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世伟:德国新政府是否能够实现真正的“时代转折”?
观察者网:近年来德国一直试图在财政上加强对军事工业的投入,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德国军工行业最近的发展情况?战争之初提出的1000亿欧元的军事基金对其防务工业造成了多大促进?
史世伟:根据德国公布的数据,1000亿欧元的军事基金已经全部投入使用,它对于整个德国的军火工业有比较大的促进,例如德国的莱茵金属在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39.5%,达到约24.5亿欧元,其订单积压截至2024年9月30日达到约519亿欧元,同比增长41%,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00亿欧元。相关投入也带动了整个德国军工股票的繁荣。
但是现在问题在于它的生产能力。直到2023年,也就是俄罗斯袭击一年多后,德国才开始大幅增加国防开支,达到北约成员国军费占GDP比例2%以上的目标。德军目前防空系统和自行榴弹炮的数量甚至正在大幅下降。
IfW研究显示,德国军工生产不容乐观
根据“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去年九月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按照目前的采购速度,德国战斗机大约需要15年才能达到2004年的库存量,坦克大约需要40年,而自行榴弹炮则需要近100年。所以现在德国需要大量的时间重建军备。
目前,欧洲正处于安全危机状态,如果美国真正撤出,欧洲要保卫乌克兰将变得极为困难。此外,法国的核武库过小,以海基核力量为核心,不可能为乌克兰真正提供核保护伞。从常规军备角度来看,欧洲目前既没有统一的军队,也缺乏统一的指挥体系。欧洲各国力量现在主要归属于北约体系,由美国主导。因此,要实现欧洲自主防卫的目标,需要较长时间。
为此,欧洲正在采取两条路径:一方面通过扩充军费支出;另一方面与美国进行谈判,争取在短期内避免美国过快撤出。乌克兰方面的泽连斯基也正与美国展开沟通,毕竟他也知道欧洲无法替代美国。但美国应该不会为乌克兰提供更多选项,毕竟美国正在将自己的战略重心聚焦于亚太和中国。
观察者网:这次我们看到德国债券在市场上出现了抛售潮,虽然这一情况止住了,但是未来您是否认为,随着债基扩大以及美国在欧洲安全投入减少,德国债券是否面临新一轮抛售压力?这对整个欧洲的主权信用是否会构成挑战?
史世伟:从德国的情况来看,德国债券不太可能面临新一轮的抛售压力。德国目前仍被标准普尔评为AAA级,其主权债务占GDP的比重仅为62%,处于较低水平。相比之下,美国的债务比例约为120%,法国为110%,而日本甚至达到约240%。
虽然德国十年期债券,其利率已从2.5%上升至2.75%,预计未来收益率可能进一步上扬,从而加大了偿债压力,压低了债券价格。但从发达国家的标准来看,德国的债务水平较低,信用状况较为优越。
基于其良好的信誉,大规模的国债抛售潮不太可能出现,但是欧洲整体目前存在一个问题:欧盟计划大幅增加国防开支,总额约为8000亿欧元。其中,6500亿欧元将通过举债方式筹措,而剩余1500亿欧元则由欧盟出面筹集。这就意味着其他成员国也不得不举债。如果像南欧等本就债务信用较低的国家被迫增加举债,将面临严峻金融挑战。
希腊豹二坦克
这最终又会将欧盟共同债务安排提到日程上来。在欧债危机和新冠疫情期间,欧盟曾通过新冠救助基金,由各成员国共同为该基金提供担保。在当前危急情况下,是否也可以采用类似方式,目前仍存在争议。然而,德国舒尔茨政府及北欧国家对此坚决反对,而墨茨是否会同意也存疑。
毕竟德国目前是欧盟中唯一能够以较低成本融资的大国,如果德国融资环境恶化,整个欧元区都将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欧盟在共同债务问题上始终存在根本性矛盾。
此外,关于8000亿欧元预算的落实,最终结果可能打折或延长实现时间。欧盟在这一问题上也将主要起到协调作用,各成员国更倾向于自行加强国防,扩大各自的军费支出。如果南欧国家依赖举债扩军,难度无疑会非常大。
欧洲内部对于这件事的关注度也不一样,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安全重点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地区,德国位于欧洲安全前沿关注东欧前线,而东欧一些国家的军备扩张已十分显著,进一步扩张可能力有不逮。这可能会给欧洲未来主权信用造成一定影响。
观察者网:未来欧洲是否面临进一步衰退危险?中欧经贸关系下一步应该如何走?我们应该如何吸引德国等国的企业来华投资?
