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时报刊文:美国留学热是如何在亚洲降温的?
关键字: 金融时报刊文美国留学热是如何在亚洲降温的英国金融时报网6月12日发表日经撰稿人Mitsuru Obe撰写的题为《美国留学热是如何在亚洲降温的?》的文章。文章说,枪支暴力频发和特朗普反移民立场削弱了亚洲学子赴美留学的兴趣,而亚洲日益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也吸引他们就近求学。
对于抱负远大的亚洲年轻人来说,赴美国学习一直是一个自然的选择。他们穿越浩瀚的太平洋,为的是拿一个有国际声望的学位,或许还可以尝试追逐美国梦。
然而,亚洲地区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在离家近的地方求学。
要理解其中的原因,让我们从《泰晤士高等教育》最新的“世界大学排名”说起。亚洲有3所大学首次跻身该榜单的前30名,另外还有几所大学进入了前100名。越来越多的亚洲高校提供受到国际认可的学位课程,且这些课程通常以英语授课,学费也比“英语圈”学校便宜得多。
对那些渴望出国留学但财力有限或不愿意远离家人的学生来说,这为他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对一些人来说,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避免唐纳德·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的政治乱局。枪支暴力频发和总统的反移民立场也是令亚洲学子对美国退避三舍的两个常见原因。
“除美国和英国外,学生的海外留学目的地还有众多选择,”乔治城大学教育学助理教授斯蒂芬妮·金说。“这一趋势反映学生流动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新中心的崛起。”
对今年24岁、来自越南的Nguyen Huu Duoc来说,新加坡符合他的所有要求。他于2016年进入南洋理工大学攻读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博士学位。新加坡“比东南亚其他国家发达”,他说。“而且离我的国家很近,我可以回去看望我的父母。他们希望我每年回去看望他们几次。”
新加坡学生Leo Sylvia Han Yun选择了东京工业大学。23岁的她有一个先天性耳聋的妹妹,她选择主修临床生物学,希望以后用干细胞疗法为孩子们治病。“你能看到受疾病折磨的痛苦,”她说。“孩子们不应该遭受这样的痛苦。”
在选择求学目的地时,她不想冒险。“就我个人而言,”她说,“安全是第一位的。”诸如2017年初2名印度IT工程师在堪萨斯州一家酒吧里被枪杀,或今年4月3日在YouTube总部外面发生枪击案等事件令许多学生心生犹豫。
有关亚洲内部学生流动情况的数据显示,在特朗普当选总统之前,这种转变就开始了,中国和日本等国家正成为更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根据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和日本文部省的数据,2014到2016年期间,在日本留学的其他亚洲国家学生人数增长了36%,达到173303人,而在中国留学的其他亚洲国家学生人数增长了18%,达到264976人。
此外,美国国内有关移民问题的激烈争论只会让更多学生对赴美留学三思而后行。
特朗普政府还加大了对H-IB签证计划——允许美国公司雇佣高技能外国员工——的攻击力度。特朗普去年表示,这种签证“永远不应该被用来取代美国人”。
“当美国工人获得公平和公正的竞争环境时,没有人能和他们竞争,”特朗普说。特朗普的民粹主义言论博得他的铁杆选民和一些左翼工会组织的好感,尽管商业团体对这种将国际人才拒之门外的做法表示担忧。
就业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为什么还要承受在美国学习的高昂成本,或沉重的学生贷款负担呢?
