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汽丰田裁员1000人,日系“扛把子”为何撑不住了?
-
张广凯专业主义
文/张广凯
继广汽三菱本月宣告停产之后,日系合资品牌的“扛把子”广汽丰田,也扛不住了。
日本媒体今天证实了广汽丰田裁员的消息,1000名员工被提前终止合同,相当于其现有员工总数的约5%。
广汽丰田方面今天也就“大规模裁员”的传闻回应称:本次是广汽丰田的正常阶段性调整,对象为部分劳务派遣员工,不涉及正式员工。广汽丰田根据市场形势变化,经慎重考虑,依照与劳务派遣公司的协议,停止部分派遣。
据悉,广汽丰田已经与劳务派遣公司协商,确保受影响员工及时、足额地获得合法合理的经济补偿。此外,广汽丰田也协同劳务派遣公司,为受影响员工推荐再就业岗位。
网络流传的图片显示,广汽丰田对员工的补偿除了法定N+1之外,还包括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感谢金,两个月基本工资的奖金,以及7月剩余工作日的额外工资。
网传广汽丰田裁员补偿方案
今年上半年,尽管广汽丰田仍然是中国市场销量最高的日系品牌,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近10%。纯电车型BZ4X的销量不振,也对整个丰田品牌形象造成影响。
而对于广汽集团来说,旗下合资品牌的集体低迷仍难扭转,菲克和三菱相继败走中国,丰田和本田也都出现销量下滑。自主品牌埃安和昊铂能否站稳中高端市场,将成为广汽的关键一战。
据乘联会数据,今年上半年,广汽丰田销量仅次于南北大众,在合资车企中排名第三,但增速表现却令人担忧
全球表现亮眼,却折戟中国市场
广汽丰田裁员,无疑是丰田电动化转型缓慢的又一个注脚。
与众多国际汽车巨头一样,今年上半年整个丰田汽车的全球表现其实非常亮眼。
根据丰田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其全球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0%至403.9万,全球产量增加11.5%至397.9万。
尤其是随着芯片短缺缓解和产能提升,丰田在5月单月的全球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33.4%,达到84.7万辆,创5月的历史新高,连续5个月同比增长。
然而,中国市场的表现却拖累了丰田全球业绩。
2023年1-6月,丰田在华累计销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8%,仅为87.94万辆。
销量的下降主要又来自于广汽丰田。广汽集团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今年前6个月,广汽丰田累计产量461241量,同比下降6.97%;累计销量452800辆,同比下降9.48%。
同期,一汽丰田的终端销量则同比增长了6%,但373195辆的总销量仍低于广汽丰田。
丰田在全球和中国市场的冰火两重天,显然是由于在中国电动化大潮中被远远抛下。
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6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89.4万辆,同比下降2.6%;新能源车市场零售66.5万辆,同比增长25.2%。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5.1%,较去年同期27.3%的渗透率提升7.8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销量迅猛增长之下,整体汽车销量却仍然下降,愈加凸显出燃油车当下的艰难处境。
而在新能源市场中,自主品牌渗透率高达58.8%;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0.9%;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3.7%。
广汽丰田的生产线
错失混动大潮,丰田还有机会翻身吗?
技术路线被市场贴上落后标签,恐怕是丰田等合资品牌当下困境的根源。
在纯电、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百花齐放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上,以丰田双擎为代表的日系品牌,却至今仍然在主打油电混动(HEV)技术。
对于已经尝到市区纯电行驶甜头的中国消费者而言,插电混动和增程式路线才能带来当下的最大满足。
主打油电混动的日系品牌,也就难免错失中国这轮新能源爆发的巨大机遇了。
那么,丰田真的落后了吗?
