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日报刊文建议:立刻全面放开生育,不应再收取社会抚养费
关键字:立刻全面放开生育。我国女性的生育高峰在25-30岁。从人口结构来看,1975-1985年出生人口的生育意愿较强,但目前已过最佳生育期,二孩积累效应将释放完毕。而90年代人口相对减少,加上生育观念改变,指望这部分人担当生育重任不太现实。只有1986-1990年回声婴儿潮出生的人口,总数高达1.2亿,又有较强的生育意愿,且目前仍有2年左右的时间处于最佳生育期。应利用这一时间窗口,立刻全面放开生育。
大力发展幼教产业和托幼服务。目前低龄儿童的照料主要是通过母亲兼职甚至全职照料、祖辈的照料支持,以及分散且昂贵的市场化托幼机构实现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个人主义的发展,老年人承担儿童照料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应明确国家在公共托幼服务中的主体责任,重建国家公共托幼体系,探索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可能性;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兴建民办幼儿园,并加强政府管理;社区街道也可设立托幼机构,提供基层保育服务。努力形成“公立幼儿园为主,民办幼儿园为辅,社区街道托幼机构补充”的多层次的托幼体系,帮助家庭分担儿童照料责任。
加强义务教育体系。我国很多地区把素质教育理解为早放学,普遍缩短义务教育时间,以至于很多家庭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接送小孩并奔波于各种培训班,严重增加了家庭抚育子女的成本。要改变现有素质教育的方式,以公办学校为载体在学校内部展开素质教育。可考虑恢复小学生“朝八晚五”的上下学时间和实施弹性放学制度,以便与职工的上下班时间相衔接。也可针对双职工家庭9岁以下的儿童开设寒暑期班,开展素质教育。为此,要努力增加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和师资供给,并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
发挥基层计生干部的力量,引导舆论宣传。应纠正把人当作负担的片面认识,形成“人既是消费者更是生产者”的科学人口观。发挥基层计生干部的力量,引导社会恢复和树立多子多福的理念。
中期内,建议建立生育基金制度,并妥善利用好存量的社会抚养费,通过花费较小的经济手段来鼓励家庭生育;延长产假并建立育儿假制度;制定鼓励生育的住房政策,等等。
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尽量实现二孩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取出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断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则待退休时再行取出。生育基金采用现收现付制,即个人累计缴纳而尚未取出的生育基金,可用于政府对其他家庭的生育补贴支付,不足部分再由国家财政补贴。
提取存量抚养费资金用于生育补贴,减轻财政压力。目前不应再对超生子女的家庭收取社会抚养费,相反我们应提取存量的社会抚养费用于生育补贴。考虑到我国社会抚养费已经征收了30年,存量资金应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理论上可以支撑一两年内对二孩家庭的生育补贴。可考虑将存量抚养费资金用于充实生育基金,或作为生育基金的初始资金。
延长产假时间,考虑建立育儿假制度。我国从2016年起,将头胎和二胎产假分别调整为30天和128天,丈夫的陪产假从10天增加到15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假时间仍然较短。可先将二胎产假延长到6-8个月,育儿假延至一年,丈夫的陪产假延至3个月。等时机成熟后,再对生育二胎以上的夫妇延长产假或引入育儿假。为减轻企业负担,妇女在产假或育儿假期间的薪资,可考虑按比例或以固定金额由国家财政或生育基金支付。
制定鼓励生育的住房政策。居住条件对人口生育率有较大影响,可考虑住房政策向二胎或多胎家庭倾斜。如提供长租房,对二胎或多胎家庭优先;对低收入的二胎或多胎家庭提供3年的租房补贴,或房贷优惠,等等。
长期内,待以上政策效应递减时,应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调节作用,对多孩家庭和女性再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并对多孩家庭给予财政补贴。
对二孩家庭减免个人所得税,或是按照孩子数量累进抵扣个人所得税。由于孩子在未来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等税金,家庭已为社会养老体系做出贡献。因此,向二孩家庭抵扣个人所得税,用以弥补家庭的生育成本是合理的。考虑到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保基金缺口增大,为长远计,税收抵扣必须适度,并注重其经济效率。建议仅对多孩家庭的第二个以上孩子(六岁以下)集中抵扣税额,也可按孩子数量累进抵扣所得税,同时设立一定的封顶额。
