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残阳:公屋,该为谁而建?
关键字: 香港公屋入住条件租售同权上海只租不售深圳学区房权力滥用对公屋的伤害是致命的
不管怎样,住在公屋里体验再差,支出成本还是很低的。有人算过,一个家庭月收入1万元住在公屋中,相当于月收入3万元住在私人住宅的生活水平。再说,按照当前的公屋富户政策,月收入达5万元港币仍然可以住在公屋里,只要没有私人物业,租金加倍了仍低于市场价。所以,也就会出现像梁国雄这样的月入十万的立法会议员长期“合理”地霸占公屋现象。
其实,骗取公屋居住权,在世界各国当中都存在,毕竟这样的做法有利可图,而且是大大的有利可图。据报道,悉尼一位女士18年来通过假装自己是一位贫穷的单亲妈妈,从而得以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屋当中享受福利。事实上,该名女子并非单亲妈妈,而是一位大富豪!其丈夫年收入达到百万澳元,而且自己还有2处房产!
人的逐利性是本性,只有从制度上予以限制,才可以确保政策的公平合理,才能真正让最需要的人得到最好的帮助。香港的公屋一经申请,即可无忧无虑地住上10年,这期间不用申报月收入和资产总额情况,但10年以后每两年申报一次。另外,如果拥有私人住宅,必须立即搬走。当然,一旦发现有人滥用公屋,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比如,公屋超过三个月没有经常居住,也不能被分租或转租,更不能在公屋内进行不法活动等等,总之是与居住用途无关的行为就属于滥用公屋。房屋署将不予警告,终止其租约。且两年内,不得申请公屋,日后也只能申请比之前差一些的公屋。
香港最新申请公屋入息及资产限额(图/香港房屋委员会官网)
内地公屋政策的走向
那么,内地是否可以借鉴香港模式,让众多的贫困人群都有住所?其实,由于内地各城市之间发展极度不平衡,各地情况不一样,香港这种公屋性质的住房也不可一线平推进行,必须针对各地情况实施。首要前提条件就是常住人口的数量,没有相当大的体量,也没有大面积推开公屋保障性住房的必要。事实上,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早就开始了类似保障性住房的探索。
就深圳而言,目前深圳公租房轮候在册的家庭近10万户,安居型商品房轮候在册的家庭大约5.6万户。深圳住建局长张学凡对媒体公开说,“十三五”期间,深圳将建设筹集40万套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平均每套面积54平方米,建成后将容纳近100万人。如果这一计划能落实,必将有力的缓解这部分人士的住房需求。
近期有个比较火的词——“租售同权”,租售同权的权,核心是子女教育问题,也就是所谓学区房的问题,一旦这个问题得到解决,那必将对一线城市高企的房价降降温。但实际上,这种权利是有顺位的,首先是房户合一,即房主与户主是一个人;其次是房主,再次才是租户。这么来看,在散户放租的情况下,落实教育权难度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上海的做法可能更为可取。7月初上海推出两块分别位于张江南区和嘉定新城的“只租不售”地块,这种非散户的集体发租,而且是发展长租的方式,对于解决租户子女就近上学是具备现实意义的。这个方向,才是未来城中村小产权房改造的方向,也是我们一线城市公屋政策的可选之路。
总之,公屋也好,安居房也罢,都是解决“居者有其屋”的可行之路,随着各项与之配套的政策不断完善,必将为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托底”,必将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王残阳:公屋,该为谁而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