史世伟:总体来看,目前欧洲经济前景与美国比较较为乐观。近年来,欧盟主要经济体,尤其是德国,正通过扩大军费支出和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来振兴经济。德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将德国的潜在增长率提高至1%。虽然这一目标比此前提出的2%目标更为谨慎。在当前形势下,德国实现1%的增长已属不易。
目前欧洲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经济衰退,但并不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大幅度的衰退风险。短期看欧洲经济形势甚至有望优于美国,因为欧洲不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工资增速较快且通胀已明显回落。
当前德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投资不足,尤其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官僚主义和劳动力不足等方面。因此,通过增加投资、降低能源价格,哪怕仅实现1%的经济增长,也将是一项重大胜利。部分欧盟成员国的经济增速可能会超过德国,达到1.5%至2%,这对中德、中欧之间的经贸关系将带来积极影响。众所周知,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在美方加征关税的背景下,中欧经贸关系更显得尤为重要。
在企业投资方面,德国企业对华投资近年来屡创新高,中国已成为德国第四大投资目的地。德国企业在华投资占欧盟整体投资的50%,约占德国海外投资的10.4%。未来德国中小企业对华投资领域仍有进一步合作和拓展的空间。同时,如何吸引中国企业到德国投资,也将成为未来双方亟需推动的重要议题。
此外,中国和德国在汽车、化工等德国支柱产业供应链方面相互渗透程度不断加深,与中国市场的联系已非常紧密,各方都不容易轻易退出这一互利合作的局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暗示撤兵?泽连斯基称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任务已完成
2025-03-15 12:02 乌克兰之殇 -
“商飞进军越南,更进一步”
2025-03-15 11:53 中国大飞机 -
中科院院士:美国不是“永远不沉的航空母舰”
2025-03-15 11:26 -
“中国深耕多年,美西方自以为手上有牌可打吗?”
2025-03-15 11:12 能源战略 -
“龙”飞船发射升空,美国滞留太空9个多月的宇航员能回家了吗?
2025-03-15 09:47 航空航天 -
警惕!G7声明竟未提“一个中国”
2025-03-15 09:28 观察者头条 -
中使馆: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向加方提严正交涉
2025-03-15 08:32 -
-
杜特尔特,视频连线出庭
2025-03-14 23:17 -
白宫下了指示:不排除入侵,但…
2025-03-14 23:0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别了,特鲁多
2025-03-14 22:56 -
中国团队连获国际大奖,“有助于对抗美国禁令”
2025-03-14 22:47 人工智能 -
“不及中国1/200!”美国卷不动,日韩很兴奋
2025-03-14 22:28 观察者头条 -
重大战果:2255人被押解回国
2025-03-14 22:24 打击网络诈骗 -
特朗普:我跟普京聊过了,要他饶乌军一命
2025-03-14 22:0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拒绝了:还得改”
2025-03-14 21:41 乌克兰之殇 -
升级!俄夺回三座城镇,乌称击退22次进攻
2025-03-14 21:12 乌克兰之殇 -
“中方应该会欢迎?”
2025-03-14 21:05 中美关系 -
关税狂飙美股跳水,“特朗普衰退”真要来了?
2025-03-14 18:37 特朗普 -
“同意但有条件”,普京声明全文:感谢中印巴西南非
2025-03-14 18:05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争夺软实力确有挑战,但中国产品表现堪称惊艳” 评论 16颠覆国本?特朗普“擅闯”司法部 评论 139“商飞进军越南,更进一步” 评论 65警惕!G7声明竟未提“一个中国” 评论 559“不及中国1/200!”美国卷不动,日韩很兴奋 评论 141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