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见义勇为成被告?央视走访朱振彪追赶交通肇事逃逸者案现场
关键字: 朱振彪朱振彪追赶交通肇事逃逸者案朱振彪见义勇为被张永焕撞倒的张雨来,左眼眶视神经管外侧壁骨折,颧弓骨折,多发挫裂伤口,伤口深达肌层,但并无生命危险,根据唐山市曹妃甸去交警一大队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责任方是张永焕。而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大秦车务段滦南站,在无过错情况下,赔偿张永焕家属4万元人民币。2017年1月15日,张永焕的儿子张殿凯到滦南县胡各庄派出所报案,认为在追逐的过程中,朱振彪多次辱骂、恐吓给张永焕造成了心理压力,最后致其死亡。2017年11月24日,朱振彪接到河北省滦南县人民法院的应诉通知,被索赔60余万元。
朱振彪:当时第一时间接到电话的时候,法院不是立案了吗,我以为是刑事案。因为对这个民事、刑事不是太清楚,以为有罪就是这个感觉。
记者:那心理压力会很大的。
朱振彪:当时我就在车上一直纠结,我是不是不该管,是不是社会就这样子,就给我爸打个电话。
记者:你当时一个人在车上想了很久?
朱振彪:对,我就是来拿起诉状。我给我爸打个电话,我说起诉了,我爸的意思怎么还起诉。我说就是追人肇事逃逸那个事,我爸说那也没别的办法,他说请个好律师等着吧。
记者:你爸没埋怨你?
朱振彪:没有,我爸就说了这样一句话。
记者:人有时候真的是很矛盾的,当你做了一件自认为对的事,又要去承受很多压力的时候,有时候会自我否定。
朱振彪:当时就是考虑到,以为是刑事案的时候,就像是不是我真的做错了,我真的不应该这样子管。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路见不平一声吼,吼完继续往前走;是不是应该这样子?
记者:如果那时候让你再选择的话,你会?
朱振彪:那个时候我最后想法就是,我感觉我自己对得起我的良心。
2018年2月2日,河北唐山市滦南县人民法院对此案开庭审理。
法官潘楷:原告张殿凯、张庆福以及被告朱振彪生命权纠纷一案,现在开庭。
记者:你当时预想最不好的结果是什么?
朱振彪:预想最不好的结果就是赔钱。
记者:你那时候自己会不会觉得也委屈?
朱振彪:那个时候我是感觉委屈。如果最后判决我败诉的话,可能会感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应该就会有这样的心态了。
记者:什么心态?
朱振彪:怕,也怕事。
记者:就遇到类似的事情。
朱振彪:可能报警救助和这些后面的事情,就不会再有。
记者:开庭审理之后,双方主要争议的点在哪?
审判长:争议的焦点就是说原告你这种执着的追赶,有没有这个必要。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又传递了死者撞死人的信息,最终这个结果是没有撞死,造成了死者心理的压力。也就是这种追赶行为,跟这个死者之死是有联系的,这是原告的主张。被告朱振彪认为他的追赶与张永焕的死亡,不具有因果关系。
记者:但是从审判长,你们审判机构来看的话,你们怎么来确定这个必要性的限度呢?
审判长:他是否直接对张永焕的生命构成了威胁,这就是限度。他如果对张永焕的生命构成了直接威胁,那就超过了限度,达不到这个威胁的程度,就不构成直接威胁,也就是说没达到侵权责任法所要求危害的限度。
记者:审理中怎么来进行这样认定呢?
审判长:我们结合手机的视频,还有目击的证人,这个过程当中能够证明,朱振彪在追赶过程当中始终与张永焕保持了安全距离。而且他一边追赶,一边报警。到火车要来的时候,朱振彪又有挥衣示警这么一个镜头,而且他对张永焕进行了高声劝阻,考虑考虑家人你就不要跑了,这个事并不大,也说了劝阻性的语言。这些事实经查证,我们都认为朱振彪这种追赶,是没有超过这个必要的限度。
庭审过程中经过对证据的综合审查,法官认为当庭提交的一系列证据,能够认定张永焕死亡结果的发生与朱振彪的追赶行为之间,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2018年2月12日下午,法官作出一审判决。
法官潘楷:被告朱振彪作为普通公民挺身而出 ,制止正在发生的违法行为,属于见义勇为,应以支持和鼓励。驳回原告张庆福、张殿凯的诉讼请求。
记者:在审判书里面,我们看到最后的判决书里面,您也提到了“见义勇为”这四个字。这是当时你们整个合议庭的综合意见吗?
审判长:是合议庭的综合意见。因为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行为鼓励的这么一个价值取向。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讲,你是否是见义勇为就不承担责任,如果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那么造成了当事人的伤害,你还是要承担责任的。它是两个概念,并不必然说见义勇为就不承担责任。
一审之后,张永焕的家属提出上诉,但后来又选择撤诉。折磨朱振彪400天的事情终于结束。
今年两会期间,朱振彪追赶交通肇事逃逸者案被写入最高法的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评价该案称:让维护法律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受到鼓励,让见义勇为者敢为,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风尚。正是那句“让见义勇为者敢为”,给了朱振彪很大的鼓励。
记者:未来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身边的时候,还会继续吗?
朱振彪:还会伸出我的援助之手。
记者:你会再做慎重的选择吗?
朱振彪:到时候可能就会有一些改变,做到更完美。还是那句话,下一秒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 原标题:【面对面】朱振彪:白日追踪
- 责任编辑:朱敏洁
- 最后更新: 2018-08-06 11:57:23
-
福建一寺庙烧纸钱被投诉 环保局用佛经“点化”信徒
2018-08-06 10:49 基层治理 -
司机遇查龟速逃跑 交警一路陪跑:“要不歇会?”
2018-08-06 10:25 中国雷人秀 -
济南实行养狗计分制 扣满12分要考试合格才能养
2018-08-06 09:56 人与狗 -
小裙子,你尽管去穿!色狼,我们来抓!这个喊话引网友怒赞
2018-08-06 09:29 依法治国 -
胡锡进:读《作为中产 我对国家有哪些不满》有感
2018-08-06 08:51 中产阶级 -
家中燃气泄露,先吸根烟冷静下…
2018-08-06 07:53 -
去发改委指定部门办证 对方却说...
2018-08-06 07:46 基层治理 -
燃气泄露 他真点了根烟冷静一下…
2018-08-06 07:30 中国雷人秀 -
男子带女儿砸免费助老餐厅写标语:各回各家
2018-08-06 07:25 -
南京江宁警方为此致歉:处置不专业 接受批评
2018-08-06 07:15 人与狗 -
家属已领回骨灰,不存在索赔
2018-08-05 22:39 中国游客 -
调查组赴陕西核查儿童接种疫苗问题
2018-08-05 22:30 依法治国 -
没扛住!这次黄庭坚和苏轼都倒下了
2018-08-05 21:18 极端天气 -
辽宁现在到底能不能吃猪肉?官方给出答案
2018-08-05 17:19 -
32岁香港歌手卢凯彤坠亡,曾入围金曲歌后
2018-08-05 16:19 香港 -
乘客滞留机舱4小时强开应急门被拘 海航回应
2018-08-05 15:59 -
司机抡铁棍打游客却被网友盛赞 怎么回事?
2018-08-05 15:37 -
学生自主实习必须到国企央企? 校方回应
2018-08-05 15:20 -
“反正你们有弟弟了”14岁女孩爬上24楼窗外,然后警察叔叔来了
2018-08-05 15:03 暖心闻 -
湖北咸宁鼓励两孩政策:产假半年,教育医疗住房有福利
2018-08-05 14:38 全面二孩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