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逝川:“八大王”张献忠在明末清初三次入川的来龙去脉
关键字: 江口沉银张献忠李自成张献忠屠川三次入川明末清初多尔衮这时候张献忠小时候受过的教育和从军期间的军事训练自然甩了其他泥腿子几条大路,流动作战中给了他发展壮大的机会,在一众泥腿子农民军中成为核心部队,人数也由几千人发展到几万人。
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的部队进入四川,打下了夔(音kuí)州(今重庆奉节),本来打算继续进击,不过慑于威名赫赫的重庆女总兵秦良玉麾下“白杆兵”威名(这是一支敢在浑河与努尔哈赤的后金精锐贴身肉搏的虎狼之师),仓皇撤退之时被秦良玉和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不得不败退湖广。
崇祯八年(1635年)张献忠战果显赫,跳出河南的官军包围圈,一路向东挺进直破明中都凤阳。凤阳那是什么地方?朱重八的老家,祖坟所在地。张献忠一点也不客气,砍了凤阳知府,顺带发动农民军和百姓把皇陵的几十万株松柏也都砍了,拆了地面建筑物和皇觉寺(朱重八出家的地方,龙兴之地所以当时叫龙兴寺),最狠的是掘了老朱家的祖坟,凤阳的地主也被屠戮殆尽。凤阳一战可以看出张献忠从军的风格:那就是对明朝皇室是彻底消灭,地主阶级有条件消灭。
但凡事没有总是顺风顺水的时候,明王朝离咽气也还有好几年。到崇祯十年(1637年),农民起义军接连遭受挫折,李自成被洪承畴、孙传庭在陕西多次击败,只剩17骑躲藏起来;张献忠本人也被左良玉击败受伤,部下孙可望力救才得以脱险。为了保存实力,“八大王”也不得不低头,接受了明朝的“招抚”,但招抚招抚,招而不抚,就如同猫咪难以被两脚兽驯化,八大王也不会甘心屈居人后。张献忠拒绝接受改编和调遣,也不当明朝的官,部队也仍然保持独立性。重新造反,只是个时间问题。
崇祯十二年(1639年),由于洪承畴、孙传庭率军进京勤王,西北的官军力量出现了真空。充分修整后的张献忠自然抓住机会又造反了,并且打败了之前的老对头左良玉,害得人家降了三级。
崇祯十三年(1640年),张献忠通过贿赂左良玉的方式,再次跳出官军包围圈,二次入川。这次他击败了老冤家秦良玉所部,在四川转战了半年,粉碎了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崇祯十四年(1641年),张献忠再次挥师出川,昼夜急行很快攻克襄阳,获得了明朝的军需饷银并用来赈济百姓。并且如同他在明中都凤阳对朱明皇室所作的一样:杀了崇祯皇帝的叔叔襄王朱翊铭和兄弟贵阳王朱常法。其后一直到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又有过低潮,一度不得不投奔李自成,因不愿意接受改编差点被李自成杀掉。多亏“曹操”罗汝才劝阻并私下赠予五百骑才得以逃脱。可见八大王也是有自己的野心的,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确有着一定的人格魅力。
崇祯十六年初后来他又攻克了武昌,处死了楚王朱华奎。之前李自成攻克洛阳后搞了个“福禄宴”,也许是抱着和李自成攀比的心理,张献忠这次和部下一起分吃了楚王的肉。可怜明末的皇室成员,就这样一个个被农民军像杀鸡宰牛一样给宰了。
在武昌的时候,“八大王”升级为“大西王”,正式建立了大西政权。有了名号架子也得搭起来,于是有样学样也设了六部和五军都督府,并且开科取士授以州县官职(可惜这批人再后来左良玉反攻后多被逮杀)。不过背面同样称王的李自成就非常不满了,派人带了书信以示威胁。张献忠是个十分识时务的人,被李自成和官军两下夹击,于是率部南下湖南,经过几个月的鏖战,逐渐控制了湘境、鄂南、粤桂北部地区。这时候的“大西王”开始谋划更长远的目标了,于是决定三进四川。
张献忠称帝
崇祯十七年(1644年),彻底击败秦良玉所部,攻陷成都后,“大西王”正式升级称帝,国号“大西”,改元“大顺”(这个年号真是要跟早他几个月称帝的李自成死磕到底啊)。另外也少不了搭建新政权的架子,设置左右丞相、六部尚书、铸钱和开科取士等等,不一而足。不过大顺朝过得并不顺,先是各地部队和地方官员频遭明军袭击,以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自己也穿上鞋了,却也开始脚疼了;大顺二年(1645年)对李自成辖下的汉中的作战也失败了。
大顺二年(1645年)初,也就是北方清朝的顺治二年,福临这个小皇帝刚刚登基没多久,清廷在摄政王多尔衮的指挥下正在对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南明的弘光政权进行作战,暂时无暇关注张献忠。只是派了定西大将军河洛会(别看像个汉人名字,这可是正宗满洲镶白旗人)剿抚并用,表示对张秉忠同学过去的早饭行径一概既往不咎,如若能降,永葆富贵,但倘观望迟延,定会悔之无及。不过清廷显然低估了张秉忠同学的野望与气节:明朝和李自成老子都看不上,如今还要当“汉奸”?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但大西政权走到第三年(1646年),情况一下子急转直下:北方李自成身灭,大顺政权土崩瓦解只剩下残余的抵抗力量;南京也已经被豫亲王多铎平定;清廷更是改派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率吴三桂等全力进攻大西政权。由于部将刘进忠积极主动向吴三桂学习,投降清军并带领其进入川北,张献忠于是尝试向川西川南转移,带上了多年征战积累的金银珠宝,由主力部队护送沿岷江南下。但是在江口镇被南明的总兵杨展击败,金银财宝也都沉入江底。时隔300多年才得以考古发掘重见天日,这才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向南打不过,张献忠只能向北去啃清军这块硬骨头,当然这中间杨展杨总兵也没闲着,张献忠跑杨展一路追,一直追击到成都北面80里的广汉才收手。南北腹背受敌,只能放弃成都,破釜沉舟,向着陕西老家的方向,说不定还能博一条生路!两年前崇祯皇帝在北京城破之时,曾命皇后贵妃自缢,砍死多名嫔妃后又砍死昭仁公主砍伤长平公主,以免落入农民军手中受辱。
那时候朱由检的心情,张献忠现在想必也体会到了,所以他“尽杀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扑杀之”。并交代养子孙可望,“世子就由你来当,你就不要推辞了。明朝这么多年正统,看来气数未尽,天意如此。我之前干了那么多缺德事,连人祖坟都刨了,不可能再归大明了。等我将来死了,你就赶紧归顺大明,千万别投清啊!”(孙可望的确大部分都听进去了,归顺大明他办到了,就是最后还是投清了!)这交代后事,反映出张献忠感觉到自己失败在即,命不久矣,冥冥之中自有命数吧。
大顺三年(1646年)十一月,大西军和清军前锋鳌拜在西充遭遇,隔河对峙。张献忠戎马征战这么多年,一直很命大,所以这次也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带着牙将亲自上凤凰山前线观察敌情。好巧不巧叛将刘进忠刚好在对面,告诉了清军那就是八大王,清军迅速射箭,击毙了张献忠,一代枭雄就此陨落。从崇祯三年(1630年)到大顺三年(1646年),纵横中原大地17年之久,历经浮沉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大西国皇帝,张·敬轩·秉忠·献忠就此陨落。
张献忠虽然死了,但是四川仍然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南明永历朝廷联合张献忠的残部与清军仍然进行了十多年的战争,直至顺治十七年(1660年),四川才得以平定。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0“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