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立华:毛泽东进驻延安的13年,见证了一个未来新中国的缩影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纪念这个伟大胜利,我们在观察者网开设专题视频节目——宝塔山下的制胜法宝,一起学习抗战时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
【文/王立华】
第一部分:扭转历史车轮
二十一、宝塔山下的圣地延安
这一节的主题是:介绍宝塔山下的红色圣地延安。
1937年1月13日,东北军撤出延安向西安方向集中后,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延安。从此,这里注定成为永载史册、永为后世瞻仰的红色圣地。
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争取国共合作抗日的最后博弈过程,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抗日战争,开启了辉煌壮丽的延安时期,为最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4年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拍摄的延安
今天的延安
党中央、毛主席1935年10月到陕北,在进驻延安之前的一年多,驻地是在不断转移变化的。相对稳定些的驻地主要有5处:[1]
最先的落脚点是吴起镇。在延安以南176公里,是个偏僻的小山村,一共23户人家(也有的说只7户人家[2])。吴起镇是赤安县(保安县)苏区六区一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中央红军1935年10月19日到这里时,看到乡苏维埃政府的牌子非常高兴,认为到家了,不能把追击敌人带进苏区,于是毛主席指挥了“切尾巴”战斗。因连日征战太疲劳,毛主席在部署好后,对指挥所人员说:我现在要休息休息,枪声激烈时不要叫我,等到打冷枪时再叫醒我。可见其辛劳之极,可见其胸有成竹。此役伏击的是尾追红军的东北军4个骑兵团,胜利结束了长征最后一仗。在吴起镇共住了11天。
第二个驻地是甘泉县下寺湾村。在吴起镇以南150多公里,离甘泉县城50多公里,一个30余户人家的小山村,是中共陕甘晋省委所在地。几天后又到史家湾村,并在这里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宣布与中央红军合编为第一方面军。在甘泉县共住了8天。
第三个驻地是富县东村。位置在甘泉县以南,毛主席在这里胜利指挥了直罗镇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苏区的反革命“围剿”,为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12月6日离开,共住了25天。
第四个驻地是瓦窑堡(现子长县)。在延安以北近百公里,因盛产煤炭而闻名,这里人口较多,属于陕北的大集镇了,安定县是陕北红军和苏区的主要创建人谢子长的家乡,但党中央到陕北半年前,他就因伤病而牺牲。毛主席是在直罗镇战役胜利后,离开富县经甘泉、延安、安塞,于12月13日到瓦窑堡,17日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也就是著名的瓦窑堡会议,中国共产党的策略方针转变由此开始。包括策划指挥红军东征、西征,为刘志丹等平反,与张、杨深入联络建立抗日救国统一战线等,都是在这里进行的。1936年6月21日离开,在这里住了7个多月。
第五个驻地是保安。这是与内蒙古、宁夏相邻,与甘肃接壤,在延安西北部不到百公里,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人口不过400,房屋不过百间的小县城。[3]保安是西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始人刘志丹的家乡,当时是赤安县(后改名为志丹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党中央毛主席1936年7月3日到保安,到1937年1月10日离开保安到延安,共住了6个月多几天。指挥红军胜利西征,完成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取得山城堡战役胜利,与张、杨形成“三位一体”合作,西安事变爆发后应对战争威胁并积极促成和平解决,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等,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延安是党中央毛主席到陕北后的第六个驻地。延安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坐落在向东、向南、向北三条狭长的川道间,是从北方进入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的咽喉要道,也是扼守西北的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陕北已是最大城市了。
党中央到陕北后的主要驻地
党中央毛主席1937年1月13日进驻延安,到1947年3月离开延安,共10年零两个多月。如果从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陕北吴起镇开始,到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领导转战陕北胜利后,离开陕北到河北西柏坡为止,广义上的延安时期一共12年零5个多月,史称延安13年。这13年跨越三个时期,见证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的历史转折过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圣地,还是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并取得伟大胜利的指挥中心,毛主席从陕北东渡黄河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基本就是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战略决战,准备建立新中国了。
我们是怎样得到延安的呢?一般的说法是,西安事变后,驻扎延安的东北军向西安一带集中,根据双方达成的有关协议,由红军接管延安。没有查到相关协议条文出处,也许是口头协议或者默认。在现实中不留文字和签字的认同比比皆是,也为历史研究生出许多迷雾和话题。其实,很多事情逻辑上很明白。为什么?因为事变爆发后何应钦组织中央军进逼西安,蒋介石被释放后西安还在中央军的威胁之下,东北军集中到前线,北面和西面的后方需要安全保证,红军、东北军、十七路军“三位一体”是共进退的,这应当是张学良让红军进驻延安的直接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是隐蔽的。红军和东北军开始秘密接触时,蒋介石一再严令东北军进剿陕北,并进攻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为了迷惑蒋介石,也为了给张学良留下回旋的余地,党中央毛主席与东北军达成协议,决定把瓦窑堡让给东北军。[4]半年后东北军让出延安,这也可以说是礼尚往来。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21日
2025-05-21 21:04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20日
2025-05-20 21:02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19日
2025-05-19 19:02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18日
2025-05-18 15:40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17日
2025-05-17 22:40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16日
2025-05-16 17:11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15日
2025-05-15 21:14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14日
2025-05-14 21:08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13日
2025-05-13 22:35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12日
2025-05-12 22:25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11日
2025-05-11 23:05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10日
2025-05-10 21:25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9日
2025-05-09 21:04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8日
2025-05-08 20:31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7日
2025-05-07 21:15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6日
2025-05-06 15:42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5日
2025-05-05 21:56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4日
2025-05-04 20:30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3日
2025-05-03 22:05 抗战史上的今天 -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2日
2025-05-02 19:57 抗战史上的今天
相关推荐 -
CIA高官又上头:首要任务,中国 评论 76“彻底失望!进一步退十步,24小时不到就背弃我们” 评论 201硬搬新加坡组屋抹黑中国,美使馆大翻车 评论 121“美国和刚果(金)这么谈,会触怒中国” 评论 232马斯克:中国发电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国却躺平了… 评论 136最新闻 Hot
-
“彻底失望!进一步退十步,24小时不到就背弃我们”
-
巴外交部:以军在杰宁向外交使团开火
-
俄军宣布收复后,普京首次视察库尔斯克州
-
印度还在宣传“大胜”,外交官却被打成“卖国贼”
-
硬搬新加坡组屋抹黑中国,美使馆大翻车
-
“九成来自中国”,欧盟也要动手
-
“美国和刚果(金)这么谈,会触怒中国”
-
马斯克:中国发电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国却躺平了…
-
黄仁勋:他们希望我们永远不要回中国
-
“美式腐败,可比特朗普更早”
-
“没有中国,我们真造不出来”
-
报告:韩国制造业GDP高度依赖美中等海外市场需求
-
“大民”悼念“云芳”
-
C919航线已覆盖中国16城,“海外都在盯着”
-
印媒还在“赢赢赢”,《纽约时报》忍不住了
-
“美国情报显示以色列计划袭击伊朗核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