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海林:现在拍剧不挣钱了,好作品就出来了,但我很忧虑
最后更新: 2024-05-08 22:19:19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相继举办,全国影视界业内人士齐聚上海探讨后疫情时代中国影视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观察者网对话了著名编剧汪海林老师,就演员行业的现状、口碑好剧如何实现良性的盈利循环以及疫情给行业带来的影响谈了自己的看法。
【对话/观察者网 戴苏越】
流量明星“转进”电影市场
观察者网:汪老师您好。这次您来上海电视节参加系列活动,探讨电视剧行业的现状,之前您在观察者网有一个著名的演讲,题目是“我与流量的战争”,现在回头看这几年的“清朗行动”和舆论的变化,您觉得这场“战争”分出胜负了吗?
汪海林:这是一场“持久战”,就像毛主席《论持久战》里说的那样,“战争”在一开始的时候我显然处于一个防守的阶段,现在则是处于相持阶段。
“清朗行动”有没有取得胜利?我觉得有一些局部性的胜利,比如说“养成系”的选秀节目现在取消了,断绝了流量明星产生的土壤。此外还有整个“男性的女性化”风潮得到了明显的遏制,以前一些爱画浓妆、爱以阴柔面目出现的男明星纷纷改变了自己的着装风格和化妆风格,这些都是一些比较明显的成效。
另一个比较明显的方面,是我们行业内有了成文的规定或者不成文的共识,那就是一般来说不鼓励用流量明星演军人、警察这些形象,之前“小鲜肉”出演这些角色的相关作品引起了比较多的争议,在这种情况下审查部门要求对这些特殊的职业扮演者要有一定的考察。
电影《长空之王》剧照(图片来源:网络)
影视作品在报备拍摄的时候会就选角向主管领导征求意见。有一些演员可能会引起的争议比较大,相关部门就会直接去“不允许”,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少,有些演员则是处在“不推荐”的状态,或者说明显过于商业化的明星会影响整个戏的定位,但是管理部门觉得还是要尊重资方选择的权利,所以会给出“不反对”的意见。
以上这些都让原来影视剧里流量当道的情况有了很大改观。但“清朗行动”总体而言还有很多死角,甚至有些地方的问题被扭曲、甚至变相放大了。
观察者网:这些死角和被扭曲的部分具体是什么样的呢?
汪海林:原本流量明星主要集中在电视剧市场,现在情况不同了,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靠流量明星加上IP再加上炒作卖出一个天价,因为天价这个事儿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流量明星敏锐地嗅到了这个大趋势,于是纷纷转型去做“演技派”——改换一个包装,强调自己的演技,把自己包装成演技派。甚至从to B 市场转向to C市场,就是跑到电影市场去了。
以前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小鲜肉也好,流量明星也好,在电影市场是不起作用的。因为一个流量明星可以让一个1万人,2万人的演唱会爆满,显示出他具有很强的商业价值,但超过这个数值,他让10万人、20万人甚至50、100万人走进电影院是有很大难度,因为一部电影要有几百万以上级别的观众数量级才有可能盈利。流量明星吸引不了500万以上的人进入电影院看他们的电影,他们的受众更喜欢真人秀综艺节目,明星唱跳、演戏其实粉丝也不是很喜欢看,因为水平也不怎么样。我一直觉得,人们走进电影院,他的第一属性是观众,其次才会是粉丝,他们首先会判断电影好看不好看。所以我一直认为流量明星在电影上的表现是无效的。
但是这两年出现了一个趋势,因为有流量明星加入某个电影项目会使融资变得相对容易,于是资本就乐意引入流量明星,融资容易的情况下营销也会更容易,营销公司更愿意接有流量明星的项目,KPI很明显,这些力量共同助推流量明星,使得流量明星进入了电影市场。
现在看来基本和我的预判是一样的,一些本来挺好的影片,因为流量明星加入质量受到了影响,但是和前几年的《上海堡垒》《夏有乔木》这些电影彻底失败相比,似乎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对电影的收益回报没有产生太大影响。
观察者网:您说的这个现象让我想到了王一博今年主演的两部大片《无名》和《长空之王》。
汪海林:其实王一博的这两部片子不是完全没有争议和波折的,但最后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了。这种有惊无险会给市场释放一个信号,市场对启用他们更有信心。鼓励更多的流量明星进入电影市场。但是流量明星是否真的能够带动5亿、10亿以上的票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我觉得王一博这两个戏和题材和团队也有很大关系,这两部电影除了王一博之外无论是题材、风格、阵容都有吸引人的地方,说明流量明星的团队和资方不再是以前认为流量明星靠自己的流量就能卖票这样简单的认知了,而是认识到必须挑选合适的项目。
包括后续徐克启用肖战的射雕,我会观察一下肖战这样的明星在顶级团队的加持下最终在商业上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肖战将与徐克合作出演金庸武侠(图片来源:网络)
这一届的“小鲜肉”和“小花”到底怎么了?
