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吐尔孙·艾拜:西方涉疆“强迫劳动”谬论是如何产生的?
最后更新: 2023-10-07 07:44:02其三,话题工具化和政治化时期(2022年1月至今)。
本文选取的样本中,2022年1月至4月,8家媒体发表了24篇炒作新疆话题的报道,均为英国和美国媒体。可见,各国媒体对所谓“强迫劳动”谬论的关注度有所下降,英美媒体成为主要炒作者。
2022年6月,美国《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生效。欧洲议会随即通过两项议案,禁止由“强迫劳动”制造或运输的产品进出口。国际劳工组织标准实施委员会发布“研究报告”诬称,中国新疆的劳工政策具有歧视性。郑国恩和劳拉·墨菲发布2篇最新“研究报告”称,新疆聚氯乙烯(PVC)工厂存在“强迫劳动”。
郑国恩(资料图)
同年8月,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发布报告声称,“新疆地区的劳工和就业计划在性质或效果上似乎具有‘歧视性’,涉及‘胁迫’的因素,需要政府透明澄清。”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所谓“强迫劳动”谬论再次进入国际社会视野。
9月14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法规提案,建议欧盟采取措施禁止使用“强迫劳动”制造产品。
10月6日,美国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上提交涉疆问题决定草案,企图利用联合国人权机构干涉中国内政,推进其“以疆制华”图谋。
2023年4月,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海伦娜·肯尼迪中心再次发布“研究报告”,造谣所谓“强迫劳动”谬论,诬称我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多方面的强迫劳动制度,并存在相互关联的原因,即‘控制人口和意识形态’,‘种族主义’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
2023年6月,总部设于柏林的人权组织欧洲宪法和人权中心向德国联邦经济和出口管制办公室举报大众、奔驰和宝马三家企业涉嫌“强迫劳动”。到目前为止,美国国土安全部审查4000批价值超过13亿美元的涉及我国企业的产品,将我国22家机构列入黑名单。2023年7月,加拿大企业责任监察员办公室发布所谓“评估报告”。
期间,我国政府和媒体邀请外国政府官员、驻华使节、学者、媒体和行业组织到新疆参观,线上线下召开新闻发布会持续进行批驳。我国有关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兵团相继出台政策,支持新疆相关企业发展。
此时,“强迫劳动”谬论核心特征是从“舆论化”和“法律化”阶段进入“实践化”,攻击的借口是中国新疆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攻击对象是所有在新疆生产的产品和新疆企业,以及与新疆企业存在贸易关系的各国公司。西方对我国的经济打压全面升级。同时,欧美所谓的涉疆“法案”相继生效实施,美国对我国部分涉疆企业进行制裁。
西方反华势力完成将“强迫劳动”谬论从舆论攻击到出台“法律”和经济“制裁”的过渡,进入实践阶段,舆论战变为经济战。“强迫劳动”谬论彻底成为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实施战略遏制的组成部分。
三、“强迫劳动”谬论的操控策略
“强迫劳动”谬论的出现并非偶然,具有长期的谋划过程和明确的操控策略。
西方反华势力以人权为幌子,利用各国对人权理念的认知差异,捏造谎言进行炒作。事实上,人权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深受不同国家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各国对人权概念的理解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因此,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和《欧洲人权宣言》没有对人权的标准进行准确和具体的描述。
资料图:联合国官网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将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基本人权,始终充分保障各族群众的各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并在实践中不断推动人权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我国将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和党章,进一步推动人权保障工作系统化和法制化,同时,举办人权论坛和发布白皮书,全面阐述我国的人权理念。
1991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我国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政策。至今,我国共发布13部综合性的人权白皮书和65本有关人权的白皮书。2009年至今,我国制定4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中央有关部门委托中国人权研究会、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对《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开展评估。“人权从理念价值到政党纲领、法律制度与行动计划三位一体,迈入全面实施和具体落实新阶段。”
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人权事业和人权发展对话,履行国际人权责任。我国先后批准或加入了26项国际人权文书,其中包括6项联合国核心人权条约。截至2021年4月,中国先后邀请宗教信仰自由特别报告员、任意拘留问题工作组等9个特别机制11次访华。2016年9月以来,我国与欧盟、英国、德国、瑞士、新西兰、荷兰等举行了近20次人权对话。