对多孩家庭进行适度财政补贴。税收抵扣仅对中高收入人群有激励,但对边际税率很低甚至是零税率的低收入人群并无作用。在这一阶段,各级财政有必要对多孩家庭尤其是经济困难家庭加大财力支持。包括:生育奖励,如对孕期、哺乳期的妇女给予生育津贴,对家庭6岁以下儿童发放育儿津贴等。为提高补贴效率,可仅对家庭第二个以上孩子发放财政补贴。如果国家财力上仍有困难,建议针对低收入家庭或是在人口老龄化较严重的地区加以实施。
通过税收支持或财政补贴,鼓励企业保留或提供生育后再上岗妇女的岗位,减轻妇女职业发展压力。我国妇女就业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妇女的就业保障措施尤为重要。由于女性在产假和哺乳期间可能被迫中止劳动,企业为减少损失往往选择解雇怀孕员工,导致女性生育后丧失原有职位,极大削弱了妇女的生育意愿。尤其是高知女性,职业发展压力更大,生育意愿更低。可对企业进行一定的税收支持或财政补贴,鼓励企业保留或提供生育后再上岗妇女的岗位。
最后,生育政策应充分考虑地区的差异性。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向中心城市迁移,中小城市的年轻人口大量流失。我国东北地区以及部分计划生育执行较严格的地区,人口老龄化尤为严重。相反,东部一线城市仍然面临着人地资源紧张和极大的人口压力。中央应制定鼓励生育政策的基本框架和原则,各地政府可根据当地的生育率以及老龄化程度,制定地方性的人口政策。这样不仅能促进人口发展的地区均衡,而且可总结各地试点经验,为下一步大规模实施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 原标题: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于文凯
- 最后更新: 2018-08-16 08:49:20
-
“土匪在查酒驾”,拘!
2018-08-16 07:48 依法治国 -
爷爷见义勇为孙子被小偷轧死 被告人一审被判死刑
2018-08-16 07:45 依法治国 -
八旬老太保外就医被拒:律师向监狱申请暂予监外执行
2018-08-16 07:40 依法治国 -
人民日报:别让爱心冰柜遇尴尬 看见乱拿吼一嗓子
2018-08-16 07:23 暖心闻 -
新疆游客超5000万人次创新高 最远专列来自哈尔滨
2018-08-15 21:46 -
哈尔滨严查冥纸冥币产销:最重可直接立案
2018-08-15 19:54 观察者头条 -
三峡堵船了,已疏散295艘
2018-08-15 18:48 超级工程 -
国务院:长生问题疫苗近50万支 将追责地方政府
2018-08-15 18:41 -
华人拿用坏商品在美超市退全款 拍视频炫耀惹众怒
2018-08-15 17:27 观网看片 -
记者卧底“北京炒房团”:990套房控制80% 下一站是天津
2018-08-15 16:36 中国房市 -
用鼻尖落子!脑瘫青年成业余四段,柯洁这动作显尊重
2018-08-15 15:56 暖心闻 -
保外遭拒老太下午获准与女儿及律师会面
2018-08-15 15:47 依法治国 -
川航“英雄机长”被清华录取了
2018-08-15 15:33 -
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决议
2018-08-15 10:54 佛教 -
老太保外被拒 央视网:与法治精神不符与人道主义相悖
2018-08-15 10:38 依法治国 -
网红不顾劝阻执意怀孕 医生:以爱的名义绑架我们
2018-08-15 10:12 医患关系 -
刚说完“安倍是亲爹” 然后……
2018-08-15 09:30 -
雄安为啥还没启动大规模建设?清华教授讲透了
2018-08-15 09:27 雄安新区 -
文科学霸以为考得差要复读 结果考上了清华
2018-08-15 09:17 -
上海将在首届进口博览会期间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2018-08-15 08:49 上海新高度
相关推荐 -
“损失惨重的100天”,他俩会掰吗? 评论 64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评论 256“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评论 76美国新驻华大使: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对特朗普“忠诚” 评论 102最新闻 Hot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
“纺织业是过去式,美国不需要”,业界怒了
-
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
“上台100天,说100个谎√”
-
特朗普吹破天,白宫备忘录没敢提对华关税…
-
加拿大人突然对华更友好:中国制造比美国制造强多了
-
“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
“应让各国明白,没中国,特朗普不会宽限90天”
-
15箱中国货海上漂,“死忠粉”傻眼:我哪知道特朗普是纯疯啊
-
“死磕”海底挖矿:美国落后,中国就高兴了
-
我驻智利大使质问:美国怀疑中国,那美国自己呢?
-
“我想当教皇”
-
巴基斯坦警告:可靠情报显示,印度将在36小时内动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