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笛:李登辉访日,台湾“黄色势力”复燃
关键字: 台湾黄色势力皇民族二二八事件日本殖民绿营日剧时代国民党两岸关系当日本民众在国会外顶着风雨抗议安倍政府通过新安保法、国际学者在媒体不断发声谴责日本罔顾历史事实时,前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却再次访日,并大谈“两国论”,甚至声称新安保法有助于亚洲和平,引起一阵哗然。
正如李登辉一贯表现出来的那样,台湾社会确实始终存在一股亲日力量,在蓝绿恶斗之下甚至有死灰复燃之象。
7月22日,李登辉在日本国会议员会馆演讲
就在不久前,台湾“立法院副院长”、国民党“2016大选候选人”洪秀柱曾公开批评民进党籍台中市长林佳龙,称其重建台中神社鸟居的做法是“文化认同错乱”,再次引发大众对重建计划的关注。台中神社鸟居始建于1912年,1972年台湾与日本“断交”后,台湾政府发布“清除台湾日据时代表现日本帝国主义优越感之统治纪念遗迹要点”,神社主殿被拆除改建。
其实自3月份林市长宣布重建计划以来,岛内舆论便一直争议不休。虽然林佳龙表示此举是尊重历史,并重拾台中城市光荣感,但在抗战七十年暨台湾光复七十年之际,这样的重建计划无异于肯定殖民历史,向日本示好。特别是前有林市长党内“同志”、台南市长赖清德拆除蒋介石铜像,林佳龙的历史尊重论显然站不住脚,其背后的思维逻辑值得深思与警觉。
长期以来,我们对台湾的政治结构认识,是蓝和绿的简单二分对立。考虑到中共和岛内红统派对台湾影响的存在,还可算上部分的红色势力,红蓝绿是岛内经典的政治版图,也是台湾著名学者苏起常常提及的政治博弈势力:红蓝反对绿,蓝绿抵制红,红和绿又都想消灭蓝。这样的划分大体说明了岛内的政治形势,然而在这样的势力划分中,却隐藏和忽视了一派的存在,这股势力长期活跃在台湾政治与社会当中,煽动台独,淡化殖民记忆,挑拨华人社群对立,传播日式价值取向。这一派也即是深受日本影响的“皇民”势力,我们姑且称之为“黄色”阵营。
台中神社
台湾“皇民族”的形成
政治势力依靠一定的政治族群,从历史来看,皇民族群的形成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皇民族群形成的主观基础是一部分台湾人希冀成为日本人的幻梦。殖民时代前期,日本对台湾人心存提防,台湾人并不享有同日本国民同样的待遇,台湾人不能升迁,薪水也比日本移民少领颇多。面对这样的困境,台湾族群思想发生变化,大致沿着两个轨道前行:
一是固守传统,与日本之间构建起他者和本我之间的划分,无论是回归中国,还是呼吁独立,都采取和日本软硬对抗的方式;
二是接受日本文化,主动融入日本,希冀可以获得殖民者的认可,做一个真正的日本人。虽然后者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进行得并不是很成功,台湾人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实质改善,但仍然意外地在台湾族群中构建了一种虚幻的认知,即台湾人可以成为日本人。魏德圣执导电影《赛德克巴莱》中花冈兄弟(赛德克族人)的遭遇正是台湾人这种矛盾心态的悲剧写照。
从客观上来讲,30年代日本推行南进政策,台湾的战略地位凸显,台湾的定位由原来的“工业日本,农业台湾”转变为“工业台湾,农业南洋”。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日本经济陷入战争泥潭,在人力物力上必须更多地仰仗台湾。为使台湾能全心全意辅助日本战争机器,日本像被打了激素一样疯狂推行“内地延长主义”,台湾也因此正式进入“皇民化时代”,并一直延续到二战结束。
在新的政策下,台湾人被强制要求讲国语(日语),尊尚日语的家庭还会被授予“国语家庭”称号,比一般的台湾家庭可以领到更多的生活补助。而有参军的家庭,也享有相应的优待。1942年,日本在台湾正式施行“陆军特别志愿兵制度”,原本只征召1000名正式部队,却有约426000人报名,甚至有人以血书明志,反映了日本皇民政策在社会中的疯狂回应。在殖民当局软硬兼施下,台湾人改口、易服,拜神社、住和房,为日本参战……这场“轰轰烈烈”的皇民化运动持续了十余年,配合战前的日式国民教育,在事实上培养出了一批对日本怀有深厚情感的“皇民”。
日本在台湾推行“皇民教育”
标签 台湾-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75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