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泽平:全球股市大跌 只刺激不改革的代价?
关键字: 美联储加息货币收缩货币政策全球风险资产股债美债收益率下降美元美元资产黄金国泰君安任泽平任泽平全球股市大跌【8月24日,中国股市大跌8.5%,全球股市也遭遇“黑色星期一”纷纷暴跌;而今日开盘,A股更是延续昨日的跌势,跌破3000点大关。股灾正升级至全球,美国收缩货币和中国收缩需求双击,引发全球风险资产价格暴跌,避险资产价格大涨。新兴市场风暴扑面而来,七年之痒再度来临?究竟谁是主演此次全球股灾的罪魁祸首?就此,国泰君安宏观研究团队任泽平发表报告认为,美联储加息预期+人民币闪贬+股灾+PMI创新低是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全球各经济体只刺激不改革,这需要付出代价。作者授权观察者网发布。】
新兴市场风暴:风雨欲来
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和人民币闪贬影响,新兴市场普现货币贬值潮、资本流出、大宗下跌、股债震荡。上周五美股大跌,美债收益率下降,美元阶段性见顶,黄金价格上涨,全球市场避险情绪上升,有风雨欲来之势。
8月24日,亚洲股市迎来黑色星期一,各政府发布措施和言论,中国台湾紧急救市。
-恐慌指数暴涨,风险资产价格暴跌,避险资产价格上涨
2015年8月22日,VIX恐慌指数收涨46.4%,至28.03,创2011年12月份以来收盘新高,本周累计上涨120.65%,创有史以来最大单周涨幅。资金流出股市,流入债市和贵金融。根据EPFR数据,过去一周,全球股市资金流出规模高达83亿美元,创15周新高。其中,新兴市场股市基金资金流出规模高达60亿美元,为近5周以来最大撤资规模。同时,流入政府债和国债的资金为25亿美元,为此类基金连续第七周资金净流入,创2012年11月以来最长流入周期。货币市场基金净流入82亿美元,为连续第三周净流入,创2014年11月以来最长流入周期。流入贵金属的资金为1800万美元,为连续第二周净流入。
全球股市调整,债市和贵金属反弹。8月21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幅3.12%,纳指收跌3.53%,欧洲泛欧绩优300指数收跌3.40%,上证综指下跌4.2%,周累计下跌11.5%。港股周跌6.59%,创2011年9月份以来低位。台湾股市指数从4月高位以来也暴跌超过22%。韩国综合指数周跌5.41%,日经225指数周跌幅5.28%,创下16个月来最差,印尼股市周跌5.42%。美国10年期国债周累计下跌14个基点。
-8月24日,美欧和亚洲股市黑色星期一
8月24日,亚洲股市出现踩踏。上证综指-8.49%。香港恒生指数-5.26%,日经225指数-4.61%,韩国综合指数-2.47%,澳洲标普200指数-4.09%,标普孟买交易所基准股指-4%。台湾加权指数-4.84%,盘中跌幅-7.5%,创下有史以来跌幅、跌点最大纪录。
8月24日欧股低开后跌幅加大。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4.88%,英国富时100指数跌4.44%,为2013年来首次跌破6000点;德国DAX30指数跌4.69%,法国CAC40指数跌4.97%。
全球恐慌情绪蔓延到美国。纳指100期货9月合约跌5%,触发熔断机制。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1.957%,创4月末以来最低水平。
各国政府发布相关措施和言论,表示关注。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25日将开会评估股市;菲律宾股票交易所因技术原因暂停交易;台湾行政院召开紧急会议讨论通过“国安基金”或四大基金进场护盘事宜;印度官员表示,印度股市下挫短期令人不安;在亚洲股市集体重挫之际,印度央行行长Raghuram Rajan呼吁央行们避免给股市注入“强心剂”,Rajan表示,过度提振市场情绪或者向市场注入强心剂并非央行的职责所在,这么做股市涨得了一时,而回到现实股市只会再度崩溃。
-新兴市场普现货币贬值潮
人民币闪贬后,几乎所有新兴经济体货币相继贬值。哈萨克斯坦实行自由浮动汇率政策,随后该国货币坚戈对美元大幅贬值30%。同时,马来西亚林吉特对美元汇率创1998年新低。2015年至今,印尼卢比也贬值15%。南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也不容乐观,2015年巴西雷亚尔贬值24%。秘鲁央行更是对外汇衍生品交易量采取了一定的限制。
-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跌
原油期货跌破40美元/桶,为2009年以来最低点。8月2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盘中一度跌至39.86美元/桶,后收报40.45美元/桶,跌幅2.1%。同时,LME铜价和铝价也连续多日下跌,双双刷新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
-全球贸易量萎缩
全球新出口订单由扩张转为收缩。全球7月制造业PMI值51.0,与前值持平,自2012年12月以来,全球制造业一直处于扩张状态,但速度有所放缓。新出口订单由扩张转为收缩。
直接原因:美联储加息预期+人民币闪贬+股灾+PMI创新低
近期事件导致避险情绪上升。美国经济增长稳健,美联储加息逐渐升温,导致全球资金加剧回流;8月11-13日,人民币闪贬4.6%,掀起新兴市场货币贬值潮;615股灾对中国经济负反馈开始显现;8月财新PMI初值创09年3月新低,中国经济进一步下滑,大宗商品进一步下跌。
根本原因:只刺激不改革的代价
-全球面临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全球面临严重的结构性问题而非简单的周期性问题,需要推动供给侧改革,但次贷危机后,全球过度依赖货币财政刺激。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刘易斯拐点和房地产长周期拐点出现,面临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型增长的转变,但长年改革迟缓,不断依赖财政货币刺激维持旧增长模式,经济寻底路漫漫。相关经济体受中国需求收缩拖累较大,比如巴西、澳大利亚等依赖向中国出口资源的经济体,韩国、中国台湾等依赖向中国出口加工制成品的经济体。
美国建立在美元霸权基础上的过度依赖消费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次贷危机后,QE刺激起股市房市泡沫,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模式。
全球人口增长率下滑,潜在增长率下移,这在欧洲、日本等更为明显。
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据2015年1月国际扶贫慈善机构乐施会(Oxfam)发布的有关全球贫富差距问题的报告,全球1%的富人群体所拥有的全球财富从2009年的44%增长到2014年的48%,而到2016年,这一比重估计将超过50%。
-过度依靠货币和财政刺激,改革力度有限
全球量化宽松的货币刺激。美国先后实施了3轮QE,共计3.51万亿美元,贷款利率从峰值8.05%降到3.25%。欧央行从LTRO到TLTRO再到QE,共注入约2.2万亿欧元,边际贷款利率从2.25%降到0.3%。日本从QE到QQE,长期贷款利率从2.55%降到1.05%。同时,全球掀起降息狂潮,先后有近30个国家多次降息。
中国4万亿元的财政刺激。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4万亿基建投资建设。
2015年,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美国收紧货币,但各国经济复苏进程和货币政策周期不在一个轨道上。美国货币政策收紧是引发多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比如1982年的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均是典型案例。
同时,来自中国的需求持续下滑,改革前景迷雾重重,目前尚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够弥补中国经济衰退带来的需求缺口。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赵晓明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256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72“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4“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7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