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超:面对美国的傲慢,普京为什么选择了克制
关键字: 制裁俄罗斯美国制裁俄罗斯普京特朗普美俄关系与2012年的《马格尼茨基法案》相比,俄罗斯的报复显然是不对称的。既如此,这就带来两个相关性的问题。第一,为什么这次普京没有强硬回击美国的打包制裁法案?第二,既然俄罗斯回应是不对称,俄罗斯能否走出制裁危机?
回答第一个问题时首先要考虑俄罗斯的政治生态。自2012年普京主义成为俄罗斯政治体制的稳定器以来,俄罗斯政局一直有效可控。乌克兰危机和经济危机不仅没有削弱普京总统的合法性,却让克里姆林宫发挥了历史潜力。这个“断然不会因受压而退却”的政权只要没有时间表的压力,就能够长期稳定的存在。普京总统居高不下的支持率证明了俄罗斯民众的政治选择。制裁法案的俄国听众将美国国会的立法游戏视为美国政治手腕的黔驴技穷。
对普京而言,制裁法案本身的意义并不凸显。而普京担心的是特朗普-普京式的友谊能否在国际舞台上延续,俄美是否还拥有合作空间。普京的回应显然是善意和克制的,旨在向世界表明俄罗斯在寻求合作、机遇和朋友。
但对俄国民众而言,俄美关系改善早已遥遥无期。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尖锐批评美国,“国会通过有缺陷制裁法案破灭美俄关系改善的希望,将带来全方位贸易战”。被强敌制裁的普京政权将再次凝聚人心,为2018年俄国大选奠定基调。普京的愤怒是否在恰当的时候再次释放,实未可知。
面对傲慢和恐慌的民主帝国,此时的普京总统面临的是小鸡博弈的困局。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势一时让俄罗斯落于下风。普京已察觉到无法通过与特朗普的私人交往撬动俄美关系。可能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第三方向美国施压。
由于制裁法案对俄罗斯能源出口管道进行投资的公司进行制裁,损害第三方特别是欧洲和土耳其能源公司的利益。欧洲整个天然气的供应受到威胁,特别是价值100亿美元的北溪天然气管道二期项目(Nord Stream 2)。欧洲委员会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坦言若是制裁影响到与俄罗斯能源交易的欧洲公司,欧洲将采取反制措施。德国经济部长敦促欧委会尽快反制。德奥已经看到了制裁措施将减少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增加美国能源出口份额和相关就业岗位。
但当前的主动权仍在特朗普手中。如果对俄制裁顺利实施,欧美的能源合作无疑将加强,俄罗斯经济再受重创。问题在于特朗普并不希望关闭对俄合作的大门。尽管他签署制裁法案,但无法禁止俄罗斯对欧能源出口。俄罗斯也将重新调整自身的能源产业,独立发展能源技术,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2015年俄罗斯出口结构图
中国的机遇
当前美俄关系处于冷战结束以来最低谷,零和博弈的游戏在未来很可能会加强。这是不是意味着中美俄大三角关系进入“结婚型”关系模式。特朗普也公然表态,称制裁将让中俄关系更紧密。
即便如此,特朗普并不在意美国当前的处境,拟借301条款对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进行调查。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直言中美关系已经达到关键的“临界点”。一直以雅典自居的美利坚民族恶见世界秩序逐渐被“斯巴达们”掌控。美方学者艾利森认为中美之间注定会发生冲突,中美难避修昔底德陷阱。
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坦言,冷战后美国难以处理好目标与可能性的关系。美国力求外交政策反映举国拥护的价值观,却毫不关心反对美国价值观的大国的决心和策略。这显然是极其危险的。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理应实现美国全球战略收缩,但现今看到的是毫无顾忌的霸权宣泄。指导美国对外政策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意识形态被精英斗争搞得支离破碎,使美国对外战略混乱模糊。相较而言,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之后敏锐抓住机遇,在自身实力有限的前提下进行精准外交布局,取得多个突破。
与美俄相比,中国在对外关系管控上更为理性克制。中国与美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上恰如毛主席所言以斗争求团结,一边斗一边和,斗一斗和一和。中国尽力避免与美国直接交恶,在尊重两国关系的基础之上有所作为。与俄罗斯的交往中,中方更注重双方利益的一致性,突破了合作关系中的敏感领域,加强协同行动。
作为崛起大国,中国的对外战略显然反映了超大规模国家逐渐成熟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就目前的情势来看,当前的中国战略机遇更为明显。当然,把握好俄美两对大国关系,摆脱冷战思维的老框架,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反映中国智慧,也是中国成功崛起的重要保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138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