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封文科博士来信:农村没有过田园牧歌 读大学的观念应该改
关键字: 文科博士文科博士来信文科博士回乡文科博士心理文科博士出路文科博士情怀文科博士前途文科博士
笔者恰好也是一位文科博士,文人对逝去的东西容易有一种感伤和怀旧,但实际上,有些美好田园生活的幻想,可能是记忆的自我美化功能造成的错觉。王博士的文章还写到,在动车、高铁上“大家不是玩电子产品就是睡觉,相互间很少交流”;而到了农民工较多的绿皮车上“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在热烈地交流,还有打牌,吃东西之类的,什么都有,也有用劣质手机的外音放歌曲的,大家都不担心打扰到别人,也没有人认为别人的做法是一种干扰”。作者认为,后者代表了底层人的粗犷和乐观,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有家园可以退守”。绿皮火车上这种不怕影响别人的行为,本质也是权利边界模糊造成的,让多少人抱怨过的不文明现象,被诗意地美化成具有“人间生活的那种氛围”。这种说法让坐过绿皮火车饱受噪音尿骚体臭香烟烟雾折磨的人情何以堪啊!
曾经的绿皮车(资料图)
出于家人对老家精神上的联系,我每年春节都随家人回农村老家呆一两天。现在的农村确实比较破败,主要是新生力量断流。以前村里还有些能工巧匠,他们掌握某些奇怪的工种,比如劁猪的、唱戏的、土方治病的、能调理邻里关系家庭矛盾的,等等。现在这些也没有了。农村之所以破败,恐怕是因为它没法留住更优秀的人群——道德评判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在农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生活用水质量无法保证,日常商品供应种类贫乏,这些问题从来就有。城镇化进程,实际上给多数人带来了更多机会,而不是相反。笔者认为,农村的鼎盛期正在逝去,但这不等于说农村以前存在过田园牧歌的美好生活。如果在描述问题时掺杂了道德意识,其所描述的问题的客观性也就动摇了。
作者还写到,在他的观察中,现在农村青年和打工青年的婚姻不像传统的农村婚姻,定亲之后有三四年熟悉了解的时间,而是直接被房子、车子和动荡不安的现实物质化。但是,传统农村婚姻就不物质化么?在没有打工潮的七八十年代,有的村子因为贫穷成了“光棍村”的事儿,也是多有耳闻。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婚姻从来都比较看重物质——当然,不能说没有人看重爱情,无论哪个年代哪个地方都有唯爱情论成功的例子,现在的农村也肯定有。如果真能用”方言思维“来思考这个问题,就会知道:这不怪变动的现实,传统的也不全是美好的,只能说,以前穷有穷的攀比,现在富有富的攀比。
作者深有感触地写到,作为博士生“很难融入到村子的生活中”“作为农村大学生,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童年的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80后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没有希望收回成本”。
在笔者看来,在当前,一个刚入职的大学生收入比不过熟练的技术工,这也很正常。读大学的观念应该改一改了,无论乡村还是城市,读书不会无用,因为知识是有用的,读过大学的人相对而言会有更高的成长空间,以后贡献越大,拿钱也就越多,而不是一毕业就能兑现很多钱或一毕业就加入体制内获得某种“人上人”的身份优越感。如果说读了什么学位就要高人一等,不能高人一等就没面子衣锦还乡,那只能是旧时代的事情。
笔者认为,农村人宁愿承受亲情的损失也要求变,为什么?事实是,农村从未成为过给人提供稳定感、满足感的物质依靠,更不曾有过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黄金时代。固然人人都渴求稳定的依靠,文科知识分子因其专业特殊渴求会更甚,然而我们又清楚地知道,“从一而终”的稳定生活才是更可怕的。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关文平
-
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244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54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392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61“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85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