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上微电影的东风日产 如何拥抱崭新的未来
最后更新: 2021-07-15 14:49:01出品:观察者网汽车频道【官方号:引擎视线】
作者:张家栋 编辑:娄兵
6月与贾樟柯联合拍摄《流动》,7月又联合陆川拍摄《奇·骏》,2021年,进入中国市场18周年的东风日产似乎突然爱上了拍摄微电影。
作为18岁成人礼,东风日产为自己和1300万车主共同送上的礼物,诠释了东风日产的每位车主“人·车·生活”的记忆,也展现了东风日产逐梦的勇气与决心。
18年前,东风日产以近乎白手起家的局面下,凭借一台SUNNY“阳光”,开启了在中国市场的征程。而后的时间中,东风日产不断刷新着其在华销量的里程碑。
2008年,东风日产正式实现第100万辆整车下线;2018年,东风日产第1000万辆整车下线,正式迈入“千万辆”俱乐部。
从0开始,15年时间进驻千万俱乐部,日产的增速创造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一系列纪录,要知道,即便是有着资方全力支持的上汽通用,也花了17年时间才实现千万目标。而自2015年开始,东风日产更是稳健地保持着年销百万的销量纪录,不断缔造着属于自身的销量传奇。
2020年9月,日产继全新LOGO发布并带来全新跨界纯电SUV——Ariya后,开启了品牌的全面焕新,寓意着在中国市场的全新征程正式起航。随着今年6月销量的出炉,东风日产交出了品牌焕新后的首张半年成绩单。
据官方公布数据显示,6月东风日产终端销量90062辆。1-6月累计销量超过56万辆,同比增长17.8%,其中,日产品牌同比增长18.7%,启辰品牌同比增长5.4%。半年销量再创新高的大背景下,东风日产也将在风云变化的车市中继续稳步前行。
双品牌“摆正” 日产不是偏科生
很多人说日产只靠轩逸打江山,但却很少有人揣摩,轩逸在轿车市场常年的制霸,何尝不是日产的另一种成功。今年6月,轩逸终端销量来到41183辆,在整体市场面临产能制衡时,实现了7.3%的环比增长,继续蝉联着国内乘用车销量冠军的地位。
进入国内市场后,从第12代车型更迭至第14代,轩逸系列始终凭借着前卫时尚的外观、舒适的座舱以及出众的动力水平,以均衡且优异的姿态呈现在中国消费者眼中。下半年,日产还有望推出轩逸e-Power车型,新车将追随电动化浪潮的脚步,并在能耗上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日益全面的产品线,将为轩逸系列不断打造“神车”奇迹,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尽管轩逸的光芒在整个产品谱系中十分耀眼,但东风日产依旧对于旗下产品的销量结构有着调整的态势。或许在未来,轩逸仍将是东风日产的销量支柱,不过,轩逸绝非东风日产的全部。
随着新车在市场中的逐步沉淀,换代后的天籁同样重新夺得了消费者的认可。6月,天籁销量达到9739辆,距离破万咫尺之遥,1-6月累计销量67397辆,同比增长52.5%。
一如天籁的强势回归,东风日产在SUV市场也持续发力。即将全面升级换代的奇骏6月收获终端销量11581辆,1-6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8.5%。专注驾控性能的城市SUV新逍客则在6月斩获13056辆销量,同比增长5.5%,1-6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31.7%。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底,重新回到东风日产怀抱的启辰品牌,在今年上半年销量表现强劲。6月共销售3.41万辆,其中启辰星品牌增长13.3%,旗下EV三款车型同比增长295.1%。
不难看出,双品牌的全速前行,为东风日产的有一个百万销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重新立足于双品牌打造的东风日产,也将拥有更多探索技术变革的底气。
技术推动全新征程
没有任何一个品牌与产品能够在一成不变的状态下,实现在市场中的“常青”。曾经的福特、大众做不到,东风日产也不例外。
立足于千万辆的基础之上,东风日产在2018年亲身经历了中国车市的深度调整期。也正是在彼时,东风日产开始积蓄力量,为全面变革的新时代做好了准备。2019年,随着东风日产品牌的全面焕新,日产开启了以三大动力为核心,聚焦五大核心技术,不断深化“技术日产”标签的新征程。
面向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全新赛道,东风日产打造了独特且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储备。在动力形式方面,东风日产在超变擎、Zero Emission日产纯电和e-POWER等多条赛道同时发力,如今,市场上量产并实装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仅有日产的VC-TURBO可以实现,这项花费了20年研究出来的技术,让日产连续两年进入沃德十佳发动机榜单。
此外,日产在2016年便实装上车的e-POWER混动技术,更是引领了混动技术的革新浪潮,截止至2021年3月,搭载e-POWER的车型累计销量已经突破50万辆。搭载纯电平台的ARIYA也正式于去年9月亮相。对于电动化变革来袭,日产实则早早做好了应对。
