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太一:我如何在美国做毕业典礼演讲
关键字:【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孙太一】
中国学生在美国做毕业典礼的演讲最近成了热门话题,评论很多,观点也很多。但在美国的大学毕业典礼上做演讲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这当中的细节可能了解的人并不多。很多年前我本科毕业的时候很有幸也被选为唯一的学生代表去做毕业典礼的演讲,这些细节,我想,趁这个机会正好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上 发表演讲
我母校的背景
我本科的母校叫Ripon College (瑞鹏学院),一所在威斯康辛州中部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这学校的中文名字估计也是我起的,因为我是学校160多年历史上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我们那个年代出国留学的本来就少,更别说去威斯康辛州中部这种从芝加哥下了飞机在玉米地里要开将近3个小时才能到的地方了。
我毕业的时候,学校为了纪念“终于有来自中国的毕业生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在图书馆里专门插上了一面五星红旗。这五星红旗,现在依旧在。学校的学生不到1000人。Ripon这个城市的人口一共也就8000人左右。
这个城市唯一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迹就是它是美国共和党的发源地,好比咱们的嘉兴南湖,当然了,当年的共和党和今天的共和党不同,那是林肯的共和党,解放黑奴的共和党。林肯他们当年开会的地方还在,叫“The Republican House”。这个“Republican House”后来成了什么呢?一个中餐馆。
谁可以做毕业典礼演讲
别看美国平时说平等、自由、民主,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可是等级森严的。按照GPA (学分积点)的不同,每个人的装束都会不一样。GPA在3.5以上的就算荣誉学生了,参加毕业典礼的时候可以额外带上一些黄金色的带子和锦缎,披在两肩,煞是威风。
荣誉学生之间也要分档次,就好比你是小队长,而他却是五道杠。具体的分法,不同学校会有略微区别。在瑞鹏学院,GPA在3.5到3.7之间的叫“Cum Laude”,每人一条黄金带;GPA在3.7到3.9之间的叫“Magna Cum Laude”,每人两根黄金带;GPA在3.9以上的叫“Summa Cum Laude”,除了两根黄金带,还有一条锦缎;而全校GPA最高的那个人,则叫“Valedictorian”。这个“Valedictorian”就是那个去代表全体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做演讲的人了,所以毕业典礼学生代表讲话翻译成英文叫“valedictorian speech”。
中国有句古话叫“枪打出头鸟”,当然还有一个类似的说法和人啊猪啊什么的有关,在美国也不例外。你在众目睽睽之下,肩上批着一大堆别人没有的东西,要代表大家去做一个演讲,可能GPA也就比第二名高了一点点,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而碰巧你又是个母语不是英文的外国人,初出茅庐,涉世未深,要在一群不少人年纪比你大,比你更智慧且更了解社会的人面前(学生一般会带家长来参加,学校的全体教授也都会出席,我因为是提前一年毕业,所以我的同学几乎年纪都比我大)去给他们传授人生经验,告诉他们成功的秘诀,分享如何去追求快乐,解读生命的意义,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知道,这些事儿,我自己都没搞明白呢。
毕业演讲可以说什么
既然是让我来分享,那么是我想讲什么就可以讲什么吗?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在瑞鹏学院,每年的毕业典礼都是会有一个主题的。这个主题可能是校长或者教授们集体定的,可能是学校根据当下的形势讨论出来的一个应景的话题,也可能和邀请的嘉宾的身份相关。
我当年的主题是“Conservation and Adaptation” (保护与适应)。应该说,被要求用这个主题来演讲是相当幸运的了。中国学生在美国做毕业演讲,最担心的可能就是被要求用“自由、民主、人权”为话题来演讲,或者你讲完之后是某喇嘛作为嘉宾来讲。我是学政治科学和国际关系的,所以还能有所把握。换成一个学戏剧、心理学或者德语的学生,如果碰上这样的题目,可能还真的不一定驾驭的了。
收到话题之后,学校或教授就不来干涉我怎么写演讲稿了。当然,像我这样母语不是英文的讲演人,自然会写完草稿之后找教授修改一下。教授也不会去做文字上的审查,无非就是改改语法错误,让我到时候上台别出个大丑。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121“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52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113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1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