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诺CEO辞职,与中国合作战略独特
最后更新: 2025-06-16 18:10:01(文/观察者网 张家栋 编辑/高莘)
据路透社6月16日报道,雷诺集团突然宣布其首席执行官卢卡·德·梅奥(Luca de Meo)将离职,并寻求汽车行业以外的职位。
雷诺首席执行官卢卡·德·梅奥 路透社
据法国纸媒《费加罗报》报道,卢卡将成为古驰(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Kering)的新任首席执行官。
雷诺中国向观察者网证实了卢卡辞职的消息,但目前集团对于其辞职原因及继任者等信息尚未有明确答复。
受此影响,周一早盘,开云股价一度飙升8.2%,雷诺股价下跌超6%。
在卸任之际,卢卡重申了在任期间的成果,以及集团董事长让·多米尼克·塞纳德(Jean Dominique Senard)的知遇之恩,“人生中总有功成身退的时候。在雷诺集团,创历史纪录的业绩便是最佳证明。我们拥有强大的团队与敏捷的组织架构,更制定了面向下一代产品的战略蓝图。因此我决定在此刻交棒——离任之际,雷诺已成为面向未来完成转型的企业。”
塞纳德则对于卢卡·德·梅奥为雷诺集团战略转型及变革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致以谢意,并确认其任期将于今年7月15日正式结束。
2020年,卢卡从大众汽车集团转投雷诺,彼时的雷诺集团正值日产前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被捕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合作出现裂缝之际,同时恰逢疫情带来的产业冲击之时。多重因素打击下,这家法国制造商在当年给出了一份创纪录的亏损报告。
雷诺集团官网
此后几年,卢卡对雷诺推行了大范围的成本削减政策,大幅削减了全球员工总数和产能。同时,他还制定了提升雷诺在全球范围竞争力的Renaulution复兴计划。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囊括了公司的全链路降本、财务目标革新、品牌及产品矩阵重整、全球化与本土化战略协同、明确的电动化转型目标等内容。
外媒对于卢卡的改革评价称,尽管其一系列举动令公司的市场规模缩小,但企业在整体运营上却更加灵活,此外他还监督了雷诺与日产之间关系的彻底重塑。
今年3月,雷诺集团正式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该集团全年销量达到226.48万辆,旗下多品牌销量全线增长,集团运营利润从2023年的41.2亿欧元(约342.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42.6亿欧元(约354.3亿元人民币),总营收从523.7亿欧元(约4355.4亿元人民币)增至562亿欧元(约4673.9亿元人民币),均创下集团历史最佳财务表现。
卢卡在沟通会上表示,“这是我们123年历史上最大的运营进步。”同时他还强调了在其主要竞争对手大众和Stellantis面临盈利困境的前提下,雷诺取得的出色业绩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
外界认为,由于雷诺在2020年就改变了在华策略,采用极低运营成本的轻资产模式,所以在大多数外资车企受到中国车市对外国品牌需求下降的影响时,雷诺反而没有因此产生太大的业绩波动。
同时,雷诺还预测,2025年将是其进一步丰收的一年,卢卡预计集团的运营利润率预计将超过7%。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华产品销售近乎停摆,但卢卡却是中国市场与技术的坚实拥簇者。在其接手雷诺,也是雷诺在华取消整车业务的2020年,卢卡便表示:“从根本上看,一个国际化公司就必须得在中国运营。雷诺必须扪心自问,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重回中国。”
雷诺与东风合作生产的达契亚春天 雷诺汽车官网
在与东风集团的合作中,卢卡则一直致力于保持和中国合作伙伴的联系,并持续与后者进行达契亚春天(Dacia Spring)的研发与对欧出口探讨。
在电动化转型加速的多年间,卢卡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向欧洲汽车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并特别提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他表示,雷诺集团期待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优秀合作伙伴学习。
同时,在卢卡的带领下,雷诺也成为了外资车企中最早加强中国研发的一员。2024年开始,雷诺在上海成立了ACDC研发团队,至今已发展至150名以上员工,负责集团电动汽车开发的全流程。
依托该研发团队的势能,雷诺还计划在华拉动整个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卢卡表示,“许多其他竞争对手都在本地做研发,但采用的是‘在中国,为中国’的方式。雷诺则选择通过一个生态系统做一件事,服务于世界其他地方。所以ACDC和我们在世界各地的其他研发中心有同样的地位。”
