京下水道一日游了解一下
2018-04-17 15:22 日本 -
甘肃扶贫路新进展:中核暂停中核西北公司供应商资格
2018-04-17 09:19 扶贫攻坚战 -
青海连续发现5个“亿吨级”油气田
2018-04-17 08:45 能源战略 -
长五遥二火箭飞行故障原因披露
2018-04-16 16:51 航空航天 -
又一大国重器!世界最大石化技术装备完工发运
2018-04-12 07:20 大国工匠 -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一号01组卫星
2018-04-10 15:20 航空航天 -
首次大范围试种海水稻 数亿亩盐碱地有望成良田
2018-04-08 11:18 聚焦三农 -
高铁上的便便去哪了,真的是 “一泻千里”吗?
2018-04-04 09:47 高铁世纪 -
印度网友:中国全年24小时都不断电吗?
2018-04-03 14:54 -
新列车运行图来了!4月10日起实行
2018-04-03 08:20 高铁世纪 -
中国该研发团队用何“大手笔”,令这家外媒想的这么远
2018-04-02 12:06 外媒看中国 -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再入大气层
2018-04-02 09:00 航空航天 -
为告别气荒,中国或将开启千亿级储气库市场
2018-03-27 16:32 能源战略 -
他蛰伏20年未能“飞天”,但故事值得全中国人知道
2018-03-26 13:54 航空航天 -
广深港高铁港段主要项目竣工 8天后试运营
2018-03-23 22:55 香港 -
中国各省域铁路密度排名,第一很多人都想不到
2018-03-16 10:31 高铁世纪
相关推荐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评论 72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评论 91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评论 120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评论 265最新闻 Hot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美财长:该降息了
-
“我们会考虑恢复斯大林格勒的名称,但最终要由市民决定”
-
“经济上没好消息,但他是靠这个当选的,问题就来了”
-
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内阁“鼓掌欢送”,特朗普:委屈你了
-
无罪判决被撤销,李在明参选韩总统之路再添波折
-
为什么丧亲也成了婚恋中的“劣势”?
-
日本急着跟特朗普签协议:中国都说你不可靠啦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
黄仁勋劝特朗普:得改,中国紧追其后
-
爱尔兰瑞安航空想买C919,美国有人先跳起来
-
特朗普:他们都讨厌我
-
“美国鼓励印巴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