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晖:科技变革时代人文学科面临的挑战
关键字: 汪晖:科技变革时代人文学科面临的挑战汪晖人文清华演讲汪晖 清华大学人文学科学科分布中国人文学科诞生过程【12月20日晚,清华大学教授汪晖在“人文清华”讲坛开讲,介绍了人文学科的历史形成及在当代面临的五大挑战。汪晖教授认为,全球化、区域化的进程让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分科都面临新的调整;而经济全球化并未把人类从宗教世界领域脱离出来;如今,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生态科学等发展正对人类的存在方式产生影响,因此,要在学科分立的条件下,重新界定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此外,数码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文研究的领域和边界发生了重要变化;最后,人文学科要如何合理分科,形成一个文化的和知识的新空间,这点需认真思考。以下为演讲原文。】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晚上好!
今天雾霾很大。刚才主持的同学说,我们“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人文,以化成天下”。现在人和自然的关系已经走到了一个很紧张的氛围里。如果我们读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唐朝,是写雪的,带点禅意;现在变成对雾霾的描写,有点像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带点现代主义的味道。我们说自然跟人的关系,比较多的谈到自然的部分。我今天的话题实际是想探讨一下人的问题,尤其是有关人的知识的生成,和今天面临的挑战。
要讨论当代人文学科的挑战,我们先需要讨论一点它历史形成的背景,当然我主要以中国为主。不过,现代人文学科是在整个世界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没有办法单独地、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单一内部去讲,因此还是会涉及其他各个领域的状况。
我讨论的人文学科的历史形成,包含了四个重要的前提。我先从这些历史前提的形成开始,说明我的问题。
第一部分,涉及到现代的人文知识和传统的宗教知识,或带神圣性的经学的知识,之间的关系。因为人文知识既是从宗教或经学内部发展出来的、又是脱离它产生出来的现代知识。
第二,在现代历史中,人文学科实际是在与近代自然科学的知识关联和对它的挣脱当中产生出来的。一开始人文学科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探讨人的世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又开始脱离自然科学的方法,寻找人文学科自身的、自主性的独特地位。
第三个我想要探讨的是人文学科跟东西方的文化,或所谓的近代文明冲突之间的关系。我们现代的大学和它的知识谱系,很大程度上是从西方模式发展出来的。所以,知识的问题是与东西文化之间关系的问题密切相随的,这个知识联系着现代国家的形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民族国家或者现代国家的形成,一个关于自己的民族和关于自己国家的历史以及它的思想知识被构造出来了。
第四个前提,是人文学科知识的形成跟文化运动,以及一个所谓新的知识阶层的出现,它的关系是什么。
我要沿着这四个问题先展开历史脉络,之后我沿着这个脉络再来讨论我们今天面临的挑战问题。
现在讨论第一个问题。现代人文学科在欧洲是在神学、或者在中国是在经学逐渐失去它的支配地位和神圣性的过程中形成的。从总体上来说,现代的人文学科是一个后神学、后经学的价值,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世俗的人的价值。所以,现代人文学科跟启蒙运动有非常深的关系,与欧洲的历史有非常深的关系。
我讲一个小故事。2001年的时候,也就是9.11爆发的前两天,我当时还在参与编辑一份杂志叫《读书》,当时我们邀请了一个法国的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到北京来跟中国知识界做一个交流。德里达现在已经过世了,那次他到《读书》的讲题就是大学和人文学科。德里达早晨飞机到了北京以后,去旅馆放下包就出来了。
他做了两件事,首先是一位朋友带他到天安门广场,因为德里达是欧洲上世纪60年代的一代人,对中国抱有某种想象,所以他到了天安门广场,到处拍照片。他拍到毛主席纪念堂,照相机突然坏了,拍不出来,他发表了一个非常哲学家式的评论,他说:“毛主席真厉害,什么东西到了他这儿都是否定的。”他说的是negativity,否定的。“否定”的意思,就是追问、质询、怀疑、批判的意思,这是德里达的叙述。
他离开天安门广场以后,朋友又带他到了北海公园。上午有一些老人在那,有的唱歌,有的在地上用墩布写字,写的大概像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样的诗句。他看着非常好奇,这样的书写方式非常特别,用水在地上、在石头上写,写完就消失了。德里达是一个解构主义的大师,所以我说,他看到的一个为了消失的写作,而不是为了要铭刻下来的写作。那个写字的老太太看他很好奇,就邀请他去写,手把手地让他用水在地上“走”。
后来他到《读书》杂志,告诉我他的故事,就是这两件事,一个是关于现代中国质疑的传统,质询,什么东西都要问“怎么回事”,有一种批判的眼光;另一个是人文的修养和文化,书写、诗歌一直延伸到民间习俗和文化里的传统,这两个东西给他非常深的印象。
德里达跟我们座谈的时候提到人文学科和大学,说了这么一段话,我到现在还记得。他说:“大学是和一般所谓国家、市场或其他机制所确定的场所不一样的。大学是一个能够原则上独立地、无条件地提出真理、人的本质、人的形态和他的历史等等问题的地方,也就是能够无条件质询的地方。我们要追求真理,也要质询真理,大学拥有无条件质询的传统。”
他说这个传统实际上是在探讨真理问题的时候,从中世纪神学内部的怀疑精神当中生发出来的。这就是现代哲学和传统神学之间纠缠和对立的关系:哲学既是从神学里面出来的,又发展出新的知识。所以,现代大学质询的传统,在这个意义上并不仅仅是我们今天说的单独的人文学科,而贯穿在所有的知识领域里面,可以说是一种人文的精神。这个精神在很多的思想家、教育家看来,就是大学的灵魂。
一个大学如果没有人文教育、没有人文精神就不成为真正的大学,只是一个在20世纪20年代争论当中所说的“知识的贩卖所”。大学是有灵魂的,所以要培养人,要能够观乎人文,化成天下的,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场域。但是同时,大学提出的又不是一般伦理性的要求,而是对真正知识的要求。
- 原标题:人文清华丨汪晖:科技变革时代人文学科面临的挑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78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3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45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41“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97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