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造车执念成魔的庞青年
关键字:文| 界面新闻 周纯粼
2019年5月23日,《南阳日报》头版的一篇“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报道在引爆舆论的同时,也让沉寂多年、在汽车行业有着“深厚历史”的青年汽车和庞青年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李书福是同乡
比起此次“南阳事件”中舆论一边倒用“骗补专家”、“套路大师”、“空手套白狼”等字眼来描述庞青年,在前些年的报道中,外界对这位浙江台州人的评价还不至于如此激进。
从轮胎到客车,再到卡车和轿车,庞青年的经商道路几乎覆盖了汽车行业里的所有板块。而大约15-20年前,他的名字与同乡李书福、鲁冠球等一样,成为“不安于现状,爱折腾”的代名词。
出生于农户家庭,6岁开始放牛,16岁开始看守林场。从小就开始接触日常劳作的庞青年展现出了不同于同龄小伙伴的早熟一面。
别人没事儿就聚在一起打扑克,可他却对林场中的茶树发生了兴趣。由于无人管理,草长得比茶树还高。按常人的习惯,将草直接拔了完事,可庞青年不,他把草翻到茶树底下,让茶树露出来晒太阳,草烂了就能做肥料。到了冬天,庞青年又开始往地里埋东西,这回不是草,而是茶树。
异于常人的想法,使他差点背上“破坏”的罪名。第二年,小茶树焕发生机,林场的茶叶产量翻了5倍。6个月后,他成为林场场长。从此,这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开始了自己的高管生涯。
“要做得比人家好,就得观察思考,不断有新的办法,还得敢冒风险。”庞青年在多个场合将青年时期的这一感悟分享出来。
1979年,庞青年在老家开办了一个生产胶带的小工厂,正式开启创业生涯。很快,该厂便发展成为当地同行中的老大。
此后,庞青年为了扩大生产买了两亩地,却不料被人以“非法征地”的名义告上法庭。虽然后来赢了官司,但用来扩大生产的两亩地也已名存实亡。
1987年,浙江省发布的号召扶贫文件让焦头烂额的庞青年看到了新的希望。
卷起铺盖来到金华市磐安县,庞青年开始重操旧业,在这里开办了一家橡胶厂。从生产手推车、自行车和摩托车轮胎开始,四年后,这家橡胶厂成为全国行业中最大的企业。并成为凤凰、永久、海狮、中华等自行车行业中明星企业的供货商。
此后,橡胶厂一路发展顺利让庞青年赚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在此期间,面对全国各地不断上马的高速公路项目,不安分的庞青年萌生了强烈的造车冲动。
第一次造客车只卖了8辆
1986年,在离浙江1300公里的北京,一家主营业务为高端客车的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该公司由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北方车辆公司、北方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组成,通过引进德国尼奥普兰客车技术,推出北方尼奥普兰客车系列。
嗅到商业气息的庞青年随即对当时的金华经济开发区主任描述了他也想做高端客车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
1995年,庞青年、北京北方车辆制造厂、金华经济开发区,三方合资的北方福来汽车公司(金华尼奥普兰车辆有限公司的前身)正式成立。其中,庞青年自掏腰包1.2亿,占60%的股份,公司主要业务生产高档客车。这也是当年金华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
民营企业制造汽车在当时是一件非常新鲜事务。在旁人眼里,不是很理解这家乡镇企业怎么也开始造汽车了。外界对此普遍观点认为这家生产出来的售价高达百万元的客车肯定没有市场。
虽然当时外界舆论一边倒的不看好,但无论如何庞青年的汽车梦总算蹒跚起步了。
根据股东三方分工安排,国有企业北京北方公司,作为当时国内唯一一家高档客车生产企业,负责具体经营。车辆技术则采用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引进的尼奥普兰技术。
然而,正如外界当初议论的那样,公司成立后业务并未能迎来庞青年想象中的火爆。从1995年到1998年,三年里累计客车产量仅为8辆。
对此,庞青年表示:“那个车型比较老,8辆车子造出来,不是这边漏风,就是那边漏雨,卖不掉的。”
相对于产品质量不过关,更让庞青年无法接受的是公司运营机制。虽然公司属性上为一家民营企业,但在管理模式上却与国企并无二致。日常经营过程中,谁说了都算,谁说了又都不算。就这样,先后更换了4任总经理也未能把公司业务做起来。
“欧洲之星”金华造
1999年,实在看不下去的庞青年决定自己单干。他通过股权并购,把金华尼奥普兰车辆有限公司变成独资公司。
“这是一个转折点。”庞青年说。
完成股权并购后的庞青年亲自带人前往德国与尼奥普兰公司谈判,试图说服对方直接与自己合作。
“德国人做事非常严谨。我要不断地去说服他们,让他们觉得与我合作是有利的。”庞青年称。在随后的2001年,金华尼奥普兰正式开始引进拳头产品“欧洲之星”。一年后,金华造的第一辆“欧洲之星”下线。
每引进一个车型,庞青年要投入2个多亿。由于是技术引进,银行不提供贷款。“我不犹豫。我知道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客车。办企业就是要找最好的合作方。”庞青年称。