与此同时,在智能化方面,东风日产也率先发布了首个合资品牌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车联网系统——Nissan Connect超智联系统,2020年底,东风日产车联网系统接入车辆累计超过200万辆。在此之上,东风日产还积极打造ProPILOT超智驾系统,以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的跟进。
用心者恒具潜能
步入2021年下半年,18岁的东风日产已经在中国市场开启全新征程。
对于东风日产来说,全新的市场环境,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外界有着缺芯带来的产能压力,行业内则有着市场淘汰机制下,日益激烈的竞争难题。如何走好、走对下一步,是东风日产在年销百万辆的基石上,持续向上的关键。
在品牌端,启辰的回归,为东风日产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今年3月,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陈昊简明扼要地点出了启辰与日产的关系,''东风日产好,启辰好;启辰好,东风日产会更好。''作为东风日产的尖兵,启辰将利用自身的品牌灵活性,为东风日产的技术变革做出先行试探,而东风日产品牌也能够利用自身的技术、渠道优势,赋能启辰快速成长。
从东风日产对启辰的定位变化不难看出,东风日产对于整个品牌的用心。当众多品牌在多品牌战略下择优而从时,东风日产对启辰的“留”,不仅是其“敢为”态度的体现,同时也是对品牌整体发展抉择的果敢。
事实上,东风日产的用心,更体现在其对待消费者的态度。曾经的东风日产,以“人与车”的联系而获得了消费者的心,而新时代下,东风日产则期望像其微电影所诠释的内容一样,将“人·车·生活”联系在一起。“NI+”用户品牌的发布,将东风日产与用户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开启了日产与用户之间共创共享共生的全新纪元。
一如陈昊所说:“这是一个敢于变革的时代,企业生命是可逆的,成长是企业和环境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选择,是技能变化、适者生存的演进,变革和创新能够使企业更早地见到18岁的新一缕阳光。”
作为一个年轻的企业,作为一个永存初创之心,愿与用户共同进步不断完善自身的企业,东风日产正向着其“18岁的新一缕阳光”迈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家栋 
-
北京汽车确认拟回归A股主板上市
2021-07-15 10:13 -
上半年突破37万辆 23岁的广汽本田蓄势待发
2021-07-14 10:25 汽车工业 -
长城汽车的上半年:先打地基再起高楼
2021-07-13 13:27 汽车工业 -
车市月观察丨6月乘用车:上汽通用掉队,吉利挺进前三
2021-07-12 12:50 汽车工业 -
车市周观察 | 比亚迪6月王者归来,极氪挑战针刺试验
2021-07-12 10:56 汽车工业 -
三年之期已到,捷途正式开启品牌进阶之路
2021-07-12 10:54 汽车工业 -
原来,25岁的吉利汽车是属螃蟹的
2021-07-09 19:11 汽车工业 -
深化智能属性,全新荣威RX5 PLUS只为重现辉煌
2021-07-09 19:11 汽车工业 -
离登陆美股不到一年,小鹏汽车又成首家港股上市新势力
2021-07-09 17:05 汽车工业 -
东风汽车集团的上半年
2021-07-07 15:19 汽车工业 -
造车新势力年中考:蔚小理竞争激烈,第二梯队格局生变
2021-07-07 11:26 汽车工业 -
6月在华销量滑坡近两成,本田归咎“芯片荒”
2021-07-07 11:25 汽车工业 -
涉嫌严重违法,上汽奥迪产品管理部门经理杨振宇被调查
2021-07-07 11:02 汽车工业 -
比亚迪6月销量:DM唱绝对主角
2021-07-07 10:25 汽车工业 -
从上汽乘用车超41万的半年销量看新主帅孙亦炯的机遇和挑战
2021-07-06 10:45 汽车工业 -
安全续航两不误,长城汽车推出“大禹电池”
2021-07-02 16:33 汽车工业 -
调整加提升,雪铁龙C3-XR即将上市
2021-07-01 13:27 汽车工业 -
传祺GS4 PLUS能赶上车市回暖潮么
2021-07-01 11:45 汽车工业 -
车市月观察丨合资轿车:思域是不是得“芯”病了?
2021-06-30 19:15 汽车工业 -
观察一下 | 一汽-大众打出双旗舰,揽境上市带节奏
2021-06-30 18:10 汽车工业
相关推荐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56“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48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13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3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
18名议员跑票,默茨意外未能当选德国总理
-
苏丹宣布:与阿联酋断交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