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睿:影视剧能否弥补历史教育和中国认同?
关键字: 影视剧台湾中国认同延禧攻略如懿传恢复抗战记忆与中国认同
如此看来,恢复1931年前后的历史记忆,是理解台海两岸命运与共的重要路径,并且是超越日后因为不同发展路径,而迫使两岸产生疏离、误解、扭曲或仇恨的重要条件。
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认识并接受自去年以来大陆中小学教科书修正“八年抗战”为“十四年抗战”的历史观;也才能理解大陆电视剧《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背景,知道“八女投江”的壮烈故事。相较于此,台湾方面关于1931年前后的历史教育,无论从教科书还是影视剧来看,却已然被八田与一们所征服。日人藤井实彦敢于来岛上践踏受害妇女的铜像,【3】从根本上说,是台湾社会有人自取其辱的后果。
所谓“慰安妇”,其实是日军性奴隶,是整个日帝“大东亚共荣圈”下的共同灾难。幸存的受害妇女在战后回到各自的故乡,但两岸故乡却都没给她们及时的同情、温暖与公正的对待,而是在不同的政治运动压抑下,让她们饱受无休止的歧视、侮辱和排斥,导致她们只能对自己的遭遇保持沉默。台湾教科书对这方面语带保留,乃至模棱两可,影视剧方面则至今没有一个说法。但大陆导演郭柯在近年拍了《三十二》和《二十二》两部纪录片,摄制手法质朴真切,弥补了这一段历史和社会的缺憾;而票房的热度与好评,则反映广大观众对于历史认识的成熟。
纪录片《二十二》
对日抗战是中华民族进一步团结整合的契机,这个契机源自九一八事变,而正式形成于七七事变之后。
抗战的最大胜利不止于日本投降,而在于从19世纪以来,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放弃了对华不平等条约,这是中国以伤亡3500万人的代价所换来的国际地位。然而,战前未解决的国内路线之争,在战争期间并没有停止摩擦,战后则成为国内最主要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党政府倚赖美国的援助,竟成为《中美商约》下的附庸,广大民众则对此做出了历史性的裁决。然而,随着国际冷战营垒的构筑,中国代表权并不在广大民众与北京政府的手里,长达20余年。
在这20余年当中,两岸当局互争中国代表权,台湾方面铺天盖地的反共化、仇共化教科书和影视剧,对战后台湾人构成影响深远的“大陆印象”,特别是在两岸分断隔绝的条件下,这种错误印象没有办法得到印证。到了1971年10月,大陆当局取得中国代表权以后,台湾方面通过教科书和影视剧来影响民众认同的焦虑感,就显得更加强烈。以抗战叙事的影视剧为例,台北中央电影公司接连在1970年代出品《英烈千秋》、《八百壮士》、《笕桥英烈传》、《梅花》等代表作,便是以激昂的爱国主义来动员民众逐渐晦暗的政治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部抗战剧都出现在1972年日本与大陆建交之后。1972年,造成票房轰动的《精武门》开始上映,前一年还发生声势浩大的港、台与海外保钓运动。一时间,抗日成为当务之急,成为可资各方角力的民间风潮。然而,台北出品的《英烈千秋》、《八百壮士》和《笕桥英烈传》,相较于本世纪《抗日奇侠》之类的神剧,毕竟还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表现了严肃而悲壮的情操。只不过,台北那些抗战剧都没有呈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史实,其共同特色是“不准共产党抗日”,甚至是“共产党通日”。
比如《英烈千秋》里边,就有共产党人出卖情报给日军坑害张自忠部队的内容,那其实反映了1970年代台北的政治窘境。因此,在蒋介石离世后,台北政工部门制播了《寒流》这样的反共影集,试图安定人心。然而,这样的政治窘境仍集中表现在1979年12月的美丽岛事件;在很大程度上,1970年代的政治焦虑催化了一部份人的“台独”思维。
但是,教科书和影视剧仍然掌控在国民党政府手里,后者的抗日叙事在1980年代以电视连续剧为主,比如台北中国电视公司出品的《花好春长在》、《梅花特攻队》、《扬子江风云》等。其实在1980年代结束以前,除了反共、仇共之外,国民党政府的教育和宣传都传递了一定的中国元素。《梅花特攻队》的主题歌叫《我是中国人》;《八百壮士》的主题歌叫《中国一定强》(或说《中国不会亡》);全台小学校园和学生作业簿的封面上,多有“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做个活活泼泼的好学生”的标语。
后来国民党政权被新兴的分离主义本土资产阶级接手,但前者对台湾人讲述过的中国历史和抗战故事,成为两岸恢复交流以后还可以对话的频道,且至今仍是台湾当局打击的标的。
当然,国民党的抗战叙事并不完整,因为完整的抗战叙事必然牵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相关人物与党派,尤其是共产党。而关于中国对日抗战,无论撤台的国民党,还是建立新中国的共产党,都有过对方“不抗日”的教育和宣传,并分别造成中国记忆的部分缺漏。从这样的视野来看,“台独”又是出于国共矛盾的遗留与异化。1990年代以后,无论完整还是不完整的中国历史与抗战故事,台湾人都已无法从教科书和影视剧中传承中国认知和情操。
大陆剧与历史教育
虽然教科书中的中国元素开始被扭曲的台湾史观对立化,影视剧也走向去历史化与低能化;但由于两岸已开始有限的交流,让部分台湾人看到了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的抗战叙事。
