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敏梓:特朗普税改,一张A4纸,不到10个数字
关键字: 特朗普税改特朗普美国经济特朗普减税里根经济学【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敏梓】
美国东部时间4月26日下午,特朗普政府正式公布2017美国税改计划。这份号称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个人及商业税改纲要无疑为一枚重磅炸弹,引起了全球关注及热议。减税计划基本与特朗普在当选后于葛底斯堡的主题演讲中提出的百日计划一致,简化税收形式,降低税率,令企业、中产阶级家庭等受益,同时可以增强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成千上万的工作岗位,振兴美国经济。
各国税收占 GDP比重,红色为美国,数据来源 OECD
目前美国企业税率为35%,绝对值在全球范围并不低,但事实上美国整体税收占GDP的比重并不高。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美国2015年税收占GDP的比重为10.74%,仅为中位水平。而其中公司所得税占总税收比例约为8%,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
减税计划:怎么减?
本次税改计划的主要着眼点在于个人及企业。根据美国现行税法,个税分为10%、15%、25%、28%、33%、35%、39.6%七档,企业所得税率为35%,调整后的个税仅剩3档——10%、25%以及35%,而企业所得税则下调为15%。
此外,以个人/家庭为申报主体的,个税免征额由6350/12700美元提高到12700/25400美元,加上遗产税、净投资所得税取消,使得中产阶级家庭以及富人总体的税负统统减少。
与此同时,降低美企留存海外的利润回流时需缴纳的利润汇回税,对美企海外收入免于征税,对于导管企业(为避税而设立的公司)的所有者,其税收由原先的按个税税率征收变更为按照公司税率15%征收等,一旦计划实施,美国极有可能成为世界一级避税天堂。
如此大规模的减税计划,对于财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根据美国尽责联邦预算委员会的估算,企业所得税的降低将直接减少2.2万亿美元的财政收入。而财政部长Steve Mnuchin则强调,税改将会在未来十年减少财政收入超过5万亿美元。但是特朗普政府并不打算由此就缩减政府开支,相反他在当选后公布的政策框架中即包含要斥资5500亿美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营造一个更快更安全的交通网络。
毫无疑问,财政支出的增加与收入的减少,直接的后果就是目测会进一步加剧当前美国财政赤字。
减税计划:谁受益?
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对于企业而言,税率由35%直降至15%,幅度是非常可观的。而跨国公司在海外实现的利润也能够大幅度的回流。其中一些灰色地带的操作,极有可能使企业的实际纳税水平不足15%,这对于企业无疑是利好消息。
富人阶层。仅遗产税一项,对超过543万美元免征额度的部分,税率根据遗产价值在18%-48%不等,这部分免征直接减少额度约为0.2万亿美元。
中产阶级/高收入人群。个税征收的最高税率标准由39.6%降低至35%,尽管对于调整后的征税收入标准还未确认,但从总体上说,对于中产阶级尤其是家庭为单位是一个利好消息。
特朗普。特朗普本人毫无疑问是此次税改的最大受益人。作为名副其实的高收入阶层,不管是从个人收入还是从其名下500多家实业的情况来看,一旦税改计划正式实施,特朗普受益的程度非常可观。
整体上看,减税计划从基层到中产再到富人,从个人到企业,都能够受惠,但显而易见受益的程度区别非常之大。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2015年美国家庭的年收入中位数是53889美元,因此有一半的家庭年收入不足5万美元,对于这些家庭而言他们原本需要缴纳的税率水平即不足15%,因此税改对他们的影响非常有限。因此,税改计划目前来看并不是一碗水端平,而是表现出偏袒富裕阶层的特点。
减税计划:一石激起千层浪
美国税改方案一出,人民日报即刊文称,减税是在挑起税务战,“不仅会使国际税收秩序陷入混乱,更会使业已形成的G20等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框架下的《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行动计划》等反国际税收恶性竞争成果缩水”。同时国税总局国际税务司四张廖体忠也表示,从法律上说税收仍然是主权行为,但大国应该承担责任,全世界要有合作与共同发展的意识。
减税计划实施的基础正是供给学派的理论,即通过税收拉动经济,刺激发展。一方面,通过降低个人税率,增加民众收入,提升消费水平;另一方面,通过降低企业税率,企业盈利水平增加,提高创新力,从而创造就业岗位,这就形成了拉动内需的闭环。而大规模的减税,会吸引优质企业的涌入,企业的回流对于GDP以及就业水平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实体经济得以提振,下一步才能够鼓励金融创新,因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基础,只有实体经济夯实了,才能够一定程度控制风险。
当前对于减税计划的影响分歧非常大,一方坚持认为减税计划在缩减税收的同时不缩减支出,最终的结果是财政赤字进一步增加,从而推动美联储进行新一轮的加息,引发全球的连锁反应,即所谓的税务战和货币战。同时也有一部分坚持认为,财政收入减少的预期是建立在经济规模与企业利润不变的前提下,但供给学派认为,减税能够增加经济总量,提高企业利润,从而抵消财政收入减少的负面影响。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