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晓阳:西方都不愿意做的事,为什么要求中国做?
最后更新: 2024-05-08 19:11:38观察者网:如果要对这些发展中国家进行保护的话,谁应该提供保护?因为如果这个责任完全由中方承担显然也是不合适的,那么应该如何权衡?
唐晓阳:我觉得在这方面,其实是需要国际组织来发挥作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包括我们的亚投行都应该可以参与到这样一个新的金融体系构建中。国际组织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在债务结构调整的时候促进体制发生改变。
二战以来,世界金融体系都是以西方为主导,现在是时候进行调整了。
从这一次它们对中国的施压可以看出,它们本质上还是在为西方的理念和标准说话,由此将债务问题政治化,根本不是真正从全球公平的角度考虑,也不是为这些借贷国考虑,它们只是借这个机会来攻击其它国家。
所以,我认为这一次债务危机应该作为一个契机,我们应该对融资体系和金融治理体系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让结构更均衡,而不只是以美国华盛顿为核心,让它们来实行单一的标准。
观察者网:您可否预测一下,这一次赞比亚债务危机最后的重组方案会是什么样的?
唐晓阳:债务危机的解决还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而且我不认为中国应该做出让步。一些国际组织其实也可以给赞比亚提供临时救助,赞比亚整个国家体量也不大,临时救助可以帮助它们度过难关。而且,赞比亚现在的新总统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企业家,他在国内进行的改革方案很有起色,赞比亚很有可能可以通过救助方案和国内经济的改革,实现经济恢复,也许将来赞比亚并不一定需要债务重组了也未可知。如果接下来铜价或者矿产价格再进一步上升的话,它可能自己就可以度过这个难关。
现任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资料图)
其实我之前也提到过,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应该有更多的高层人士与中国进行沟通,对彼此的体制有更深的认识,从而在一些决策层面进行调整。如果一方预先设好了标准,采取蛮横、不妥协的态度,那最后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
观察者网:在近200年来,国家要实现发展,资本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西方发达国家靠数百年的殖民和战争获得资本原始积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发展所需的资本则主要来自于政府信用和土地财政,那么对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而言,如何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本原动力?
唐晓阳: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马克思说过,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资本是一种社会目的,能够用钱来产生更多的钱,这才叫资本。所以,所谓的资本并不在于多少,而在于能否使其产生这样一种社会关系,利用这样的社会网络获得更多的钱。也就是说,即使资本少也没有关系,只要能够形成社会关系,实现持续增长,自然能够慢慢地吸引来更多的钱。
中国为什么能够变成最大的外资吸引地?因为外资发现在中国能赚得到钱,风险也不大,我们的经济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持续增长,而且有着很多机会,资本自然就被吸引过来了。
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刚开始最重要的不是吸引资本,而是创造环境,在稳定的环境中资本自然愿意投入,自然能够获得更多的价值和回报。
在我看来,提升国家的生产率,形成持续增长,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才是关键。
观察者网:也就是说,经常性的债务违约和重组会增加不确定性,影响经营环境,这样会破坏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进程。
唐晓阳:是的。发展中国家在转型的时候一定要控制波动,而中国在发展过程当中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时会强调用国家贷款来专门做基础设施等战略性工程,这也能促进这些国家的转型。如果在这些国家国内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环境时就把它们引入全球资本市场,只会增加不确定性。
观察者网:西方的目的可能就不是帮助这些发展中国家发展,只是想追求回报率。
唐晓阳:这其实也牵涉到地缘政治的影响。西方一直试图用自己的自由市场模式来教导发展中国家,但中国走了一条不同的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避免了过早进入市场化的波动,而是慢慢地顺利进入市场化。
但是,随着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西方考虑的可能根本不是怎么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结构转型,而是忌惮中国的地缘影响,担心中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压过西方。所以,西方只能想方设法打击中国。但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是理解中国的,它们也能认识到西方的问题,对西方背后的用意也很清楚。
观察者网:当前很多人会质疑中国资助非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您能否再做些解释?
唐晓阳:从长期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讲,发展中国家确实很有潜力。如果美国和欧洲对中国进行脱钩或打压,我们的市场会被压缩,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潜力是无限的,如果它们像中国一样实现工业化转型,那经济能力将会是指数级的增长,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机会。
另一方面,从短期来讲,我们也在获利。我们给非洲的无偿援助其实是很少的,主要都是商业贷款,而且很多是以项目的方式进行的,看似贷出了几百亿的款,但其实不是给现金,而是项目。我们也不单单使用中国员工,也会带动当地的劳工一起建设,带动当地就业、消费、建设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们是通过这样一套“组合拳”来帮助这些发展中国家,这种融资和建设的组合可以说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优势。而且,我们也因此获得了很多回报——很多国企得到了技术和人员培养方面的提高,也能够带动中国工业投资走出去。
据我所知,一些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已经在非洲开始制造生产,这也是中国给当地投资的贷款在发挥额外的效益。所以,中国在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帮助其实是双赢的,我们大可不必被西方媒体的宣传混淆了视听。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珈媛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
美方当场改口
2024-05-08 13:32 -
习近平在匈牙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4-05-08 12:41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