对自己接手后下线的第一辆车,这个精明的浙江商人边回忆边不停地抚摸着头发和领带感慨道:“看着红布掀开,那么耀眼的一辆车,我真的是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那一刻特别有成就感,比做了大官还要有成就感。因为这是我造的车,世界一流的车。”
“欧洲之星”很快成了金华青年的拳头产品。随后短短几年内,金华尼奥普兰所推出的青年尼奥普兰车型衍生至71种,占据了豪华客车市场70%的份额。并跻身全国客车企业10强。
爱折腾的本性让庞青华开始转战卡车市场。
2003年11月12日,由庞青年控股的金华欧洲城汽车投资集团与德国曼(MAN)、尼奥普兰(德国曼的子公司)、采埃孚(ZF)等公司正式签约。自此,浙江青年集团成为德国MAN集团公司在中国生产MAN卡车品牌的唯一战略合作伙伴。
曾是省重点扶持企业
2004年,庞青年的野心终于从商用车市场转向乘用车市场。并在当年通过入主贵航云雀方式,引进日本富士技术,正式涉足轿车领域。
“庞青年要干轿车的思路比较清晰。所担心的是他到底有多少实力。”一位云雀中层干部在听完庞青年的入主演说后表示。
这种担心不难理解。彼时,跨国汽车巨头几乎已全部进入中国,而民营造车企业还得不到太多支持。
不过庞青年并不认为这会是个问题。让他比较心定的是,时任浙江省经贸委机械行业办公室主任李新连已表态,浙江的两个整车企业吉利和金华青年将是浙江省重点扶持的汽车企业。
虽然得到了重点扶持,但进入乘用车领域后的庞青年发展并不是很顺利。
通过引进富士重工的技术以振兴云雀轿车的计划并没有成功。当时,有分析师认为,擅长造客车的庞青年,进入轿车制造的最大困难在于技术瓶颈,这也是庞青年的轿车项目迟迟没有上马的主要原因。
不过,庞青年并没有放弃。2005上海车展期间,业界爆出庞青年绕道伊朗汽车工业集团,与其背后的法国标致雪铁龙实行技术合作的消息,不料,在与伊朗方面行将签字之际却陡生变数。
对于合作失败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参展的伊朗汽车工业集团只展出了一款汽车,这对技术需求极为迫切的庞青年来说,显得过于“寒碜”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顶多重头再来,就像当年做尼奥普兰客车那样”庞青年的造车欲望依然十分旺盛。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英国著名跑车制造商莲花成为了庞青年眼中的新“目标”。
2006年11月18日,英国Lotus汽车工程与青年汽车共同举行隆重的合作签字仪式,青年汽车正式引进英国Lotus汽车工程技术设计和开发未来新车。
两年后,青年莲花旗下的莲花竞速、莲花L3和莲花L5等多款车型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
为了青年莲花项目,庞青年在杭州萧山以青年汽车集团的名义投资28亿元建立了年产15万辆汽车的生产基地,占地1000亩。根据当时的规划,青年莲花未来的所有车型都将在这里生产。
但事与愿违。庞青年在轿车领域的尝试又一次游走在失败边缘。
2013年下半年,青年莲花出现资金绷紧、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2014年1月,青年汽车被曝出全国生产基地大面积停摆。从2014年4月份开始,浙江莲花汽车公司萧山基地就已经处于完全停产状态。
2015年,面对经销商拉横幅讨债、工厂全面停产、消费者投诉等诸多问题大规模爆发,庞青年都几乎没有正面回应过。逐渐淡出人们视线近两年左右的青年莲花再次引发外界关注,是一条破产清算的新闻。
我们跟萨博谈的时间比李书福还早
而彼时,吉利汽车却在2010年成功收购了瑞典知名造车公司——沃尔沃轿车公司。
按照庞青年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所称的,他与瑞典另一家企业萨博汽车接洽的时间比“李书福还要早”。不过,幸运之神却没有眷顾他。
2011年8月26日,鄂尔多斯市政府、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与青年汽车签订投资协议,青年汽车承诺在鄂尔多斯投资瑞典萨博汽车AB项目,计划投资200亿元,并计划形成年销售1126亿元,利税高达332亿元。
协议约定,鄂尔多斯市将配置给青年汽车集团AB项目的煤炭资源或开采矿权分别为10亿吨和6亿吨,配置的条件是“萨博AB项目土建基础工程出零米、主要设备订购完毕”。
然而,庞青年收购萨博汽车失败了,他与鄂尔多斯市也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中。
根据统计显示,庞青年的业务触角先后涉足内蒙古鄂尔多斯、宁夏石嘴山、浙江萧山、浙江海宁、江苏连云港等地。但最终皆以停产、破产清算为结局。
除了萨博项目之外,2007年青年汽车在总投资27亿元、年产5万辆轻型汽车的连云港青年汽车项目,在2013年由于项目闲置被收回土地。2010年,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先期投资27亿元建设一条年产2万台、适合西南地区运输的重型卡车“青年曼卡”生产线,后于2013年与政府解除协议。
接二连三的失败结局,也让庞青年和他的青年汽车收到了雪花般的法院传票和判决书。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庞青年先后共有20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从被评为“年度汽车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创新标兵”,到变成“老赖”,外界对庞青年的印象出现了180度转折。“骗子、大忽悠、老赖”等成为了新标签。
