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敏梓:“性侵门”席卷美国政坛,2018谁会被拉下马?
关键字: 特朗普性侵性侵案美国政坛韦恩斯坦好莱坞民主党共和党希拉里乱象
这不是美国政坛第一次笼罩在性侵事件的阴影中,只不过这一次尤为猛烈。
去年大选期间,针对特朗普性侵的指控不断发酵,引发媒体一边倒的口诛笔伐。尤其在辩论期间,希拉里针对特朗普的“更衣室谈话”的攻击,以及特朗普以克林顿的桃色新闻作为反击,生生将大选这种政治辩题打出了娱乐八卦的既视感。
在特朗普被曝光的2005年的一段视频中,其用下流语言谈及自己追求女性的经过,言谈中暗示自己完全可以借助成功人士的身份动手动脚。视频曝光后舆论一片哗然——一向以言论大胆出格不拘小节是一回事,但是侮辱女性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此当希拉里在辩论中据此指出特朗普并不是最高领导的合适人选时,特朗普是无法否认这段不当言论的,只能将其定义为“更衣室谈话”(locker room talk, 是由高中更衣室的谈话引申而来,通常指男性之间含有性意味、具有冒犯性的交谈内容),同时对此进行道歉。
而与此次摩尔类似的情况是,大选期间,特朗普也面临来自于多名女性的性侵指控,其中包括特朗普的真人秀《学徒》的参赛者、杂志记者、美国小姐选美的参赛者等。在当下国会山被性侵阴影笼罩之时,三名曾经控诉特朗普性骚扰的女性也再一次站出来要求国会启动调查程序,让混乱的情况更加雪上加霜。
从大选到特朗普履职至今,总统与代表着精英阶层的如好莱坞、华尔街等的矛盾始终在激化,性侵事件的焦点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对于特朗普性侵的指控就如同对摩尔的指控一样,由于时间久远,且证据不足,大部分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沦为长期的、双方各执一词的扯皮,而媒体在其中不断地挖掘“爆点”来吸引眼球。特朗普对于对自己性侵的指控从来都是坚决否认,并屡次强调是政治栽赃以及媒体被操纵,白宫发言人也在记者招待会上强调事件发生在很久之前,而且选票已经说明了一切。但这并不能消弭对于总统个人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性侵的指控一旦提出,除非被指控的一方有证据证明对方在诽谤,否则就意味着政治污点。虽然特朗普在媒体的观点看来,从来就没有过正面的形象。
在大选期间,特朗普塑造的为底层民众代言,呼吁“美国优先”的经典民族主义形象,与一贯高大上的全球主义、普世主义的精英阶层就形成了激烈的碰撞。然而在今天,特朗普履职已近一年,无论是退出多边主义协定、推行减税政策,还是收紧移民,美国战略收缩的意图已经很明显,这并不是特朗普一个人的个人意志就可以决定的。而且这样的战略意图同美国的国家实力紧密相关。
而以好莱坞、华尔街为代表的精英范儿,多边主义也并不一定就是他们的政治理想,与特朗普在大选中提出的政治理念的冲突,其实是侧面反映出了美国社会阶层逐渐固化之下的深层次的矛盾——来自既得利益阶层和底层民众之间的矛盾——伴随经济衰退而来的失业等影响基本生活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而精英阶层只关心政治正确和民主灯塔,终于选票说明了一切。
从媒体的报道中,无法判断对于特朗普的指控是否都成立。也许就像白宫发言人说的那样,这是十二年前的视频,那时的特朗普并不知道有一天他真的可以问鼎总统宝座,而谨言慎行确实不是他的行事风格。但是从特朗普被曝光的“更衣室谈话”中,他并不像自己说的那样尊重女性。无论是作为竞争对手还是作为普通的民众,当然可以批评总统这一点。然而更为糟糕的情况是,性侵或许已经成为政治上互相攻讦的手段,即使最终从结果上来看只会是双输的结局,因为没有人能够全身而退。尤其是在舆论塑造认知的背景下,美国从大选期间就被诟病的资本控制舆论,某种意义上也为性侵作为政治栽赃的工具提供了可行性。
讽刺的是,韦恩斯坦性侵案,正是舆论屈从于资本的赤裸裸的写照,因为这并不是韦恩斯坦第一次传出性骚扰的传闻。早在二十年前,格温妮丝·帕特罗(Gwyneth Paltrow)就曾经在节目中暗示,韦恩斯坦会“强迫你做一两件事”(will coerce you to do a thing or two)。而据外媒的报道,《纽约时报》前记者莎朗·韦克斯曼(Sharon Waxman)也曾经试图揭发韦恩斯坦的性丑闻,但被主编撤销。去年,《纽约时报》主编又一次压下关于韦恩斯坦涉及性侵的相关新闻线索。韦恩斯坦最终的落马是与他自己的失势密不可分的——韦恩斯坦影业一直存在着财务危机,近两年也没有在奥斯卡金像奖有所斩获,随着特朗普在大选中胜出,韦恩斯坦手中的政治资源“贬值”了。
在大选中以“女权卫士”形象出现的希拉里在韦恩斯坦案件中异常尴尬。这位曾经与韦恩斯坦是邻居,韦恩斯坦更是多次为她举行筹款活动。在丑闻爆出来足足5天后,希拉里终于站出来发声,说的却是“非常吃惊”“非常震惊”“他的行为不可忍受”以及肯定受害者发声的勇气和行为,但未提及政治献金的问题。同梅姨一样,希拉里在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私下并不知道这些情况(韦恩斯坦的丑闻),在被问及政治献金时则回答退回去不可能,但可以捐献给慈善机构。如果我们看到韦恩斯坦政治献金的流向,也许可以理解,为什么希拉里花了5天时间才拟出这样一份软绵绵的声明。
图为希拉里与韦恩斯坦在参加《时代周刊》举办的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的聚会
这不仅让人回想起大选期间特朗普曾经质问希拉里,关于她当年为一位涉嫌强奸的嫌疑人辩护时,称年仅12岁的受害人“倾向于找老男人并进行幻想”。希拉里作为公众人物,也有过多次的言语失当——她在1991年公开发言,称控诉克林顿性行为不检点的女性为“bimbo eruption”(bimbo是对女性的侮辱性词汇)。相比较特朗普“更衣室谈话”的热度,这些信息基本没有翻起什么水花——就像多年来韦恩斯坦影影绰绰的性侵传闻一样。
图片来源:Youtube
从结果看,没有人能够从这一场飓风中全身而退——这种负面的形象一旦形成,要摆脱简直是比登天还难。性侵指控正是能够利用到一种天然的认知优势——受侵害的女性往往是弱势的一方——极有可能就被利用作为政治栽赃的手段,但这却并不是女权主义者们愿意看到的结果。
而被韦恩斯坦拖下水的好莱坞和民主党,用事实说明了刻意塑造的人设总有崩塌的一天。美国社会历来以包容、多元、文化熔炉所著称,但是从大选以来暴露出的社会的加速分裂正愈演愈烈。自媒体的兴起使得普通民众能够发声,精英垄断的舆论不再是唯一渠道,既有的政治秩序和权力结构受到挑战,精英阶层的威权性被解构是必然的结果,而各种乱象丛生也正是这种大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18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442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64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100最新闻 Hot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
华春莹:你好呀,丁真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20.8%,美媒惊了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