观察者网:您觉得“流量明星”“小鲜肉”有一个判断的标准吗?比如很多明星也是艺术院校表演专业出身,他们的粉丝称他们为“青年演员”,但不喜欢他们的人也会给他们冠以“流量明星”“小鲜肉”的头衔批判一番?这其中的区别如何把握?
汪海林:这几个概念在我这里是很清晰的。首先,流量明星在电视剧时代被称为“收视率明星”,互联网时代用流量取代了收视率作为衡量标准。典型的流量明星说白了就是爱优腾三家平台上产生的年轻演员,他们有很高的流量数值,用流量计算广告,流量越高,广告费用越高。不过这种模式现在已经式微了,情况正在变化中。
而“小鲜肉”是一种昵称,不是一个正规的称呼,主要指那些以容貌为主吸引观众的男演员——不仅容貌突出,而且靠的是颜值。所以我不赞同一些人说的“现在的老戏骨以前都是小鲜肉”,比如像陈道明这样的演员虽然年轻的时候颜值很高,但是没有人会觉得他是小鲜肉,因为颜值始终不是他最大的卖点。
再比如说易烊千玺,他属于一种相对特殊的存在,从“容貌突出”这个标准看,他一开始就很难称得上小鲜肉,不过他一开始作为TFBOYS出道,确实就是流量明星,但是后来他进入正规艺术院校接受训练之后,我认为他已经蜕变成一个演员了,但是虽然他转型到了另一个赛道,但是他和同龄的演技不错的演员相比又有流量的优势,加上有一定的演技,所以更容易受到资本的青睐脱颖而出。
总之,当下有一些人有意无意混淆了这些概念,认为对“小鲜肉”的批评是对年轻演员的批评,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我觉得业内对于年轻演员一直是爱护的,没有说去刻意批评打压他们,我们针对的只是那种只讲颜值不讲业绩,只讲流量不讲专业的错误倾向。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导演陈英雄出任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2024-04-29 15:18 -
网络短剧,如何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新质生产力”?
2024-04-26 11:58 -
知名女星演唱会全场喊退票?官方回应
2024-04-21 15:31 -
热搜第一!黄子韬就不当言论道歉
2024-04-21 11:51 -
真相?危害社会的毒瘤——依法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25年特稿之五
2024-04-19 09:06 反邪教 -
清明假期第一天,一组数据看出行新特点
2024-04-04 12:13 -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揭晓
2024-03-22 10:45 考古 -
民进中央:建议加大教育捐赠的税收减免力度
2024-02-28 15:48 -
近3000件文物首次亮相!殷墟博物馆新馆下周开馆
2024-02-19 14:05 考古 -
原来年味在这道文化大餐里……
2024-02-11 22:17 -
“苦恼的不是图案不够多样,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太过于丰富”
2024-02-11 07:27 春晚 -
“我代表泰国人民,向所有中国游客发出最诚挚的邀请”
2024-02-01 14:34 -
我“嘉”年货带回家,亲戚家的小孩都馋哭了
2024-01-30 11:22 爱申活·暖心春 -
何立峰: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2024-01-29 19:00 -
书生在官场的365天,建了座“不网红”的图书馆
2024-01-27 14:31 观察者头条 -
去年国外撤回大量中国学者论文,教育部:开展高校撤稿论文自查
2024-01-04 15:46 -
这次,他们要为“男声”正名!
2023-12-29 13:03 -
破译一个字奖10万元的甲骨文“悬赏令”,公布第二批获奖名单
2023-12-02 22:52 -
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2023-11-29 11:30 考古 -
7名干部集中轮训期间到私企内部食堂违规吃喝,官方通报
2023-11-10 11:40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塞尔维亚首都爆发大规模抗议,武契奇:外国势力煽动 评论 10“940页法案,共和党人从头到尾给我念” 评论 82摩擦升级?洪森称柬武器可打击曼谷,泰方回怼 评论 238与中国竞争,电先不够了?特朗普拟“开闸放地” 评论 69又卖惨,“没中国,我们只能停工” 评论 161最新闻 Hot
-
“940页法案,共和党人从头到尾给我念”
-
美学者又嚷嚷:在美国后院,中国要吞下整盘肉
-
特朗普:假新闻,这些人简直有病
-
她祖父是纳粹间谍?还参与“灭绝犹太人”?
-
塞尔维亚首都爆发大规模抗议,武契奇:外国势力煽动
-
普京与卡德罗夫17岁儿子举行非正式会晤,祝其新婚快乐
-
摩擦升级?洪森称柬武器可打击曼谷,泰方回怼
-
“CIA认定MI6内部有俄间谍,英国追查20年却一无所获”
-
加拿大命令海康威视停止在加运营,中方回应
-
与中国竞争,电先不够了?特朗普拟“开闸放地”
-
德国对DeepSeek下手
-
千余官兵驰援!超4万人紧急撤离榕江
-
巴基斯坦发生自杀式袭击,16名士兵死亡
-
又卖惨,“没中国,我们只能停工”
-
“美国目的昭然若揭:拿矿,跟中国对着干”
-
怕美国不来,又怕特朗普乱来,欧洲犯怵:“单挑”中国,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