“就我个人的情况而言,我不想冒这个风险,”在东京工业大学攻读机械工程专业的24岁印度研究生库马尔·席特哈尔塔说。席特哈尔塔每天要做长时间的研究,还有一份英语教师的兼职,同时还要往来于东京和其它城市参加求职面试。“日本有出色的技术,其他(亚洲)国家有市场,”他说。“我可以把两者联系起来。”
无数的印度学生仍渴望在硅谷工作,在那里他们有可能追随谷歌首席执行官桑德尔·皮查伊或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的足迹。一些家长抵押他们的房子,贷款支付子女在美国的教育费用。但席特哈尔塔不想让父母承担如此大的压力。
无论学生们主要担忧的是枪支泛滥、移民政策还是求学成本,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美国大学的国际学生人数在下降。在2016-2017学年下降了3.3%,为10多年来首次下降。根据总部在纽约的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数据,估计本学年又下降了6.9%。
亚洲学生无疑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他们占美国国际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二。总体而言,在美国2000万大学生中,国际学生约占5%。
尽管像席特哈尔塔这样的学生仍选择出国留学(只是不一定去美国),但其他人则在自己的国家找到了具吸引力的教育机会。“越来越多的学生留在本国接受高等教育,并且通常会享受到经济实惠的教育费用带来的好处。”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在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
“随着优质高等教育变得更加普及且可获得性增强,学生们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该协会指出,“因此,全球国际学生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分散和多元化。”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估计,2015年到2017年期间,出国留学人数年增幅将降至1.7%,而2000年到2015年期间,年增幅为5.7%。“预期全球长期性出国留学人数增长势头放缓,主要归因于各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资。”该协会称。
韩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学年,在美国就读的韩国籍本科生人数下降了12%,研究生人数减少了4.9%。这延续了过去5年持续下降的趋势。
这部分归因于韩国的大学适龄人口减少,但专家也表示,这反映出该国政府和学校吸引学生放弃赴美留学、留在国内求学的努力正在显效。
诸如首尔延世大学和梨花女子大学等顶级学府现在都设立了纯英语教学部门,而乔治梅森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等美国院校也在韩国设立了分校。师资也变得越来越国际化。
不过,并非所有亚洲国家都能负担得起高等教育的巨额投资,这意味着优秀学生仍会寻求到其他国家留学。印度就是个例子。
印度的大学适龄人口在不断增加,但国内缺乏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的高等教育资源。尽管该国有印度理工学院等著名的工程学院,但“这些精英院校数量很少,对入学名额的需求远远超过供给。”IIE的研究主管拉贾·班达里说。
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美国第二大国际学生来源国。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数据,当前学年在美国注册的印度学生人数下降了16%,可能反映出对特朗普的顾虑。但学生们倾向于选择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目的地,而不是留在国内。澳大利亚教育和培训部记录在册的印度籍大学生人数跳增了23%,达到54376人。
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过去几年的印度学生人数稳步增长。
“我认为未来数年内会有大量印度学生都想要出国留学,因为本国缺乏优质教育资源,而且很多人想在国外找工作。”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中心主任菲利普·阿尔特巴赫说。
至于中国学生,在赴美留学人数在过去10年间增长了4倍达到逾35万人后,增长速度正在放缓。一些专家认为,随着中国政府斥重资升级一流大学,力图打造“世界级”院校,出国留学的潮流未来将会出现逆转。
韩国目前的趋势为我们“预测其他花高价在美留学的学生群体——例如来自中国的学生——的未来状况提供了一扇窗口。”乔治城大学的蒂芬妮说,她预计,越洋赴美求学的中国学生总数将会逐渐减少。
- 原标题:金融时报刊文:美国留学热是如何在亚洲降温的?
- 责任编辑:于文凯
- 最后更新: 2018-06-12 16:03:16
-
港澳通行证将被微信取代?国家移民局辟谣
2018-06-12 15:52 香港 -
杭州一工地路面塌方 挖机也陷落
2018-06-12 13:17 安全生产 -
他被吊销律师执业证 曾高调介入“保姆纵火案”
2018-06-12 11:54 依法治国 -
786万!南京“凶宅”成交
2018-06-12 11:31 -
女大学生校招面试被猥亵 嫌疑人被行拘
2018-06-12 11:24 依法治国 -
“私家湖泊”侵占洞庭湖湿地17年 政府严令拆除竟岿然不动
2018-06-12 11:1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起底海外就医:诈骗分子专挑有钱、重养生、文化水平低人群
2018-06-12 10:57 中国游客 -
“踹头执法”被曝后现骂记者帖 城管副队长:兄弟们顶起
2018-06-12 10:45 依法治国 -
讨薪不成上吊自杀?警方:挂的假人
2018-06-12 09:31 农民工 -
女患者手术中被医生擅自切除子宫 1个月才发现
2018-06-12 08:02 -
官员暗访成常态,公职人员都有啥“工作百态”
2018-06-12 07:11 基层治理 -
为做实验,高校召集师生吃800斤荔枝
2018-06-11 22:41 -
男子跳海自杀被民警救下:缘分,其实我是逃犯……
2018-06-11 21:11 中国雷人秀 -
这道高考单选题,选A或B都给分
2018-06-11 21:05 高考 -
“不限量”套餐藏猫腻:电信认错,移动表态
2018-06-11 21:04 -
她在高中毕业典礼上谈性骚扰,然后...
2018-06-11 19:33 美国一梦 -
农民下水田为李克强让路,被总理一把拉上来
2018-06-11 18:07 -
车辆坠河夫妻被困:你们先救我老公
2018-06-11 17:35 暖心闻 -
“主战场”转向农村 北京今年煤炭消费总量将削减至420万吨内
2018-06-11 16:05 -
部队技能人才哪家强 中国山东找蓝翔
2018-06-11 11:53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72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20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