但是,西方反华势力无视中西方人权理念的差异和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将人权政治化、武器化和工具化,捏造“强迫劳动”谬论。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政府进行“罪行化”、对我国转移就业扶贫政策进行妖魔化、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具体帮扶措施进行污名化、对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进行恶意揣测和曲解。西方媒体采取倾向性引用策略,对我国人权状况肆意攻击,推动“强迫劳动”谬论广泛传播。
其一,对我国政府进行“罪行化”。
“强迫劳动”谬论诬称,转移就业的目的是剥夺维吾尔族的文化身份并进行“同化”。在此基础上,西方反华势力进一步捏造谎言称,我国在新疆犯下“反人类罪”和“种族灭绝罪”。
例如,2020年3月2日,《华盛顿邮报》发文诬称:“劳动力转移的目的是政治性的,主要目的是剥夺维吾尔人独特的文化和身份。”
2021年11月25日,《环球邮报》发文诬称:“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被强迫劳动,这是中国‘控制’该地区维吾尔族人口计划的一部分。”
2022年4月11日,《环球邮报》引用所谓批评人士的言论称:“强迫劳动和被迫搬迁到其他省份工作,是政府指导下对新疆实施控制的最新阶段。”
2021年8月23日,《卫报》引用西方政客言论妄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残暴的独裁政权’,任何企业都不应该从奴隶制中获利。”
2021年8月23日,《华盛顿邮报》引用反华人士的言论妄称:“任何美国公司都不应该在一个针对宗教和少数民族的种族灭绝运动焦点的地区做生意。特斯拉应停止对种族灭绝的经济支持。”
实际上,在党的关怀下,新疆实现和平解放和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维吾尔族人口从1953年的360.76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62.43万人,增长3.2倍,而同期全国人口增长率为2.4倍。维吾尔族人口的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原标题:吐尔孙·艾拜:西方涉疆“强迫劳动”谬论如何产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俄军战机在挪威海上空拦截美军侦察机
2023-10-07 07:29 俄罗斯之声 -
麦卡锡否认将辞去国会众议员职务
2023-10-07 07:22 美国政治 -
曼谷枪击事件致2死5伤,未成年嫌疑人父母致歉
2023-10-07 07:22 -
美国宣布驱逐两名俄罗斯外交人员
2023-10-07 07:00 俄罗斯之声 -
科特迪瓦总统宣布解散内阁
2023-10-07 07:00 非洲之窗 -
澳政府研究了8年“能否对华脱钩”,最后结论:不可能
2023-10-06 22:18 观察者头条 -
委内瑞拉政府发布逮捕令,捉拿流亡美国的他
2023-10-06 21:08 -
泰国副总理:将实施多项更加严格的控枪措施
2023-10-06 19:56 -
“危险!勿将一中问题看成‘民主与专制’对决”
2023-10-06 19:25 中美关系 -
到底愿不愿接众议长,特朗普又双叒改口了
2023-10-06 17:39 -
“那些对中国非常悲观的预测,我们不认同”
2023-10-06 15:22 观察者头条 -
日本再出食物中毒事件:流水面致892人食物中毒
2023-10-06 15:06 日本 -
韩国考虑对谷歌和苹果处以680亿韩元罚款
2023-10-06 14:22 三八线之南 -
孟加拉国接收来自俄罗斯的首批核燃料
2023-10-06 14:21 -
涉及核武、一带一路、“新铁幕”,普京最新发声
2023-10-06 12:41 俄罗斯之声 -
又来假惺惺求对话,却绝口不提原因
2023-10-06 11:08 中美关系 -
普京谈普里戈任坠机:飞机未受外部冲击,尸体中发现手榴弹碎片
2023-10-06 10:09 俄罗斯之声 -
美官员:美军在叙利亚北部击落一架土耳其无人机
2023-10-06 09:51 -
叙军事学院毕业典礼遭恐袭,已致80死240伤
2023-10-06 09:34 叙利亚内战 -
王毅出席第三届中国西藏“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开幕式
2023-10-06 08:52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明年参选,共和党人警告 评论 51法国撺掇欧盟:加强关税壁垒,对抗中国 评论 227“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评论 82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评论 144以军总长被曝与内塔尼亚胡激烈争吵:这么干局势会失控 评论 109最新闻 Hot
-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明年参选,共和党人警告
-
法国撺掇欧盟:加强关税壁垒,对抗中国
-
以伊冲突后,哈梅内伊首次公开露面
-
俄共通过决议:认定赫鲁晓夫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报告存在错误
-
梅德韦杰夫回怼吕特:有件事说对了,你该学习俄语
-
“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踪”,特朗普“震惊”,地方官却…
-
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
特朗普:这方面,普京很“专业”
-
特朗普玩爽了,美国人傻眼了…
-
以军总长被曝与内塔尼亚胡激烈争吵:这么干局势会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体爆料:马斯克吸毒”
-
哈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苏: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
-
“家庭主义者”卢特尼克,把欧盟鸽了
-
通话通了个寂寞?特朗普不满,克宫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