但在庞青年自己的眼里,似乎只有“造车”这两个字。
转战新能源
随着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汽车加大支持力度让庞青年再次看到希望。
2017年8月21日,庞青年宣布全球首款水氢燃料汽车诞生。在发布会背景板上,还写着“光大金控财金资本有限公司设立50亿元支持”的字样。
不过,除了部分媒体零零散散有些报道之外,庞青年的这次”回归“并未能够引起外界的重视。
这样的状态一直保持到今天。因为《南阳日报》的一篇报道,让庞青年真正重回聚光灯之下。
此次引爆舆论焦点的仍然是“水氢发动机”。只不过,这一次不仅得到了当地政府市委书记的点赞,还撬动了当地政府40亿元的资金。
对于此次的南阳项目,庞青年介绍称,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300亿元。该项目规划产能为:单班10万台/年,三班30万台/年新能源乘用车,预计2020年建成投产,利税超百亿,可增加1000多个就业岗位。
然而,正如前几次一样,事情再次偏离庞青年想象中的轨道。在庞青年眼里这项车辆“只需加300升水就可以跑300公里的”新技术经媒体报道后,迎来的是外界再一次的一边倒质疑声。即便庞青年亲自现身工厂为媒体介绍整套系统运作流程,也未能打消媒体们的质疑。
眼下,有关这项技术的舆论仍然在不断发酵中。无论是媒体报道或还是相关领域专家,无一例外站在了对立面。
5月26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庞青年没有了当年的英姿勃发。此外,针对南阳市政府出资40亿元支持庞青华这个“水氢项目”报道,南阳市发展和改革委主任乔长恩明确表示“并不存在”。这一次,庞青华会再一次以“竹篮打水一场空”收尾吗?
- 原标题:【人物】为造车执念成魔的庞青年
- 责任编辑:徐喆
- 最后更新: 2019-05-27 09:39:49
-
依托长安铃木解决生产难题,绿驰新车今年能按时上线吗?
2019-05-24 15:39 新能源汽车 -
“青年水氢燃料车”引质疑:汽车喝水能跑上千公里?
2019-05-24 09:39 -
进军出行平台后,小鹏汽车又投资成立房产公司
2019-05-24 09:39 -
特斯拉上海工厂开启招聘 涉及六部门25个岗位
2019-05-23 18:36 新能源汽车 -
被市监总局约谈两周后,奔驰终于给出整改举措
2019-05-23 12:42 奔驰车主哭诉维权 -
针对漏油事件,奔驰中国发布新三包政策
2019-05-23 09:33 奔驰车主哭诉维权 -
从一开始,蔡澈就已经准备好了离开
2019-05-23 09:20 -
九城将成立合资公司 接入城市充电桩平台
2019-05-22 16:10 新能源汽车 -
为了生产资质,雷诺10亿元并购江铃新能源一半股权
2019-05-22 15:49 新能源汽车 -
广汽蔚来“合创”,会是下一个腾势吗?
2019-05-21 18:05 新能源汽车 -
Apollo无人驾驶项目将分拆?百度:消息不实
2019-05-21 14:24 汽车工业 -
美“二号车企”福特大幅裁员7000人
2019-05-20 23:04 汽车工业 -
4月全球销量下滑6.6% 大众高管:中国消费者还在观望
2019-05-20 16:03 汽车工业 -
宝马CEO:不会放弃内燃机,将致力发展插电混动汽车
2019-05-20 16:03 新能源汽车 -
特斯拉的鹰翼门关不上 网友:它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2019-05-20 09:39 -
连连“自燃”,蔚来决定暂时将充电量限制在90%
2019-05-20 09:36 -
6年后再提入股戴姆勒 北汽只是为了“北戴合”有始有终?
2019-05-20 09:31 -
小鹏进军出行平台,但面临的可能是死循环
2019-05-17 18:04 新能源汽车 -
德国测试五座飞行出租车 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
2019-05-17 15:17 -
又一辆ES8在上海自燃,蔚来发布情况说明
2019-05-16 22:43
相关推荐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评论 152“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评论 114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评论 94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评论 122最新闻 Hot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
“我们会考虑恢复斯大林格勒的名称,但最终要由市民决定”
-
“经济上没好消息,但他是靠这个当选的,问题就来了”
-
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内阁“鼓掌欢送”,特朗普:委屈你了
-
无罪判决被撤销,李在明参选韩总统之路再添波折
-
为什么丧亲也成了婚恋中的“劣势”?
-
日本急着跟特朗普签协议:中国都说你不可靠啦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
黄仁勋劝特朗普:得改,中国紧追其后
-