从时间节点来看,卢卡的辞职正值其带领雷诺转型的最后一个阶段,同时也是雷诺预期中收获的阶段。在公司经营状况方面,雷诺也并没有面临去年Stellantis盈利大幅下滑的承压阶段。
但在外媒的相关报道中,卢卡则难免被拿来与半年前离职的Stellantis前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 Tavares)相比较。虽然业绩表现大相径庭,但两家企业所处的共同背景在于,欧洲汽车行业普遍被认为正受到美国贸易关税和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竞争的影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家栋 
-
特斯拉迎重大利好:美国将简化无人驾驶汽车安全豁免流程
2025-06-16 17:47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中国稀土影响零件本地化,印度被迫放宽条件
2025-06-16 16:40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赴欧旅游要注意!这些行为可能“掏空”你的钱包
2025-06-16 14:30 观出行 品位·出行 -
智算占比超98%!贵安新区如何撑起西部“数字底座”?
2025-06-16 14:06 观出行 出行·纪录 -
创造历史,中国车手叶一飞首夺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
2025-06-16 12:15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被曝破产重组,哪吒汽车内部矛盾日益激化
2025-06-15 17:5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汽车“反内卷”打响第一枪,多地置换补贴“踩刹车”
2025-06-15 17:46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中国带动亚太室内滑雪市场激增,这一模式或将输出全球
2025-06-14 18:51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老头乐”真香?Stellantis董事长呼吁欧洲建立小型车联盟
2025-06-14 10:59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让更多客户体验保时捷”,首届保时捷认可易手车品牌日开幕
2025-06-14 10:55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从破产重整到年入近亿!这一景区为何能成功“逆袭”?
2025-06-13 20:14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特朗普称将再度提升汽车关税
2025-06-13 16:43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从老巴刹到牛车水,用餐桌拉近与世界的距离
2025-06-13 16:04 观出行 出行·纪录 -
奥运机遇与绿色愿景:20年后,我们会从旅游业看到什么?
2025-06-13 15:33 观出行 品位·出行 -
着力法国市场,业绩承压的极星调转方向
2025-06-13 11:1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汽车业遭重创,特朗普关税正打击日本经济核心
2025-06-13 11:07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量产在即,宝马首次展示新世代iX3试装车动态
2025-06-13 11:02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何以“再战港股”?锦江独家回应
2025-06-12 22:59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看赛事、逛展览、观星空,“我们期待更多中国游客到访”
2025-06-12 14:41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世界级打卡地!这条西北文旅新黄金线要让世界看见“大地的温度”
2025-06-12 13:15 观出行 出行热点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中方回应加拿大“捅刀”:没有法律依据,只会损害合作
-
美防长焦虑:中方人员不再参与任何项目
-
“热带特朗普”吹嘘:只要美国撑腰,我能“遏制中国”
-
自己人几句涉华忠告,竟让菲军气成这样...
-
“‘弹药’见底,服务业也得摆上来了”
-
24岁中国男子被诱骗至泰国后遭绑架撕票,遗体被发现
-
垃圾不够烧?变化如何发生的
-
还没睡醒?美外交官说:铁路方面,我们能教教中国
-
“这里不是特朗普的垃圾场!”台湾仅存的非洲“友邦”气坏了
-
“跟中国比,真抠”
-
外媒操心:又是利好中国
-
日本警方指认中国玩具枪能“发射实弹”,日本网民困惑了…
-
印度怼了回去:别搞双标,不排除重启中俄印合作机制
-
“前所未有”!柬首相签令:全国清剿
-
“多数是中国的博士后”,美方又下黑手
-
“这个道理,中国人想通了,如今美国人却不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