其实,丰田在新能源技术上原本起步很早,并且拥有令人艳羡的广泛布局,在氢能源和固态电池领域都取得了大量专利,而在混动领域,也一度有“世界上只有两种混动,一种是丰田,另一种是其它混动”的说法。
然而,远见和保守,这对看似矛盾的特征,却同时体现在丰田的前瞻性布局上。
就在今年5月,丰田首席科学家吉尔•普拉特(Gill Pratt)还在强调,汽车电动化的转型不应过快。
今年初卸任的丰田前社长丰田章男,也一直以公开批判电动化而著称。
丰田章男(资料图)
在丰田看来,一方面,电动化只是过渡技术,真正的未来应该属于氢能源;而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又会给电力、电网设施和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因此,丰田的混动技术,至今还是主打小电池、以燃油为主的HEV技术。
这样的说法,或许难以被中国消费者认同,但是放眼全球,对于电力基础设施更新较慢的地区,这种思路也确实更具有普适性。
不过问题在于,就算混动真如丰田所说,只是过渡性技术,那么在未来的纯电乃至氢能源时代,丰田一定能够翻身吗?
至少在目前的纯电市场,今年上半年,一汽丰田 bZ4X 累计零售销量为 5041 辆,而广汽丰田 bZ4X 则为 4132 辆,两者相加还不足万辆。
事实上,中国新能源市场已经证明,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绝不仅仅是动力系统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智能化提升。汽车从出行工具向智能设备的转变,才是一场更大的革命。
而丰田 bZ4X 在智能化上,尚未拿出足够有说服力的能力。
丰田最大的危机,不是动力系统一时的路线选择,而是整体创新能力还能否跟上时代的浪潮?
标签 丰田- 责任编辑: 张广凯 
-
从网约车到超级跑车,广汽埃安的野心和挑战
2023-07-24 17:04 -
-
上汽与奥迪达成共识,将深化合作加快电动车开发
2023-07-20 19:50 观网财经-汽车 -
远程完成6亿美元A轮融资
2023-07-20 16:03 观网财经-汽车 -
四驱+性能+智能化,枭龙MAX想做同级中的“新势力”
2023-07-20 16:02 观网财经-汽车 -
特斯拉二季报:毛利率近3年最低,不排除再降价促销
2023-07-20 15:12 -
第5577万辆下线,中国一汽迈过70周年
2023-07-18 17:54 观网财经-汽车 -
自主混动“神仙打架”,但车市的“价格战”可能到头了
2023-07-17 19:10 观网财经-汽车 -
15万元车型用上全铝车身,屡败屡战的“理工男”奇瑞能否翻盘?
2023-07-14 17:57 观网财经-汽车 -
动力超过保时捷718,奇瑞艾瑞泽8高能版实力如何?
2023-07-13 20:00 观网财经-汽车 -
东风销量下滑,背后是日系在华的沦陷
2023-07-11 18:22 -
与雷诺合资动力公司,吉利又多了个“洋朋友”
2023-07-11 15:11 观网财经-汽车 -
走向拉美市场,长城探索中国车企出海新方向
2023-07-11 13:23 观网财经-汽车 -
奥迪欲购买国产电动平台,哪家车企有望入选?
2023-07-10 19:23 观网财经-汽车 -
吉利博越L新增车型上市,燃油车还能有多香?
2023-07-10 16:18 观网财经-汽车 -
公安部: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312.8万辆,创历史新高
2023-07-08 15:51 观网财经-汽车 -
传特斯拉上海裁员,根源是美国政府?
2023-07-07 19:17 -
“我会回来的”,吉利银河L6将成比亚迪秦最强对手?
2023-07-07 15:54 观网财经-汽车 -
长城汽车6月重回10万俱乐部,新能源成为破局关键?
2023-07-07 13:38 观网财经-汽车 -
销量未起产能先行,上汽通用在电动赛道奋起直追
2023-07-06 17:00 观网财经-汽车
相关推荐 -
-
中美将举行经贸高层会谈,商务部回应 评论 1“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34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0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3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中美将举行经贸高层会谈,商务部回应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
18名议员跑票,默茨意外未能当选德国总理
-
苏丹宣布:与阿联酋断交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