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ABB”到“BBA”,奥迪在中国是如何掉队的?
弯道超车路漫漫
外部强敌环伺,早已不是奥迪一家独大的局面;而要在中国市场破局,奥迪还面临着内忧。
在中国,作为豪华品牌的奥迪长期为一汽-大众贡献着最高的利润,然而在当初成立合资公司之时,其在一汽-大众中所占的股份仅有10%,中方的一汽集团则占据60%的大头,母公司大众合计也有30%。作着最突出的贡献却只有微小的话语权,奥迪对于现状的不满可想而知。
1991年,一汽-大众成立,一汽、大众、奥迪三方股比为60:30:10
为打开局面,早在2014年,大众汽车集团便提议将一汽-大众的中外股比由60:40调整为51:49,然而在“柴油门”事件爆发之后,这次股比调整也不了了之。
随着奔驰、宝马的销量不断迫近,奥迪通过扩展新渠道、新产品增加销量的渴望愈发强烈。这也成为了新合资公司诞生的契机。2016年,大众汽车集团与上汽集团在德国签署谅解备忘录,上汽奥迪项目就此浮出水面。
然而,上汽奥迪自成立起经历了种种波折,主要原因自然是上汽、一汽、奥迪三方利益分配不均。直至2020年年末,三方终于达成共识,上汽奥迪产品将由现有一汽-大众奥迪投资人网络布局销售。
不过,由于一汽奥迪早已将A4L、A6L、Q5L等拳头产品收入囊中,上汽奥迪想凭借A7L这样的小众车型获得大幅销量增长,难度不可谓不大,且南北奥迪同室操戈的内耗风险依旧存在。
此外,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近年来的强势,也在不断对传统豪华品牌进行施压。在“柴油门”事件过后,奥迪的母公司大众汽车集团开始着力于电气化转型,除大众品牌的MEB平台外,奥迪与保时捷合作的PPE平台也在研发中。
大众汽车集团的电气化架构
为保证不在这一新兴市场中掉队,奥迪自然不会忘记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重要性。根据奥迪的规划,到2025年,电动车型销量将占其总销售份额的40%。其中在中国市场,电动车型的销量将提升至总销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增量空间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奥迪而言也是“弯道超车”的机遇。通过保时捷品牌背书的PPE平台,奥迪也有望弥补品牌溢价能力和终端售价不如“BB”的缺陷。而PPE平台想要取得成功,中国同样是其最不可或缺的呈现舞台。
基于此,2020年10月,一汽与奥迪在长春签署《奥迪一汽高端新能源汽车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宣布将共同成立一家新能源合资公司。今年1月18日,一汽、奥迪和长春市政府进一步签署三方协议,宣布奥迪一汽新能源合资项目落户长春,未来产品将通过一汽奥迪销售公司进行销售。
1月18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落位长春
细心之人已然发现,与一汽-大众不同,这回奥迪被放在了一汽的前面,而这也是双方话语权重的直接体现。从奥迪一汽宣布的经管会成员名单也可以看出,五人中奥迪占三人,一汽两人,进一步明确了德方话语权高于中方,将占据合资公司主导地位。
当然,奥迪能够在新合资公司中取得主导,首先要归功于中国自2018年起逐步放开合资车企股比限制。在此之后,宝马率先打破常规,在华晨宝马的股比上升至75%,夺取了绝对的话语权;奔驰母公司戴姆勒也蠢蠢欲动,与北汽就股权进行着角力;特斯拉更是借此机会成为第一个在中国独资设厂的车企。
奥迪的母公司大众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在尝试调整一汽-大众股比失败后,大众调转枪口,先是与江淮汽车成立新的整车合资企业,并于去年取得江淮汽车50%的股份,从而在新合资公司江淮大众(后更名为大众安徽)中占据75%的股份。
2020年,大众购入江淮50%股份,并掌握江淮大众(大众安徽)75%股权
继江淮大众之后,奥迪也如愿在新合资公司占据了主导权,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反映出奥迪在竞争压力之下的紧迫感。
在PPE平台尚未正式到来之前,奥迪当下在华的电气化进程不容乐观。根据工信部2019年双积分公示,一汽-大众在国内车企榜单中处于垫底位置。为改变局面,奥迪近年来陆续上市国产e-tron等纯电动SUV,但由于售价高达70万-80万元,在市场中并未掀起太多波澜。
奥迪e-tron
此外,奥迪的老对手奔驰、宝马也在新能源领域与中国车企合作,加大投资手笔。2018年,宝马与长城成立新能源合资企业光束汽车;2020年1月,戴姆勒也与吉利汽车合作,共同推进smart品牌电气化转型。
对奥迪为数不多的好消息是,至少在传统豪华品牌的电气化上,“BBA”三者还处在同一起跑线。光束汽车和吉利smart项目成立后,并未取得显著进展,且无论奔驰的EQC还是宝马的iX3,都没有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就在1月底,宝马iX3还官宣全系直降7万元以刺激销售。
但奥迪们所真正面临的考验,还是包括特斯拉在内的造车新势力。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特斯拉国产Model 3以13.75万辆的销量,成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而同等价位的奥迪A4L销量为13.87万辆,仅以约1万辆的优势领先前者,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7%。
由此可见,特斯拉们不仅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了先机,而且已经开始侵蚀传统豪华品牌的势力范围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潘昱辰 
-
27.38万元起售,东风本田CR-V锐·混动e+上市
2021-02-03 17:16 汽车工业 -
这次是真的,比亚迪高端品牌终于来了
2021-02-03 15:54 汽车工业 -
携手红星美凯龙,蔚来加速推进换电站布局
2021-02-02 13:21 汽车工业 -
反向营销却翻车,福特中国为“指牛为马”致歉
2021-02-02 13:04 汽车工业 -
“海豚”跃出水面,比亚迪品牌向上正当时?
2021-02-02 12:42 汽车工业 -
“学习强国”首次上车,接入威马车载系统
2021-02-01 13:18 汽车工业 -
逆变器存隐患,13399辆小鹏G3被召回
2021-01-29 17:00 汽车工业 -
如何治愈新能源车“里程焦虑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21-01-29 14:17 汽车工业 -
贾跃亭吹过的牛正在变为现实?
2021-01-29 14:10 汽车工业 -
巴蜀“新文旅” 撑起中国“经济第四极”
2021-01-27 21:01 汽车工业 -
两点一线全由车来完成,小鹏汽车正式推送自动辅助驾驶功能
2021-01-26 22:04 汽车工业 -
红旗、桑塔纳、荣威之后,谁会是值得被记住的第四辆“车”?
2021-01-22 18:22 -
智能+混动 WEY品牌焕新打响中国品牌“第一枪”
2021-01-21 17:27 -
威马与百度合作首款量产车下线 无人驾驶功能成为亮点
2021-01-20 17:50 -
导入“明日设计”,长安全新CS35PLUS正式亮相
2021-01-20 16:04 汽车工业 -
小鹏汽车NGP Beta版初体验:坐主驾驶位体会当乘客的乐趣
2021-01-20 15:40 汽车工业 -
共探复古生活美学 欧拉好猫首个用户宠粉趴开局
2021-01-19 13:07 汽车工业 -
存生产一致性问题,一汽-大众、江淮、奇瑞被工信部点名通报
2021-01-19 10:30 汽车工业 -
大象走钢丝,“触底”的上汽集团如何反弹?
2021-01-17 22:13 汽车工业 -
全球车企因芯片断供停产,路透社:特朗普对华科技战间接导致
2021-01-16 10:52
相关推荐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378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32“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9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7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2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