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超:普京对亚投行的热情能持续多久
关键字: 亚投行俄罗斯俄罗斯加入亚投行乌克兰乌克兰危机欧洲制裁俄罗斯美国制裁俄罗斯新冷战欧亚联盟一带一路尽管来得有点晚,但俄罗斯还是抓住最后的机会,选择加入亚投行。
对于眼下的俄罗斯来说,这无疑是明智之举。2013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结束,新兴发展大国进入经济战略调整时期。中国和俄罗斯却因不同的政治局势走向相异之路。中国顺利完成权力交接,并初步制定未来五年的治国蓝图。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赢得广泛关注。
而俄罗斯却因为乌克兰局势恶化身陷泥淖,其所倡议的欧亚联盟也受到极大影响。尽管俄白哈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但油价下跌和卢布崩溃使脆弱的俄国经济面临严峻威胁。与中国积极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不同的是,俄罗斯经济在极端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挣扎生存。
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加入亚投行,无疑为复苏俄国经济提供助力,更为密切中俄合作,加强经济互动。但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对“一带一路”的热情能否持续下去,取决于这几个因素:1.俄美关系。奥巴马已经表示美俄关系“重启”已不可能,美对乌的直接支持也越来越明显,美国之锤准备钉死乌克兰楔子。美国希望俄罗斯陷入乌克兰泥潭,这也将加深俄罗斯向东方寻求发展的力度。2.经济状况和欧亚联盟的发展态势。“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运作需要俄罗斯的大力支持。俄经济恶化和欧亚联盟的失利将促使俄罗斯将更多精力放在恢复经济和统合独联体国家上,这需要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支持。而中国则可以在此期间“大有可为”,促成“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化与落实。
欧亚经济一体化整合的暂时失利加深了俄罗斯密切与东方国家合作的需求
与美对抗,经济持续低迷
随着亚洲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崛起,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急速下降。为了维护美国在亚太的主导权,再平衡战略应运而生。传统的联盟体系、高规格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军事伙伴关系建设构成美国对冲中国的重要手段。而对俄罗斯,美国则通过与欧洲联手实施经济制裁,与中东国家联手降低石油价格,支持乌克兰反俄力量进行强力对抗。
与中国温和的关系性战略不同,俄罗斯的抗争是直接的、激烈的,而带来的结果却是经济灾难。2014年3月18日,克里米亚独立并正式加入俄罗斯,被解释为“克里米亚人民选择自己的命运的自由”。普京将西方针对俄国军事干预乌克兰局势的制裁视为“阻碍我们发展,将我们推向政治、经济和文化孤立之镜”的行动。为此,普京的经济顾问谢尔盖·格拉济耶夫(Sergei Glazyev)宣称将抛售美元债券、离开美国市场作为对西方强加经济制裁的回应。欧亚经济一体化迅速升温,2014年5月29日,俄白哈三国总统在阿斯塔纳签署《欧亚经济联盟条约》,宣布欧亚经济联盟将于2015年成立。
在国际上赢得胜利的俄国却在经济问题面前手足无措。50%以上受惠于油气出口的俄国,终究逃不过持续的油价下跌带来的猛烈冲击。长期维持在110美元/桶的乌拉尔原油,在去年8月中旬一周内跌破100美元/桶。根据路透社(Reuters)的计算,石油价格每降低1美元,俄罗斯联邦税收收入就降低140亿美元。俄罗斯分析家们大多认为油价下跌受到地缘政治而非产业本身的影响,页岩油只是昙花一现。但普京预期的油价上涨并未出现。至10月底,全球油价跌破85美元/桶。美国与沙特联手布局,使用石油打压俄罗斯和伊朗初见成效。
而普京的工作也越发艰难。石油价格的下跌将威胁到俄罗斯经济稳定和普京政权。不仅如此,通过石油兑换硬通货的俄石油企业,受经济制裁影响难以在资本市场上自由活动,也难以获得西方的技术设备以降低开采和运输成本,在运营上难以为继。俄罗斯天然气巨头Gazprom突遭欧盟反垄断机构突击搜查,将面临高额罚款的风险。与之相对比,2014年美国的页岩油革命大幅度提高了美国石油产量,创造了成千上万个就业机会,并在不久的将来从石油净进口国发展为石油净出口国。
2014年12月1日,卢布经历1998年以来最大单日幅度下跌,“像俄罗斯那样货币大跌”成为国际流行语。12月15日,俄罗斯卢布崩溃,汇率跌幅创下1999年4月以来最高纪录。尽管俄央行采取紧急措施加息,16日卢布继续大幅度下跌,直至17日卢布汇率在克林姆林宫的努力下才有所反弹。卢布的崩溃并没有带来经济混乱,却一直在拖垮俄罗斯经济活力。2015年,卢布对美元的汇率有所缓和,但仍就虚弱。
另一严峻问题则是俄罗斯资本外流和通货膨胀。根据俄央行统计,2014年俄企业和银行业资本净流出高达1515亿美元。油价暴跌、卢布崩溃和资本外流造成俄经济系统平衡性破坏,物价普遍上涨。数月来,俄罗斯物价暴涨,普遍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和食品短缺。俄民众取空储蓄,囤积食品谷物和罐头以应对风险。少数民众对俄政府反衰退措施集中于银行和工业领域,而对零售业置之不顾感到不满,甚至表达出对俄政府腐败和官僚主义的痛恨。俄经济危机极有可能造成政治社会全面危机而影响俄罗斯国家安全。
尽管3月以来,美俄之间的直接对抗有所减缓,但乌克兰局势依旧让双方如鲠在喉,特别是乌克兰内战造成的大国政治分裂,无疑加剧了美俄对抗。持进攻性现实主义的部分美式政客要求国会通过法案为乌克兰政府军提供军事援助引起俄强烈反感。根据列瓦达数据显示,84%的俄国公民对西方特别是美国持否定态度。美媒大肆宣传诸如“俄侵略乌克兰”、“普京式极权体制”更是加剧了俄对美敌意。互为敌人意象的俄美关系被西方学界建构成“冷战”时期美苏关系,新冷战理论如自我实现的预言般恶化俄美关系。美对俄的错误知觉、俄美双方敌人意象以及官方民间互动的迅速减少将俄美关系再次推入尴尬境地。这就好像比胆大博弈,谁先谋求改善关系谁就认输。因此,谋求中国的支持,获得博弈上的主动权是当前俄国外交的重要布局。加入亚投行,也许只是第一步。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75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