以1986年上映的电影《血战台儿庄》为例,李宗仁作为台湾当局历史叙述的负面人物,以正面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非国民党嫡系的张自忠、池峰城等部的贡献,也扭转了观众对于国军“不抗日”的记忆;王铭章殉国前从容吸烟的画面堪称经典,影片还借由追悼王师长的情节来间接传递对蒋介石的看法。面对政治气象改革开放的大陆,蒋经国临终前也决定开放国军老兵返乡探亲,两岸自此逐渐走向交流。
《血战台儿庄》的导演杨光远曾是一名解放军,拍过多部国共内战与抗战的作品,1994年他执导《铁血昆仑关》,描述国民党军嫡系杜聿明部的抗战事迹。在《铁血昆仑关》中,戴安澜、郑洞国、邱清泉以及国民党第五军官兵的抗战形象,并没有被旧时的国共矛盾和当时两岸关系欠佳的因素所遮掩。而大陆当局和观众对该片的态度或评价,也反映了政治氛围的进一步实事求是。正是因为日军在大陆受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节节抵抗与牵制,无法速战速决,面临资源和补给耗竭的险境,才孤注一掷地陷入太平洋两面作战的困局,中国抗战的战略能见度也升高到新的国际地位。
早在武汉保卫战结束后,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方针转向战略保守时,毛泽东就曾指出:“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中国军队在民族公敌面前,互相忘记了旧怨,而变为互相援助的亲密的朋友,这是中国决不会亡的基础。”【4】
戴安澜殉国后,毛泽东赋诗悼念,周恩来也题写“黄埔之英,民族之雄”两句话。虽然国府军在抗战中存在涣散、投降、拚消耗、牺牲过大、管理不当的事实,但考虑到中、日两国差距以及担负正面战场任务的结构性因素,中共领导人仍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评价国军的历史绩业。反观台湾当局,不但始终无视或淡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后来连国府军抗战的史事也淡出岛上的视野。两岸政治气象的高下,以此可见。
戴安澜
也就是说,近30年来,抗战故事与民族精神已基本不存在于岛上的教科书和影视剧;而大陆影视剧则成为台湾人在民族精神上的救赎,“国军”的军魂也零星地存在《中国远征军》、《长沙保卫战》、《远去的飞鹰》、《喋血孤城》、《捍卫者》或者《壮士出川》那样的声光记忆里。2011年大陆首播《中国远征军》电视剧,同年举行中国远征军抗日阵亡将士公祭活动;2014年纪念中国远征军收复腾冲70周年,云南省政府再度举办阵亡将士公祭活动。然而这些事情承载的历史意义和中国认同,似乎已在台湾烟消云散。
- 原标题:王睿:影视剧能否弥补历史教育和中国认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吴立群
- 最后更新: 2018-09-22 11:27:29
-
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将上线付费频道
2018-07-31 19:49 商业 -
广电总局:坚决遏制偶像养成类、选秀类节目过度娱乐化
2018-07-10 18:03 -
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人民网狠批浮夸自大文风
2018-07-02 15:55 -
强吻记者成了体育文化?友好互动还是性骚扰
2018-06-28 08:51 2018世界杯 -
唐德灿星和解 《中国新歌声》将改回《中国好声音》
2018-06-26 15:35 -
微博处置“六神磊磊”等1532个账号
2018-05-15 17:48 网络战线 -
打脸!两家“假新闻”获多项普利策
2018-04-17 10:52 传媒帝国 -
今日头条等4款应用将被限期下架
2018-04-09 14:41 观察者头条 -
《洛杉矶时报》或将出售,买家是美华人首富
2018-02-07 13:43 海外华人 -
假月食直播1600万人看,假餐厅刷到榜单榜首,有总编坐不住了
2018-02-05 17:03 传媒帝国 -
脸书负责中国政府事务高管离职,入华再遇挫?
2018-01-24 17:45 网络战线 -
彭博创新榜:韩国连续5年蝉联首位 中国排……
2018-01-24 17:13 传媒帝国 -
网络水军产业链:70元1万粉,更有各种套餐优惠
2018-01-12 12:01 网络监督 -
这段视频火了:美国女教师刚问完领导,被拷走
2018-01-10 18:39 美国一梦 -
企业家遗孀被判承担2亿债务 婚姻法再陷争议
2018-01-08 17:41 传媒帝国 -
人民网评论:向低俗信息传播亮红牌
2017-12-30 10:17 网络战线 -
被罚6个频道停更24小时 今日头条:积极整改
2017-12-29 18:55 依法治国 -
2017年度照片,这是BBC镜头下的十九大
2017-12-28 08:12 BBC那些事 -
弯道超车: CGTN融合内容生产和融媒体技术,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
2017-12-28 07:53 传媒帝国 -
章晓英:从CGTN看融媒体的国际传播
2017-12-27 15:00
相关推荐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355“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0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26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4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