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海林:很多电影人拍了一辈子电影,仍旧不知道观众喜欢什么
最后更新: 2024-05-09 04:29:11这种状况会进一步消耗韩国的电影业,我认为电影这个领域实际上只有三个国家有可能成为电影大国,那就是美国、中国和印度,只有这三个国家具备电影工业所需要的最关键因素:很大的人口基数、国民爱看电影、每年的电影达到100部以上的产量。
韩国一年可以产出的院线电影只有十几部,现在电影的拍摄成本、技术成本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小市场能够支撑起来的。韩国的悲剧在于他们具有做商业大片的能力,但不具备做商业大片的条件,这种壮志难酬是先天条件注定的。
观察者网:一方面韩国作为一个小众的电影市场具有其先天的局限性,导致了其走向了衰落,另一方面作为无可争议的巨头的好莱坞,去年也遭遇了困境。不仅是在中国市场上表现沉寂,整体也表现出一种创作上颓势,原本在商业上大赚特赚的财富密码漫威宇宙也再难打响,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汪海林:大家对好莱坞文化逐渐脱敏,进入一个审美的疲劳期。
从好莱坞的角度讲,问题出现的源头是华尔街的人员大量进入好莱坞之后,那些年薪达到上亿美金的CEO们用金融产品的思维去看电影,通过数据分析如何利润最大化,最后通过不断拍IP系列的产品营收直线上升,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好莱坞的创作力在萎缩,它在全球市场的文化影响力也在不断下降。这和我们国内互联网企业进入影视剧市场的情况是类似的,一开始看上去情况很好,制造出很大的泡沫,后来才发现那些财务的计算最终是弄不清文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
文化内容的创造本身还应该是斯皮尔伯格早期那种自己研发一个新的故事、新的产品类型——斯皮尔伯格创造大白鲨、卡梅隆自己想拍阿凡达,都不是通过算法算出来的,而是从艺术家的想法出发,拍出来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个可以赚钱。而现在好莱坞是要拍什么内容是由CEO通过算法来决定,而不是艺术家想拍什么来决定,这是现在好莱坞一个很大的转变。它导致了大量基金公司介入电影的管理层,独立制作公司进一步萧条,这也是好莱坞原创力匮乏的一个表现。
至于漫威,它的系列产品推出、成为票房制造的引擎时,我当时就是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情。我觉得这是好莱坞走上了一条死路,因为观众不会永远为这样的东西买单。
漫威的故事乏善可陈、充满了陈词滥调,然后这样的系列因为赚钱不断拍下去,最好的热钱流入到这样的项目会消耗掉大量好莱坞的创作力,我觉得这是好莱坞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一开始还是单独的故事,后来为了更好的票房收益把这群哥们儿聚在一起,相当于每年开一个春晚,这不是涸泽而渔嘛。但那些来自华尔街的CEO不在意,他们有他们的KPI,资本家也赚到了钱,最后的消耗和伤害是由整个产业来承担的。
观察者网:最后想请您评价一下2023年的院线电影,是否达到了业界对于疫情后第一年行业复苏的预定目标?有哪些作品是您觉得比较特别的?
汪海林:基本达到了目标。唯一大家没有想到的是2023年十一档的票房会这么差,这可能和暑期档电影都很强有关,一部接着一部形成了一个观影热潮,这样就把十一档的票房提前消耗掉了。
今年的暑期档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暑期档。今年我个人最喜欢的片子就是暑期档的《长安三万里》。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位化名“红泥小火炉”的编剧到底是谁。我觉得这个人可不是一般人,他写得非常好,我们这个行业不可能从天上掉下一个“孙悟空”。作者不仅懂历史而且懂戏,两三句台词就可以把人物的状态写得非常好。
《封神》这部电影也非常值得说一说。这部电影的剧作水平也很高,剧情中的情节价值和情感价值都处理得非常好,但因为它是一个5年前的作品,所以《封神》在今年上映不可避免地缺少一些“当下性”——很多情况下电影票房的成功是需要一定的当下的情绪的,比如说《战狼》和《流浪地球》,有情绪在,票房是成倍增加的。如果说《封神》中有什么和当下情绪相匹配的现实的隐喻,我觉得应该是西岐这样一个在当时非中心的文化或者说族群,你欺负我、打压我,所以我要反抗,“伐纣”,重新改变世界秩序。如果抓住这样一种情绪,大家会联想到我们在中美贸易战中被打压、被限制的处境,会产生当下中国人心态的那种共鸣——有些甚至不用明说,我们就能感受到那种力量。
《封神》系列的导演乌尔善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关于《封神》系列,他曾经对我说,他想用10年时间做一件事。他算了一下,《封神》三部曲拍完差不多就是10年的时间。他说:“如果我不抓住这个机会,在现在投资这么好的时候拍这样一部片子,我老了以后一定会后悔的”。他还说自己已经做好准备,如果这次尝试失败了,他还可以再花10年的时间还债,并且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赚到这些还债的钱。我觉得历史往往就是这样理性又有魄力去实践自己的想法、敢于主动选择的人创造的。
此外,今年的中国电影作品还有一些令人惊喜的尝试,比如胡歌的片子《不虚此行》,我个人就很喜欢,还有《宇宙探索编辑部》这样的非写实作品能够在院线上映,并且达到1亿票房,这给予了这类作者很大的鼓舞。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现在中国的电影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很强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电影《不虚此行》剧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导演陈英雄出任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2024-04-29 15:18 -
网络短剧,如何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新质生产力”?
2024-04-26 11:58 -
知名女星演唱会全场喊退票?官方回应
2024-04-21 15:31 -
热搜第一!黄子韬就不当言论道歉
2024-04-21 11:51 -
真相?危害社会的毒瘤——依法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25年特稿之五
2024-04-19 09:06 反邪教 -
清明假期第一天,一组数据看出行新特点
2024-04-04 12:13 -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揭晓
2024-03-22 10:45 考古 -
民进中央:建议加大教育捐赠的税收减免力度
2024-02-28 15:48 -
近3000件文物首次亮相!殷墟博物馆新馆下周开馆
2024-02-19 14:05 考古 -
原来年味在这道文化大餐里……
2024-02-11 22:17 -
“苦恼的不是图案不够多样,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太过于丰富”
2024-02-11 07:27 春晚 -
“我代表泰国人民,向所有中国游客发出最诚挚的邀请”
2024-02-01 14:34 -
我“嘉”年货带回家,亲戚家的小孩都馋哭了
2024-01-30 11:22 爱申活·暖心春 -
何立峰: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2024-01-29 19:00 -
书生在官场的365天,建了座“不网红”的图书馆
2024-01-27 14:31 观察者头条 -
去年国外撤回大量中国学者论文,教育部:开展高校撤稿论文自查
2024-01-04 15:46 -
这次,他们要为“男声”正名!
2023-12-29 13:03 -
破译一个字奖10万元的甲骨文“悬赏令”,公布第二批获奖名单
2023-12-02 22:52 -
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2023-11-29 11:30 考古 -
7名干部集中轮训期间到私企内部食堂违规吃喝,官方通报
2023-11-10 11:40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54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298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296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23最新闻 Hot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